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池气密性自动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3332927 阅读:63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7-12 02:3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池气密性自动检测装置,包括排气压头、触点式传感器、电磁阀、控制器、气源三联件、压力显示器、气缸和气动换向开关,所述排气压头与触点式传感器固定并设,排气压头内设通孔,通孔底端连通电池盖上的排气孔,触点式传感器底端的触点抵触电池盖表面,排气压头的通孔顶端气管连通压力显示器后再气管连通电磁阀,电磁阀再气管连通气源三联件,控制器分别电路连接触点式传感器、电磁阀和压力显示器,气缸的伸缩杆传动连接其下方的排气压头及触点式传感器,气动换向开关的进气端气管连接气源三联件,出气端气管连通气缸。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快捷,自动检测电池是否漏气,避免气密性不达标的电池产品流入市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蓄电池生产
,具体涉及一种电池气密性自动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阀控式蓄电池在生产过程中,需要采用胶水将电池的底槽和中盖封合在一起,胶水封合的效果对电池质量有很大的影响,易造成电池漏液、单格之间串格短路等质量风险。但如果内部封合不牢、或有气孔等,仅从外观上是很难发现,也无法判别。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电池气密性自动检测装置,结构简单,通过气源三联件向电池内的通气情况有效检测电池的气密性,操作方便快捷,避免气密性不达标的电池产品流入市场。
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电池气密性自动检测装置,包括排气压头、触点式传感器、电磁阀、控制器、气源三联件、压力显示器、气缸和气动换向开关,所述排气压头与触点式传感器固定并设,排气压头内设通孔,通孔底端连通电池盖上的排气孔,触点式传感器底端的触点抵触电池盖表面,排气压头的通孔顶端气管连通压力显示器后再气管连通电磁阀,电磁阀再气管连通气源三联件,控制器分别电路连接触点式传感器、电磁阀和压力显示器,气缸的伸缩杆传动连接其下方的排气压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池气密性自动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排气压头(1)、触点式传感器(2)、电磁阀(3)、控制器(4)、气源三联件(5)、压力显示器(7)、气缸(8)和气动换向开关(9),所述排气压头(1)与触点式传感器(2)固定并设,排气压头(1)内设通孔(11),通孔(11)底端连通电池盖(61)上的排气孔(62),触点式传感器(2)底端的触点(21)抵触电池盖(61)表面,排气压头的通孔(11)顶端气管连通压力显示器(7)后再气管连通电磁阀(3),电磁阀(3)再气管连通气源三联件(5),控制器(4)分别电路连接触点式传感器(2)、电磁阀(3)和压力显示器(7),气缸(8)的伸缩杆传动连接其下方的排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气密性自动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排气压头(1)、触点式传感器(2)、电磁阀(3)、控制器(4)、气源三联件(5)、压力显示器(7)、气缸(8)和气动换向开关(9),所述排气压头(1)与触点式传感器(2)固定并设,排气压头(1)内设通孔(11),通孔(11)底端连通电池盖(61)上的排气孔(62),触点式传感器(2)底端的触点(21)抵触电池盖(61)表面,排气压头的通孔(11)顶端气管连通压力显示器(7)后再气管连通电磁阀(3),电磁阀(3)再气管连通气源三联件(5),控制器(4)分别电路连接触点式传感器(2)、电磁阀(3)和压力显示器(7),气缸(8)的伸缩杆传动连接其下方的排气压头(1)及触点式传感器(2),气动换向开关(9)的进气端气管连接气源三联件(5),出气端气管连通气缸(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池气密性自动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压头的通孔(1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军汪波孙磊胡国柱
申请(专利权)人:天能集团江苏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