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云飞专利>正文

一种益寿保元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31248 阅读:16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益寿保元袋,其前药心、左后药心和右后药心为一体使用,前药心作用于气海和神阙穴上,主治健脾和胃、疏肝理气、清热消食等,左后药心作用于左肾腧和三焦穴上,主治肾虚、老年体弱、月经不调等,右后药心作用于右肾腧和三焦穴上,主治风寒、腰腿痛、中风后遗症、四肢麻木等病症。(*该技术在201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是一种内病外治的保健品,属于医疗保健领域。目前,人们使用的各类内病外治保健袋种类很多,例如药柱式保健腰腹带(申请号90216271.3)、中药保健腰带(申请号90208392.9)等,主要是治疗腰腹部疾病,且保健效果不明显。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根据现代医学理论和生命电磁理论为指导,采用无痛、无创的保健疗法,对内脏疾病进行外部施药治疗,具有较好的保健治疗效果。中医认为元气、气血是人体维持生命活动的根本动力,对各脏腑、经络等人体各组织器官起着温煦作用,元气、气血不足则各脏腑功能衰退,百病乃生。因此,储气、滋补气血为人体健康之道,通过储气、滋补气血,才能达到激发、补充人体元气、气血,增强体质,预防疾病的目的。本专利技术是结合经络脏腑相关,即经络-脏腑内外、上下、表里相合的医学诊治疾病理论,该益寿保元袋的前药芯、左后药芯和右后药芯为一体使用,分别作用于气海、神阙、肾俞、三焦穴上。其中前药芯作用于气海、神阙二个穴位,其中药配方选用白术、葛根、三七、丹参、菌陈等四十二味药物,用于健脾和胃、疏肝理气、清热消食等;作用于左肾俞穴和三焦穴上的左后药芯,其中药配方选用人参、灻芍、桑椹、芝麻、山芋等三十八味药物,主要针对肾虚、小便异常、老年体弱、失眠、月经不调等疾病;中医认为肾气不足、感受寒邪、寒邪入络脉则经脉不通。作用于右肾俞穴和三焦穴上的右后药芯的中药配方就是根据这一原理配制的,其配方选用远志、黑耳、阿胶、牛夕等三十八味药物,主治风寒、腰腿痛、中风后遗症、四肢麻木等病症。经临床验证,该益寿保元袋确有滋肾壮阳、补髓生精、疏肝理气、健脾养胃、补气扶正、通经活血、健脑养神的功效,在应用中对头昏目眩、四肢麻木、腰膝腿痛、胸闷气短、性欲减退、减肥消肿,尤其对肝肾两亏、阳萎遗精、腹泻、便秘、小儿的盗汗遗尿、妇科的月经不调、慢性胃炎、高血压疾病等效果明显。权利要求1.一种益寿保元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该益寿保元袋的前药芯、左后药芯和右后药芯为一体使用。2.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一种益寿保元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前药芯作用于气海和神阙穴位上,左后药芯作用于左肾俞和三焦穴位上,右后药芯作用于右肾俞和三焦穴位上。全文摘要一种益寿保元袋,其前药心、左后药心和右后药心为一体使用,前药心作用于气海和神阙穴上,主治健脾和胃、疏肝理气、清热消食等,左后药心作用于左肾腧和三焦穴上,主治肾虚、老年体弱、月经不调等,右后药心作用于右肾腧和三焦穴上,主治风寒、腰腿痛、中风后遗症、四肢麻木等病症。文档编号A61M37/00GK1081624SQ9310112公开日1994年2月9日 申请日期1993年1月20日 优先权日1993年1月20日专利技术者刘云飞 申请人:刘云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益寿保元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该益寿保元袋的前药芯、左后药芯和右后药芯为一体使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云飞
申请(专利权)人:刘云飞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62[中国|甘肃]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