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孙喜宣专利>正文

咽喉炎、鼻炎治疗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31122 阅读:1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咽喉炎和鼻炎医疗器具,设置有喷孔的烫头同铜管的前端构成一体,铜管的后端由内而外设置有远红外热敏辐射胶片和隔热层,并一同置于外壳的内腔,电池和微型电动机置于外壳的后端,它可发射出8-15微米的远红外波,并可产生60±10℃的温度,使用温度为50±10℃,并配合以药物治疗对咽喉炎和鼻炎有一定疗效。(*该技术在201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医疗器具。目前各医疗单位为治疗咽喉炎和鼻炎,多采用药物治疗或利用喷雾器进行治疗,喷雾器由气囊、药室和喷管组成,它利用气囊所产生的气体压力,将药室内的药物喷入咽喉部或鼻腔内,其疗效不明显。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咽喉炎、鼻炎治疗器。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烫头同铜管的前端构成一体,在铜管后端的外缘处由内而外设置有远红外热敏辐射胶片和隔热层,并一同置于外壳的内腔,前端的外壳和铜管构成一体,电池和微型电动机置于外壳的后盖内,后盖与外壳的后端相固定,在后盖上安装有开关,导线与远红外热敏辐射胶片相接,在烫头上设置有喷孔,在铜管的内腔装有药物,远红外热敏辐射胶片为一种电器元件,它能够发射出8-15微米的远红外波,并可产生60±10℃的温度,使用温度为50±10℃,本专利技术即利用这一特性,并配合以药物,借以实现治疗咽喉炎和鼻炎的目的。由于采用上述方案,可消除炎症,使咽喉炎和鼻炎得到治愈,结构简单,体积小,重量轻,便于携带。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图。图中1、烫头2、铜管3、远红外热敏辐射胶片4、隔热层5、外壳6、微型电动机7、电池8、电流控制开关9、导线10、插头在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设置有喷孔的烫头(1)同铜管(2)的前端构成一体,在铜管(2)后端的外缘处由内而外设置有远红外热敏辐射胶片(3)和隔热层(4),并一同置于外壳(5)的内腔,前端的外壳(5)和铜管(2)构成一体,电池(7)和微型电动机(6)置于外壳(5)的后盖内,后盖和外壳(5)相固定,在后盖上设置有开关,它可控制微型电动机(6)的开启或停转,导线(9)的一端与远红外热敏辐射胶片(3)相接,另一端可与电流控制开关(8)及插头(10),或电源稳压器相接,在铜管(2)的内腔可盛装药物,药物在微型电动机(6)的振动下通过烫头(1)上的喷孔喷入咽喉部位或鼻腔内,同时烫头(1)又能起到按摩和熨烫作用,外壳(5)可选用不锈钢或工程塑料制做。权利要求1.一种咽喉炎、鼻炎治疗器,其特征是设置有喷孔的烫头(1)同铜管(2)的前端构成一体,在铜管(2)后端的外缘处由内而外设置有远红外热敏辐射胶片(3)和隔热层(4),并一同置于外壳(5)的内腔,前端的外壳(5)和铜管(2)构成一体,电池(7)和微型电动机(6)置于外壳(5)的后盖内,后盖和外壳(5)相固定。全文摘要一种咽喉炎和鼻炎医疗器具,设置有喷孔的烫头同铜管的前端构成一体,铜管的后端由内而外设置有远红外热敏辐射胶片和隔热层,并一同置于外壳的内腔,电池和微型电动机置于外壳的后端,它可发射出8-15微米的远红外波,并可产生60±10℃的温度,使用温度为50±10℃,并配合以药物治疗对咽喉炎和鼻炎有一定疗效。文档编号A61H21/00GK1091040SQ93114808公开日1994年8月24日 申请日期1993年11月19日 优先权日1993年11月19日专利技术者孙喜宣 申请人:孙喜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咽喉炎、鼻炎治疗器,其特征是:设置有喷孔的烫头(1)同铜管(2)的前端构成一体,在铜管(2)后端的外缘处由内而外设置有远红外热敏辐射胶片(3)和隔热层(4),并一同置于外壳(5)的内腔,前端的外壳(5)和铜管(2)构成一体,电池(7)和微型电动机(6)置于外壳(5)的后盖内,后盖和外壳(5)相固定。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喜宣
申请(专利权)人:孙喜宣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22[中国|吉林]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