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操作系统的业务管理方法、业务管理系统和终端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3331079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7-11 22:2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多操作系统的业务管理方法、业务管理系统和终端,其中,多操作系统的业务管理方法包括:在接收到调用多操作系统中的任一操作系统的服务业务的请求指令时,确定任一操作系统与一个嵌入式用户身份识别模块的对应关系;根据对应关系切换至对应的一个嵌入式用户身份识别模块的号码信息和服务协议;基于号码信息和服务协议,执行请求指令,并完成用户请求的服务业务。通过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实现了在不同的操作系统内使用对应的嵌入式用户身份识别模块的号码信息和服务协议完成服务业务,提升了使用嵌入式用户身份识别模块的号码信息和服务协议的便捷性,并且通过匹配服务协议的套餐特点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终端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多操作系统的业务管理方法、一种多操作系统的业务管理系统和一种终端。
技术介绍
在相关技术中,e-SIM卡是指嵌入式SIM卡(SubscriberIdentityModule,也称用户身份识别卡),由于e-SIM卡(即嵌入式用户身份识别模块)是直接将SIM卡信息集成到移动终端设备的芯片上,不需要更换SIM卡,也不需要锁定某个运营商网络,并且省去实体SIM卡模块使移动终端设计的更加轻薄,因此使用e-SIM卡代替实体SIM卡已经成为发展趋势,但是目前一部移动终端设备只写入一个e-SIM卡信息,且在单操作系统上运行。目前运营商根据用户的使用针对每个号码设有不同的服务套餐,比如网络套餐提供较多的网络流量但较短的通话时长,由于移动终端只有一个e-SIM卡信息,用户只能选择一种服务套餐,随着移动终端在用户的工作与生活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单号码与单操作系统的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用户的使用需求。因此,如何设计一种新的多操作系统的业务管理方案,以满足用户对于多操作系统的使用需求成为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正是基于上述技术问题至少之一,提出了一种新的多操作系统的业务管理方案,通过确定操作系统与嵌入式用户身份识别模块的对应关系,并根据对应关系在不同的操作系统内写入对应的嵌入式用户身份识别模块的号码信息和服务协议,以根据号码信息和服务协议完成服务业务,实现了在不同的操作系统内使用对应的嵌入式用户身份识别模块的号码信息和服务协议完成服务业务,提升了使用嵌入式用户身份识别模块的号码信息和服务协议的便捷性,并且通过匹配服务协议的套餐特点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多操作系统的业务管理方法,包括:在接收到调用多操作系统中的任一操作系统的服务业务的请求指令时,确定任一操作系统与一个嵌入式用户身份识别模块的对应关系;根据对应关系切换至对应的一个嵌入式用户身份识别模块的号码信息和服务协议;基于号码信息和服务协议,执行请求指令,并完成用户请求的服务业务。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确定操作系统与嵌入式用户身份识别模块的对应关系,并根据对应关系在不同的操作系统内写入对应的嵌入式用户身份识别模块的号码信息和服务协议,以根据号码信息和服务协议完成服务业务,实现了在不同的操作系统内使用对应的嵌入式用户身份识别模块的号码信息和服务协议完成服务业务,提升了使用嵌入式用户身份识别模块的号码信息和服务协议的便捷性,并且通过匹配服务协议的套餐特点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具体地,在一部移动终端上可以运行多个Android操作系统,将每个操作系统按照功能进行定义,比如第一操作系统为娱乐系统,第二操作系统为办公系统,第三操作系统为社交系统等,为每个系统写入e-SIM卡信息即嵌入式用户身份识别模块的信息,e-SIM卡信息上包括IMSI(InternationalMobileSubscriberIdentificationNumber,国际移动用户识别码)、PIN(PersonalIdentificationNumber,个人识别号码)、PUK(PINUnlockingKey,个人解锁密钥)以及授权密钥等信息,当使用e-SIM卡注册到运营商网络后,用户还可以根据系统功能选择运营商提供的服务套餐(即服务协议),比如娱乐系统需要选择较多网络流量的套餐,办公系统需要具有一定保密性质的通信套餐,由于很多套餐中的主业务服务通常费用较低,因此根据不同的功能匹配不同的网络服务套餐,不但可以满足用户的使用需求,一定程度上还能减少用户的通信费用。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终端的嵌入式通用集成电路卡被划分为至少两个隔离的物理分区,物理分区用于运行所述嵌入式用户身份识别模块。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将设备划分为至少两个隔离的分区,并在每个分区内写入至少一个嵌入式用户身份识别模块,提升了不同操作系统的独立性,降低了不同操作系统之间的互相干扰,提升了多操作系统的安全性。具体地,根据操作系统的功能划分物理分区的大小,比如娱乐功能的操作系统由于需要存储一些音频文件和视频文件,因此需要较大的分区空间,在每个物理分区运行对应的嵌入式用户身份识别模块,也满足了用户的使用需求。