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小型多功能水稻联合收割耕作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双驱动转向装置,尤其是在败泥田、冬泥田使用的小型多功能水稻联合收割耕作机。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都成在一种缺陷,于大中型联合收割机采用履带行走,但机大笨重,这些机械对败泥田、冬泥田基本无法应用。为此,申请人设计了一种“小型稻麦联合收割机”,并向中国专利局提出了专利申请,申请号:分别为032488300和031248470。申请日:2003年4月18日。该机由驱动和工作两大部分组成,驱动部分采用乘座方向盘驱动装置,工作部分主要由割台输禾装置、清洗脱粒装置和下切割装置组成,该机具有一定的积极效果,但亦有不足之处。其一、采用轮式行走、三点支承、前轮驱动、后轮道向,但是在败泥田工作就不能任意转向操作,而且前驱动轮下滑、机体下沉,因此在败泥田、冬泥田根本无法使用;其二、不能分体拆装;其三、且无耕田、扒田构选件,因而功能单一。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设计一种双驱动转向装置,以船作为小型多功能水稻联合收割耕作机的承载体,克服了现有联合收割机,在败泥田、冬泥田不能工作所存在的缺陷,使其集收割、耕整水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小型多功能水稻联合收割耕作机,主要由驱动装置、割台输禾装置、脱粒装置、传动系统、拆装系统和转向装置等组成,机架安装于变速箱前侧上部,其机架上部两端为两条平行轨道,发动机安装于机架上并可在其轨道上、通过螺栓移动调整,其特征在于:驱动轮[26]设于船[31]的两侧、输出轴[52]两端,变速箱[28]安装于船[31]中上部向后斜35°度,在变速箱[28]后上部设有档位机构总成[41],其下部设有传动支座[40],传动支座[40]前端插入变速箱[28]内部、与箱体连接,后中部与船[31]后部衔接,其后部插入传动箱[34]前端与壳体连接,在船[31]后方、传动箱[34]两端、装设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小型多功能水稻联合收割耕作机,主要由驱动装置、割台输禾装置、脱粒装置、传动系统、拆装系统和转向装置等组成,机架安装于变速箱前侧上部,其机架上部两端为两条平行轨道,发动机安装于机架上并可在其轨道上、通过螺栓移动调整,其特征在于:驱动轮[26]设于船[31]的两侧、输出轴[52]两端,变速箱[28]安装于船[31]中上部向后斜35°度,在变速箱[28]后上部设有档位机构总成[41],其下部设有传动支座[40],传动支座[40]前端插入变速箱[28]内部、与箱体连接,后中部与船[31]后部衔接,其后部插入传动箱[34]前端与壳体连接,在船[31]后方、传动箱[34]两端、装设有左右一对的转向轮[20],橡胶轮带[71]两头分别设有锁构[74]和锁挂[73],如在路上行走,轮齿上设有卡槽[32],把橡胶轮带[71]安装于卡槽[32]上,通过锁构[74]构在锁挂[73]上定位,便可在路上行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型多功能水稻联合收割耕作机,其特征在于:后驱动主要靠设于变速箱[28]内侧的锥齿轮[46]于装设在传动轴[49]前端的锥齿轮[48]齿合传动,其传动轴[49]后端...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