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本植物的扦插方法和用于培育扦插木本植物的大棚技术

技术编号:13333771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7-12 04:1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木本植物的扦插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准备微小繁殖单体,微小繁殖单体浸入灭菌液中进行消毒;准备育苗袋,育苗袋中填充经过消毒处理的培育基质;灭菌后的微小繁殖单体扦插入容器育苗袋培育基质中,育苗袋置于大棚内,控制生长环境,进行育苗管理;枝条从育苗袋底部伸出的根须达到3根以上,叶片4片以上即可出圃定栽;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用于培育扦插木本植物的大棚,采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育苗方法进行繁殖提高了效率,适合育苗产业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植物育苗领域,更具体地说,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木本植物的扦插方法和用于培育扦插木本植物的大棚
技术介绍
木本植物的生长周期很长,育苗周期也长,育苗的过程中,对育苗的环境和育苗的条件要求也高,随着城市化建设的加快,道路、居民区的绿化,对木本植物的需求加大,绿化所需的苗木大多为木本植物,使用传统的育苗方法很难满足高速发展对苗木的需求,木本植物育苗成活后,移栽很容易伤根,导致移栽的成活率低,加大了后期的补种的难度和工作量,快速的育苗和方便的移栽,现有技术的育苗方法很难满足。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保证快速的育苗和方便的移栽的木本植物的扦插方法。本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用于培育扦插木本植物的大棚。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所提供的一种木本植物的扦插方法,包括如下步骤:(I)准备微小繁殖单体,微小繁殖单体浸入灭菌液中进行消毒;(2)准备育苗袋,育苗袋中填充经过消毒处理的培育基质;(3)灭菌后的微小繁殖单体扦插入容器育苗袋培育基质中,育苗袋置于大棚内,控制生长环境,进行育苗管理;(4)枝条从育苗袋底部伸出的根须达到3根以上,叶片4片以上即可出圃定栽。本专利技术公开的一种木本植物的扦插方法,准备微小繁殖单体,截取木本植物带叶的枝条,一端修剪成平口,另一端修剪成斜口,修剪成平口的一端保留I?2片叶片,修剪成斜口的一端浸入消毒液中。本专利技术公开的一种木本植物的扦插方法,消毒液包括浓度50?60 %的多菌灵溶液和50?70 %的甲基托布津液中的任意一种或者两者任意比例的混合物。本专利技术公开的一种木本植物的扦插方法,培育基质为砂土和珍珠岩的混合物,其中砂土:珍珠岩按质量比为(1.5?2):1。本专利技术公开的一种木本植物的扦插方法,生长环境包括温度、湿度和光照,其中温度为20?45°C ;湿度大于90% ;控制光照,保持大棚内遮光70?80%。本专利技术公开的一种木本植物的扦插方法,微小繁殖单体扦插入容器育苗袋培育基质中是将木本植物带叶的枝条修剪成斜口的一端插入培育基质中,插入的深度2?4cm。本专利技术公开的一种用于培育扦插木本植物的大棚,包括大棚本体,所述的大棚本体地表均布育苗床,育苗床的轴线与大棚的长度边平行,育苗床表面覆盖地膜,地膜顶部密集放置种植微小繁殖单体的育苗袋。本专利技术公开的一种用于培育扦插木本植物的大棚,育苗袋顶部覆盖顶膜,顶膜的两端分别置于育苗床的端部,顶膜的侧边部置于育苗床边部的外侧。本专利技术公开的一种用于培育扦插木本植物的大棚,顶膜靠近育苗袋一侧布满水汽。本专利技术公开的一种用于培育扦插木本植物的大棚,育苗床之间还设有排水沟。本专利技术公开的一种木本植物的扦插方法,包括下步骤:(I)准备微小繁殖单体,微小繁殖单体浸入灭菌液中进行消毒;(2)准备育苗袋,育苗袋中填充经过消毒处理的培育基质;(3)灭菌后的微小繁殖单体扦插入容器育苗袋培育基质中,育苗袋置于大棚内,控制生长环境,进行育苗管理;(4)枝条从育苗袋底部伸出的根须达到3根以上,叶片4片以上即可出圃定栽,采用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用微小繁殖单体作为繁殖材料,扩大了繁殖材料来源,微小繁殖单体通过灭菌液进行消毒后使用,避免繁殖材料携带病菌导致繁殖失败,提高了繁殖的成活率;采用育苗袋,方便观察单体的繁殖情况,便于繁殖期间的移动和成活后的移栽;微小繁殖单体成活后,根须通过育苗袋底部的孔伸出,便于随时观察。