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文忠专利>正文

新型袋式采血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32681 阅读:1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由采血针头(1)、橡胶软管(3)、管夹(4)、观察管(5)、采血导管(6)、采血袋(7)等部分构成,它克服了现有袋式采血器不便观察等缺陷,使之既利于观察采血情况,又方便配血操作,节省时间,避免污染,适于医院、卫生部门、采血站等推广应用。(*该技术在200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而主要是指一种袋式采血器。现有技术中,在医院、卫生部门已普遍使用塑料袋式采血器,它包括采血针头、采血导管和真空采血袋诸部分,采血导管为一塑料软管,亦可由一段橡胶软管与塑料软管插接而成,当为一塑料软管时,是在其与针头交接处,采用抽真空、注密封胶办法,使采血袋内处于真空负压状态,抽血时,扭去护针帽即可;当采用一段橡胶软管与塑料软管插接时,是在橡胶软管处设管夹,使采血袋处于真空负压状态,采血时,打开管夹,血液便由人体流入采血袋内。上述采血器不足之处是,一,不易观察采血情况,如采血时血液流动的快慢及是否流动等;二,配血时,需将导管内的血倒入试管,再作离心等操作,费时易污染。本技术之专利技术目的,是为克服现有袋式采血器之不足,对其加以改进,使之便于采血观察及配血操作。本技术之技术方案为,它包括依次相接的采血针头(1)、采血导管(6)、真空采血袋(7),特征在于,一段采血导管为透明观察管(5)。 附图说明图1、本技术主视图图2、本技术(无橡胶软管时)主视图附图标记采血针头(1)、护针帽(2)、橡胶软管(3)、管夹(4)、透明观察管(5)、采血导管(6)、采血袋(7)、输血导管(8)、保护帽(9),a、b、c为采血完热合处,d为剪开线。结合附图1对实施方案作进一步说明本技术是对现有袋式采血器的改进,现有采血器,包括依次相连接的采血针头(1)、采血导管(6)和真空采血袋(7),采血导管由一段橡胶软管(3)与一塑料软管(6)插接而成,橡胶软管处设管夹(4)。采血导管(6)细长,采血时,不易观察血流的快慢,流与不流。本技术是将采血导管(6)的一段制成直径较粗的透明观察管(5),一般是将橡胶软管(3)以下一段塑料软管制成透明观察管(5),其长为6-18cm,其直径(内径)为0.6-1.80m,约为采血导管(6)的2-5倍,这样,抽血时,血液由细径的橡胶软管及采血导管上端流入粗径的透明观察管(5)时,将明显观察到血流情况。当输血时,剪下的观察管(5)部分,可直接用于交叉配血,免去了倒入试管、再离心等操作,节省时间,避免污染,使用方便。附图1中,针头有护针帽(2),橡胶软管处设管夹(4),采血袋(7)上缘一侧有输血管(8)和保护帽(9),采血袋内有防凝剂。操作规程去掉护针帽(2),将针头刺入血管,打开管夹(4),抽血开始,可由观察管(5)观察采血情况,抽血完,血于袋内防凝,然后,将采血袋内血液放回到观察管(5)的2/3处,用热合机热合a、b、c处,将a处以上部分剪除,将采血袋等部分放置冰箱内保存。使用时,沿b、c剪下,封闭的bc导管作备查用,封闭的ab观察管,由d剪开线处剪开,直接作交叉配血,采血袋(7)用去输血。观察管(5)、采血导管(6)、采血袋(7)可制为一体,亦可分体连接,观察管采用透明度高的软塑料制成,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透明观察管(5)长10cm,内径1cm,采用聚丙烯材料,且与塑料采血导管(6)和采血袋(7)制为一体。附图2为根据另一现有袋式采血器改进的新型袋式采血器,它的采血导管仅为一细长塑料软管,本技术是将其一段(一般取上段)制成透明观察管(5),本技术,因在针头处采用密封胶代替附图1中的橡胶软管及管夹,故在使用时,只需扭掉护针帽即可。权利要求1.一种医疗用新型袋式采血器,包括依次相接的采血针头(1)、采血导管(6)、真空采血袋(7),其特征是,一段采血导管为透明观察管(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新型袋式采血器,其特征是,透明观察管(5)长6-18cm,直径(内径)0.6-1.8cm。专利摘要本技术由采血针头(1)、橡胶软管(3)、管夹(4)、观察管(5)、采血导管(6)、采血袋(7)等部分构成,它克服了现有袋式采血器不便观察等缺陷,使之既利于观察采血情况,又方便配血操作,节省时间,避免污染,适于医院、卫生部门、采血站等推广应用。文档编号A61M1/02GK2319042SQ98213080公开日1999年5月19日 申请日期1998年3月1日 优先权日1998年3月1日专利技术者陈文忠 申请人:陈文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医疗用新型袋式采血器,包括依次相接的采血针头(1)、采血导管(6)、真空采血袋(7),其特征是,一段采血导管为透明观察管(5)。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文忠
申请(专利权)人:陈文忠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7[中国|山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