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申琳专利>正文

药物溶解助加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35674 阅读:19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药物溶解助加器是医院临床药物溶解或静脉滴注瓶装药物时,使药物溶解后即加入的一种器具。它由软管、针头和空气过滤装置组成。使用时只需上下更换两瓶的位置就可将药物溶解后加入输液瓶内;也可专作药物溶解用。它克服了传统的借助注射器溶解或加入药物,减少污染机会、省力、省时、提高药物利用度。(*该技术在200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是医院临床上用于药物溶解或静脉滴注瓶装药物时使药物溶解后即加入的一种器具。临床上药物溶解或静脉滴注大剂量瓶装药物时,现有技术是采用注射器,先从输液瓶内或其它溶剂瓶内抽出溶剂,加入逐个药瓶中,待药物溶解后,再逐个抽出,加入输液瓶中。是护理教材和临床使用的常规方法,它程序复杂、需时长、费力大、污染机会多、药物浪费多。针对上述缺陷,本技术专利技术一种药物溶解助加器,可以减少药物在使用过程中的污染机会,提高护士的劳动效率,减轻劳动强度,提高药物的利用度。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用一软管,两端分别连一带有进、排气侧孔的针头,两进、排气侧孔再各连一软管。静脉滴注瓶装药物时,二针头的一端插入所需输入的液体瓶内,另一端插入药瓶内,先抬高输液瓶,液体在压力的作用下,流入药瓶,待药物溶解后,翻转两瓶的位置,药物即可完全进入输液瓶内;专作溶解药物用,不需翻转位置。本技术具有以下的优点①减少污染机会每瓶药物溶解加入一次完成,避免了用注射器时,多次更换及反复穿刺产生皮塞所致成的污染。②省力改变了传统的使用注射器,使药物溶解或溶解后再加入的程序,减轻护士的劳动强度,使用本技术只需上下翻转位置即可。③省时以某患者用苯唑青霉素6.0克,氨基苄青霉素6.0克,计24瓶药物,用注射器溶解加入需30分钟,用本器具只需7分钟,保证准确及时用药。④溶剂充足,药物能充分溶解,提高药物利用度。⑤取材经济,结构简单,作用方便。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进一步说明图中1、带有进、排气侧孔的针头2、空气过滤塞3、进、排气软管4、软管图中软管(4)的两端分别与两针头(1)连接,进、排气软管(3)与针头(1)的进、排气铡孔连接,进、排气软管(3)内置一空气过滤塞(2)。权利要求1.一种药物溶解助加器,其特征是一软管(4)两端分别连一带有进、排气侧孔的针头(1),两进、排气侧孔再各连一软管(3),内置空气过滤塞(2)。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药物溶解助加器,其特征是软管是透明塑料软管。专利摘要一种药物溶解助加器是医院临床药物溶解或静脉滴注瓶装药物时,使药物溶解后即加入的一种器具。它由软管、针头和空气过滤装置组成。使用时只需上下更换两瓶的位置就可将药物溶解后加入输液瓶内;也可专作药物溶解用。它克服了传统的借助注射器溶解或加入药物,减少污染机会、省力、省时、提高药物利用度。文档编号A61M5/00GK2142731SQ9224423公开日1993年9月29日 申请日期1992年12月11日 优先权日1992年12月11日专利技术者申琳 申请人:申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药物溶解助加器,其特征是:一软管(4)两端分别连一带有进、排气侧孔的针头(1),两进、排气侧孔再各连一软管(3),内置空气过滤塞(2)。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申琳
申请(专利权)人:申琳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4[中国|安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