准备微小繁殖单体,截取木本植物带叶的枝条,一端修剪成平口,避免微小繁殖单体切口处腐烂,另一端修剪成斜口,修剪成平口的一端保留I?2片叶片,避免微小繁殖单体切口处腐烂,同时修剪成斜口利于微小繁殖单体在繁殖的过程中根须的生成,修剪成斜口的一端浸入消毒液中,消毒液包括溶液为50?60%的多菌灵溶液和50?70%的甲基托布津液中的任意一种或者两者任意比例的混合物,修剪成斜口的一端插入培养基中,插入的深度2?4cm,经过消毒,避免病菌的携带,保证繁殖材料的成活率,消毒液中富含的养分剌激微小繁殖单体切口活跃,利于其快速发根成活。培育基质为砂土和珍珠岩的混合物,其中砂土:珍珠岩按质量比为(1.5?2):1,珍珠岩具有多孔性,疏松透气性好,有利微小繁殖单体根的产生和生长,采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混合比例配制的育苗床土,可提高木本植物的扦插的;生长环境包括温度维持在20?45°C,控制光照,保持大棚内遮光70?80%,顶膜内湿度达80?90%,满足快速繁殖的水分条件,如果床土湿度过大,会造成微小繁殖单体霉变丧失生根力,湿度过小又不利于微小繁殖单体生根;扦插后喷洒稀释500-800倍的多菌灵液,可有效防止微小繁殖单体兹生霉菌保证微小繁殖单体生根成活和生长,采用本专利技术的扦插育苗方法,微小繁殖单体生根快、成活率可达95%以上;并且此方法操作简便、成本低、易推广,保证木本植物在城市园林中的广泛应用有足够的苗木来源。采用本专利技术公开的一种单叶木本植物的育苗方法主要培育的植物幼苗包括柊树、彩叶女贞、荚莲树、金边黄杨及金边海桐等,这类植物具有极高的可观赏性和经济价值,但是,苗木繁殖的条件要求较高,采用本专利技术的育苗方法进行繁殖提高了效率,适合育苗产业化。本专利技术公开的一种用于培育扦插木本植物的大棚,包括大棚本体,所述的大棚本体地表均布育苗床,育苗床的轴线与大棚的长度边平行,育苗床表面覆盖地膜,地膜顶部密集放置种植微小繁殖单体的育苗袋,采用大棚育苗,保证了微小繁殖单体的生长条件,保证了微小繁殖单体生根快、成活率可达95 %以上,育苗床覆盖地膜,避免杂菌对微小繁殖单体的污染,同时,也可以防止各种虫子损害繁殖材料,使用育苗袋,方便观察单体的繁殖情况,便于繁殖期间的移动和成活后的移栽;微小繁殖单体成活后,根须通过育苗袋底部的孔伸出,便于随时观察。育苗袋顶部覆盖顶膜,顶膜的两端分别置于育苗床的端部,顶膜的侧边部置于育苗床边部的外侧,微小繁殖单体的枝条有一定的强度,可将膜直接覆盖在育苗袋顶部,覆膜操作方便,降低了人员的劳动强度,有利于锁住水分;顶膜靠近育苗袋一侧布满水汽,通过观察附着在膜上的水汽,就可了解育苗的水分是否适合,方便了对育苗条件的控制。育苗床之间还设有排水沟,方便多余水分的排出,避免根部水分过量集聚导致怄根,提高了苗木的成活率。以下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较为详细的说明。【附图说明】下面对本说明书各幅附图所表达的内容及图中的标记作简要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用于培育扦插木本植物的大棚。图中标记为:1、大棚本体;2、顶膜;3、育苗床;4、地膜;5、微小繁殖单体;6、育苗袋;7、排水沟。【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对照附图,通过对实施例的描述,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如所涉及的各构件的形状、构造、各部分之间的相互位置及连接关系、各部分的作用及工作原理、制造工艺及操作使用方法等,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以帮助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本专利技术的专利技术构思、技术方案有更完整、准确和深入的理解。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用于培育扦插木本植物的大棚;如图所示的本专利技术一种用于培育扦插木本植物的大棚,包括大棚本体I,大棚本体I地表均布育苗床3,育苗床3的轴线与大棚的长度边平行,育苗床3表面覆盖地膜4,地膜4顶部密集放置种植微小繁殖单体5的育苗袋6,采用大棚育苗,保证了微小繁殖单体5的生长条件,保证了微小繁殖单体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木本植物的扦插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准备微小繁殖单体,微小繁殖单体浸入灭菌液中进行消毒;(2)准备育苗袋,育苗袋中填充经过消毒处理的培育基质;(3)灭菌后的微小繁殖单体扦插入容器育苗袋培育基质中,育苗袋置于大棚内,控制生长环境,进行育苗管理;(4)枝条从育苗袋底部伸出的根须达到3根以上,叶片4片以上即可出圃定栽。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戴勤王冬梅
申请(专利权)人:芜湖欧标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