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世颖专利>正文

一次性套管式输液插瓶针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34090 阅读:21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与一次性输液器、输血器配套的套管式插瓶针,它由一支内部穿有芯管、侧壁开有分别用于通气、输液的侧孔,具有封闭锐利尖端的针管与具有斜分叉三通的塑料针座组成。它兼具有了输液、通气、空气过滤的功能,管径细,针尖锋利,插瓶时阻力小,对瓶塞无切割力,不产生橡胶颗粒脱落。针孔不易堵塞,使用这种插瓶针可以减轻患者在输液、输血中可能受到的空气带菌污染和橡胶微粒污染,也方便了医护人员的操作。(*该技术在200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技术涉及一种与医用一次性输液(血)器配套的插瓶用针。近年来,国内外对于与一次性输液(血)器配套的插瓶用针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提出了许多改进方案,综合起来主要是企图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1、使用并列的双通道结构,使一次性输液(血)器所需要的两支插瓶针复合成为一支,以降低成本,减少医护人员的操作次数。中国技术87208924U、91220212.2、91218488.4、92225733.7就是这类结构的方案,其中一些方案已经实施。附附图说明图1示出的是91218488.4号技术的方案。但是,这种并列的双通道结构由于需要将进气、输液两个通道并列,为了保证针管流量符合使用要求,必须保证每个通道的孔径不小于单支针,针管壁厚满足强度和注塑加工的基本要求,这就使得整支插瓶针的外径较大。在采用高强度医用ABS塑料制造时,理论计算和实际产品的最小针管外径都不小于4.5毫米。采用其它材料制造,外径还须增大。这种结构的缺点是,由于针体粗,针尖难于锋利,插瓶的阻力大,对橡胶瓶塞的切割力也大,容易产生橡胶颗粒脱落和针孔堵塞。使用并列双通道针穿透国际通用的厚度为5毫米的“T”型合成橡胶瓶塞(国内现在使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次性套管式输液插瓶针,具有以其封闭的锋利尖端插入输液瓶塞的针体(1)、开在针体(1)侧壁上的至少一个进液孔(3)、连通针体(1)和输液软管的针座(5),其特征在于:针座(5)上有第三个斜向通道,一根通大气用的薄壁细管(4)从此通道伸入针体(1)中,一直伸入到位于进液孔(3)上方的、开在针体(1)侧壁上的至少一个进气孔(2)的下沿,所说斜向通道中设有防止液体泄漏并将通气管(4)下头固定在针座(5)上用的密封塞(6)和空气过滤层(7)。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世颖
申请(专利权)人:王世颖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