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杨贵森专利>正文

小周天外用治疗保健带及配制使用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330783 阅读:17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以君药:雪莲花、牵牛籽等41种、臣药:朱砂、鹿茸等32种、佐药:灯盏细辛等15种、使药:大黄等10种,共98种中药配制的以小周天为主的外用治疗保健带及配制使用方法,用芳香类药物炮制不易挥发的药物,使药力互补,协同作用,持久发挥,通过保健带或药贴作用于人体199个穴位上,临床实验证实:它以消炎镇痛为主,滋补为辅,并具有镇咳、消肿、温肾阳、补肾精、健脾胃等功效,对于慢支炎、肺气肿、水肿、肾炎、胃炎、肩周炎、腰背痛、痛经、胆囊炎等多种疾病有显著疗效。(*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通过人体小周天为主的外用治疗保健带及其配制使用方法。早在两千多年前,我国就专利技术了通过穴位外治疗法和经络学说,由于各守门规,配方单传,致使其治疗技术发展缓慢,随着西医的快速发展和各地中医院门诊的建立,方便就医,更使穴敷疗法运用渐少,随着时代的发展,当今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西医药费的增加和未能从根本上治疗人体的各种疾病,中医的处方药物和每次服用煎煮不便或有些病人不愿口服以及老人不胜药力,小儿不易服药。为发展我国中医药事业,现代高新技术已开始应用于中医药,已制取中药颗粒剂和针剂,但也只能作为急时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和药剂,当前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延年益寿、治疗保健和扶正固本意识增强,西医药又不能达此目的,既要达到目的,又要使用方便,对生活起居又不受多大影响,并且每时每刻都处于治疗保健状态,维持人的正常生理功能,希望寄托于中医药事业。针对当前人类社会治疗保健的需要,市场上出现了不同种类的治疗保健用品,但其功能是以保健为主,治疗为辅,对需治疗的患者往往效果较差,在国内声望最高的1991.01.02 CN1054895A中公开的神功元气袋药芯配制工艺,其用中药65种,有效药物正对人体神阙穴位,该袋虽然药物种类较多,但其功效以滋补保健为主,治疗为辅,而且作用人体穴位只一个,使其临床效果欠佳,需长期使用方达治疗目的,并且治疗疾病种类少。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上述和当前各种保健制品所存在的问题而提供一种由98种中药组成,佩戴或敷贴于人体的双肩、前胸腹、后背及腰部,作用于人体的199个穴位。通过小周天为主的外用治疗保健带及配制使用方法,该方法以“一脏有病多脏治,一腑有病多腑疗,一穴同时用多药,多药同时治一穴,多穴统一治一病”的独创理论,按君、臣、佐、使为原则,使药物有机协调配合,达到“内病外治”,以“排出疗法”为新理论,消炎镇痛治疗为主,滋补保健为辅,急则治标,缓则治本,根据药物的选择性治疗效果,达到标本兼治,先攻后补,祛邪扶正的连环治疗体系,扩大了外治疗法治疗疾病的种类和提高治疗保健效果,满足人民需要。