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取色笔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313623 阅读:1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7-10 16: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智能取色笔,包括上笔身,下笔身和笔盖;具体而言,上笔身的顶端与笔盖相适配并形成容纳结构,该容纳结构用以安置电子元件,上笔身的尾部和下笔身各一半地共同组成椭圆球体的腔室,该腔室的上半部分处于上笔身,上笔身的腔室内壁具有反光层,该腔室的下半部分处于下笔身,上笔身的腔室内壁具有吸光层,在下笔身的尾端开有取色口,该取色口用以对准被取色物体,在上笔身尾端与处于上笔身的腔室的焦点之间固定有一根固定杆,该固定杆包括杆身和杆头,杆头的上表面设置有感光元件且恰好处于上笔身的腔室焦点,杆头的下表面设置有发光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一种智能取色笔,结构精巧,使用简便,取色效果佳,具有很好的实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智能电子设备领域,特别是关于一种智能取色笔
技术介绍
电子设备是在现实
中具有广泛的技术应用。打印机中会有调色设备,这样的调色设备是用来满足人们预设颜色而制造的。对于颜色的种类而言,目前的分类是基于人们对颜色的辨识程度来进行的,颜色的类别在自然界中非常丰富,而现有技术是通过模拟计算得出的,不同的人由于自身视觉感受不同会产生差异,因而模拟计算存在错误或者误差。智能取色设备已有报导,但不少智能取色设备将感光元件置于设备顶端,被取色物体与智能取色设备之间存有距离,降低感光元件接受的光感程度,造成取色效果差。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人正是基于前述技术问题,通过研究和设计,提供一种智能取色笔,结构精巧,使用简便,取色效果佳,具有很好的实用性。本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智能取色笔,包括上笔身,下笔身和笔盖;具体而言,上笔身的顶端与笔盖相适配并形成容纳结构,该容纳结构用以安置电子元件,上笔身的尾部和下笔身各一半地共同组成椭圆球体的腔室,该腔室的上半部分处于上笔身,上笔身的腔室内壁具有反光层,该腔室的下半部分处于下笔身,上笔身的腔室内壁具有吸光层,在下笔身的尾端开有取色口,该取色口用以对准被取色物体,在上笔身尾端与处于上笔身的腔室的焦点之间固定有一根固定杆,该固定杆包括杆身和杆头,杆头的上表面设置有感光元件且恰好处于上笔身的腔室焦点,杆头的下表面设置有发光体。当设计为该智能取色笔垂直对准被取色物体时,则结构上要求,下笔身的尾部开有的取色口为圆形;当设计为该智能取色笔倾斜对准被取色物体时,则结构上要求,下笔身的尾部开有的取色口为椭圆。这里也即可等同理解为下笔身尾端取色口所在的面与下笔身垂直和不垂直的两种设计。在设计中,为了达到减厚设计,轻薄的设计理念,对上笔身的尾部和下笔身各一半地共同组成椭圆球体的腔室进行了改进:在上笔身的尾部和下笔身的腔室对称地截去椭圆球体的空间部分,形成的截面平行于该智能取色笔整体。进一步的,上笔身的顶端与笔盖相适配并形成容纳结构为矩体结构。进一步的,所述杆头的下表面设置的发光体为LED灯。本技术相较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的一种智能取色笔,结构精巧,使用简便,取色效果佳,具有很好的实用性。附图说明利用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但附图中的实施例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任何限制。图1是本技术的一种智能取色笔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一种智能取色笔的上笔身和笔盖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一种智能取色笔的截面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一种智能取色笔减厚设计的截面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的一种智能取色笔的固定杆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图5固定杆的杆头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下面将结合附图以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请参照图1至图3以及图5、图6,本技术实施例包括:一种智能取色笔,包括上笔身201,下笔身301和笔盖101;具体而言,上笔身201的顶端与笔盖101相适配并形成容纳结构202,该容纳结构202用以安置电子元件,上笔身201的尾部和下笔身301各一半地共同组成椭圆球体的腔室,该腔室的上半部分处于上笔身201,上笔身201的腔室内壁具有反光层203,该腔室的下半部分处于下笔身301,上笔身301的腔室内壁具有吸光层302,在下笔身301的尾端开有取色口303,该取色口303用以对准被取色物体,在上笔身201尾端与处于上笔身201的腔室的焦点之间固定有一根固定杆204,该固定杆204包括杆身2041和杆头2042,杆头2042的上表面设置有感光元件2043且恰好处于上笔身201的腔室焦点,杆头2042的下表面设置有发光体2044。当设计为该智能取色笔垂直对准被取色物体时,则结构上要求,下笔身301的尾部开有的取色口303为圆形;当设计为该智能取色笔倾斜对准被取色物体时,则结构上要求,下笔身301的尾部开有的取色口303为椭圆。这里也即可等同理解为下笔身301尾端取色口303所在的面与下笔身垂直和不垂直的两种设计。请参照图4,在设计中,为了达到减厚设计,轻薄的设计理念,对上笔身201的尾部和下笔身301各一半地共同组成椭圆球体的腔室进行了改进:在上笔身201的尾部和下笔身301的腔室对称地截去椭圆球体的空间部分,形成的截面平行于该智能取色笔整体。进一步的,上笔身201的顶端与笔盖101相适配并形成容纳结构为矩体结构。进一步的,所述杆头2042的下表面设置的发光体2044为LED灯。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技术作了详细地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的实质和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智能取色笔,其特征在于,包括上笔身(201),下笔身(301)和笔盖(101);具体而言,上笔身(201)的顶端与笔盖(101)相适配并形成容纳结构(202),该容纳结构(202)用以安置电子元件,上笔身(201)的尾部和下笔身(301)各一半地共同组成椭圆球体的腔室,该腔室的上半部分处于上笔身(201),上笔身(201)的腔室内壁具有反光层(203),该腔室的下半部分处于下笔身(301),上笔身(301)的腔室内壁具有吸光层(302),在下笔身(301)的尾端开有取色口(303),该取色口(303)用以对准被取色物体,在上笔身(201)尾端与处于上笔身(201)的腔室的焦点之间固定有一根固定杆(204),该固定杆(204)包括杆身(2041)和杆头(2042),杆头(2042)的上表面设置有感光元件(2043)且恰好处于上笔身(201)的腔室焦点,杆头(2042)的下表面设置有发光体(204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取色笔,其特征在于,包括上笔身(201),下笔身(301)和笔盖(101);具体而言,上笔身(201)的顶端与笔盖(101)相适配并形成容纳结构(202),该容纳结构(202)用以安置电子元件,上笔身(201)的尾部和下笔身(301)各一半地共同组成椭圆球体的腔室,该腔室的上半部分处于上笔身(201),上笔身(201)的腔室内壁具有反光层(203),该腔室的下半部分处于下笔身(301),上笔身(301)的腔室内壁具有吸光层(302),在下笔身(301)的尾端开有取色口(303),该取色口(303)用以对准被取色物体,在上笔身(201)尾端与处于上笔身(201)的腔室的焦点之间固定有一根固定杆(204),该固定杆(204)包括杆身(2041)和杆头(2042),杆头(2042)的上表面设置有感光元件(2043)且恰好处于上笔身...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翀冯水平张琼潘峰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冰格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