在上述任一项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根据对应关系写入嵌入式用户身份识别模块的号码信息和服务协议,具体包括以下步骤:根据对应关系将嵌入式用户身份识别模块的号码信息和服务协议写入终端的嵌入式通用集成电路卡或存储器。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根据对应关系将嵌入式用户身份识别模块、即e-SIM信息和服务协议写入终端的嵌入式通用集成电路卡或存储器,实现了不同的操作系统使用对应的号码信息和服务协议执行请求指令,并且使用嵌入式用户身份识别模块代替实体用户身份识别模块,简化了系统硬件结构。具体地,用户身份识别模块可以写入嵌入式通用集成电路卡(e-UICC,EmbedUniversalIntegratedCircuitCard),e-UICC是终端设备中的一个硬件模块,采用双向鉴权,并可以同时支持4个并发的逻辑应用,e-UICC的封装形式有两种,一种是采用SMD(SurfaceMountedDevices,表面贴装器件)贴片封装工艺,即将用户身份识别模块芯片直接焊接在终端模组上,另外一种是采用SIP(SimpleinPackage)封装工艺,即将用户身份识别模块芯片和终端模块芯片封装在一起,另外,用户身份识别模块还可以直接写入存储器,使硬件架构更简单,也可以使移动终端整机更加轻薄。在上述任一项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在接收到调用多操作系统中的任一操作系统的服务业务的请求指令时,确定任一操作系统与一个嵌入式用户身份识别模块的对应关系,具体包括以下步骤:在接收到调用多操作系统中的任一操作系统的服务业务的请求指令时,确定服务业务与待选择的服务协议的匹配度;根据匹配度最高的服务协议确定一个嵌入式用户身份识别模块,或按照匹配度由高到低的顺序将待选择的服务协议提示给用户,根据用户的选择指令确定一个嵌入式用户身份识别模块。在该技术方案中,服务协议中包括各向服务业务的收费标准,如流量资费30元/G,省内通话资费0.10元/分钟,短信资费0.10元/条等,例如待选择的服务协议1(对应于e-SIM卡1)的月套餐包括5G流量、200分钟省内通话时间、200条短信,待选择的服务协议2(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操作系统的业务管理方法,适用于运行有多操作系统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多操作系统的业务管理方法包括:在接收到调用所述多操作系统中的任一操作系统的服务业务的请求指令时,确定所述任一操作系统与一个嵌入式用户身份识别模块的对应关系;根据所述对应关系切换至对应的一个嵌入式用户身份识别模块的号码信息和服务协议;基于所述号码信息和所述服务协议,执行所述请求指令,并完成用户请求的服务业务。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操作系统的业务管理方法,适用于运行有多操作系统的终
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多操作系统的业务管理方法包括:
在接收到调用所述多操作系统中的任一操作系统的服务业务的请求指
令时,确定所述任一操作系统与一个嵌入式用户身份识别模块的对应关
系;
根据所述对应关系切换至对应的一个嵌入式用户身份识别模块的号码
信息和服务协议;
基于所述号码信息和所述服务协议,执行所述请求指令,并完成用户
请求的服务业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操作系统的业务管理方法,其特征在
于,所述终端的嵌入式通用集成电路卡被划分为至少两个隔离的物理分
区,每个所述物理分区用于运行所述嵌入式用户身份识别模块。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操作系统的业务管理方法,其特征在
于,根据所述对应关系写入所述嵌入式用户身份识别模块的号码信息和服
务协议,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根据所述对应关系将所述嵌入式用户身份识别模块的号码信息和服务
协议写入所述终端的嵌入式通用集成电路卡或存储器。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多操作系统的业务管理方
法,其特征在于,在接收到调用所述多操作系统中的任一操作系统的服务
业务的请求指令时,确定所述任一操作系统与一个嵌入式用户身份识别模
块的对应关系,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在接收到调用所述多操作系统中的任一操作系统的服务业务的请求指
令时,确定所述服务业务与待选择的服务协议的匹配度;
根据匹配度最高的服务协议确定所述一个嵌入式用户身份识别模块,
或按照匹配度由高到低的顺序将所述待选择的服务协议提示给用户,根据
用户的选择指令确定所述一个嵌入式用户身份识别模块。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操作系统的业务管理方法,其特征在
于,基于所述号码信息和所述服务协议,执行所述请求指令,并完成用户
请求的服务业务,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将所述号码信息和所述服务协议发送至协议服务器,以更新所述号码

\t信息对应的业务服务;
在获取所述协议服务器的更新反馈指令后,执行所述请求指令,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历伟李如森
申请(专利权)人: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