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介入放射学导管固定器本技术属于一次性介入放射学用品,一种介入放射学导管固定器。目前,在介入放射学临床中,根据情况常需要将导管长时间保留于体内一定位置。我们通常用胶布固定或用缝线把导管缝于皮肤上,前者常由于固定不牢而致导管脱出,后者可引起牵拉痛及感染,给此类病人的管理带来不便。本技术的目的是设计一种介入放射学导管固定器,将导管直接固定在固定器的导管槽内,从而避免其脱出,又能防止因缝合引起的感染和组织创伤。为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所述的介入放射学导管固定器,是设计一个由体部(1)及与之相连接的前臂(2)后臂(3)构成,在前后臂之间有臂间裂(4)在臂间裂和体部相交处有导管槽(7)并有扣环(5)扣环着落处(6)分别于两臂相连。本技术具有以下优越性:由于本技术设计了一个由体部(1)及与之相连接的前臂(2)后臂(3)构成,在前后臂之间有臂间裂(4),在臂间裂和体部相交处有导管槽(7)并有扣环(5)扣环着落处(6)分别于两臂相连,-->从而组成的一个固定装置,在将介入放射学导管置入体内一定位置后,将导管通过臂间裂滑入到导槽,在通过扣环将前臂和后臂扣在一起,从而达到固定导管的目的,防止因胶布固定不牢不易脱出,皮肤缝合引起的感染及组织损伤等。下面结合附图说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图1介入放射学导管固定器的结构示意图。如图中所示:1.体部2.前臂3.后臂4.臂间裂5.扣环6.扣环着落处7.导管槽所述的介入放射学导管固定器,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设计了一个由体部(1)及与之相连接的前臂(2)后臂(3)构成,在前后臂之间有臂间裂(4),在臂间裂和体部相交处有 ...
【技术保护点】
一种介入放射学导管固定器,由体部(1)及与之相关连接的前臂(2)后臂(3)及前、后臂之间的臂间裂(4)组成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在于:所述的介入放射学导管固定器,是在臂间裂与体部相接处有导管槽(7)在两臂外侧附着有扣环(5)和扣环着落处(6)。
【技术特征摘要】
一种介入放射学导管固定器,由体部(1)及与之相关连接的前臂(2)后臂(3)及前、后臂之间的臂间裂(4)组成本实用新型的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万卷芳,周旭峰,郭兰英,李素平,
申请(专利权)人:万卷芳,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1[中国|河南]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