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和配制使用方法是如下实现的,配方组成是按君、臣、佐、使为原则(按重量)君药部分罗勒(释名兰香,当地名为毛猴鞘蕊花)、大麻药(又称镰果扁豆)、沉香、蚤休(又称重楼)、独定子、败酱草、白花蛇舌草、苏木各3—7克,毛杭子梢(当地名为大红袍、锈钉子)、小叶买麻藤(当地名为拦地青)、丝瓜络、磁石、甘遂、田七、赤芍药、牵牛籽、莪术、槟榔各3—5.5克,琥珀、土鳖虫、三棱、乳香、没药、枳壳、白芨、桃仁、牡丹皮、五灵脂、丹参、青蒿、栀子、紫花地丁、千里光、贯仲、马鞭草、雪莲花、连翘、鸡内金各3—10克,皂角刺、穿山甲、血竭各2—6克;臣药部分乌梢蛇、杜仲、当归、蛤蚧、地榆、砂仁、肉桂、黑故子、五味子、公丁香各2—6克,生黄芪、桂圆、桑寄生、独活、何首乌、白芍药、茯苓、延胡索、百合、续断、莱菔子、仙鹤草、沙参、麦冬、玉竹、旱莲草、覆盆子各3—9克,白花蛇、人参、龟板、千张纸各2—6克和鹿茸1—4克;佐药部分香附、藿香、白芷、鸡失藤各3—5克,远志、防风、秦艽、菖蒲、五加皮、芦根、地骨皮、淡豆豉、灯盏细辛、马兜铃各2—6克,炒扁豆3—10克;使药部分葛根、法半夏、大枣、苏梗、朱砂、薄荷各2—4克,地肤子、淡竹叶各2—5克,代赭石、大黄各2—8克。药物的配制方法和工艺流程是将罗勒、甘遂、牵牛籽、大麻药、小叶买麻藤5种峻猛药物用醋(50—100毫升)及绿豆50克浸泡后埋于侧柏树下10—15天,取药醋汁备用;用雪莲花、桂圆、大枣、生黄芪、沙参、麦冬、玉竹、百合、旱莲草、覆盆子、仙鹤草11种中药用米酒浸泡7—15天,取药酒备用;再将独定子、田七、鹿茸、朱砂、沉香、肉桂、琥珀、血竭、蛤蚧、公丁香、香附、白芷、苏梗、薄荷、苏木、人参、当归、乳香、没药、穿山甲、杜仲、白花蛇、千张纸、龟板、菖蒲、五加皮、乌梢蛇、灯盏细辛28种中药研粉,将备用的药醋汁和药酒以1∶1的比例加入28种药粉中,混匀使药粉充分湿润,然后置于密闭容器中80℃以下低温烘干;在五味子、何首乌中加入10∶1的盐,80℃以下低温炒至两种中药呈微黄色时,加入5∶1量的藿香、鸡失藤再炒3—6分钟,然后出锅冷却研粉;剩余50种中药按常规炮制方法炮制后制粉,最后将上述已制成粉并且含有98种中药成分的药物进行混匀,即为散剂,散剂装入纱布袋后并固定袋中药物,使药芯呈条索状,供治疗保健带使用。用已炮制好并配成散剂的该药物,在80℃的低温条件下,按常规制法制成膏剂,并且通过载体供直接或间接敷贴或中药贴贴于体穴位上。散剂和膏剂通过治疗保健袋或载体作用于人体双肩、前胸腹后背部的199个穴位上。膏剂的载体为脱脂药棉、纱布、厚纸、布料等材料。为了实现该药物配方、制作方法和工艺而制成的散剂和膏剂通过载体作用于人体的199个穴位,专门设计了载体之一的带装置,该装置由肩带、袋口、背带、粘扣、腰围带、弹性带、腰围带粘扣、胸腹带构成,在背带和胸腹带的近端设有袋口,使散剂剂型的药袋易从肩带和背带以及胸腹带中装入和更换,在背带与胸腹带长度的1/2~1/3之间设置有粘扣,背带与胸腹带通过肩带连接成一体,在腰围带的中部和两端设置有粘扣和腰围带粘扣,一端设置袋口将散剂药袋装入或更换,在另一端的带与腰围带粘扣之间设置有弹性带。制作该带的材料为柔软的棉布或丝绸等天然纤维制品,粘扣、腰围粘扣为用金属或非金属材料制成的粘扣、搭扣或拉扣。该带结构的背带和胸腹带的长为55~15厘米,宽为13~4厘米,腰围带长为90~30厘米,宽为4~2厘米,肩带长为16~5厘米,宽为3~2厘米,制成成人型及儿童型的系列带装置。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所具有的优点是中药物成份多,由现有的60多种增至98种,治疗保健穴位多,由现有1—20个穴位发展到作用人体199个穴位,治疗与保健相结合,在配制方法上,用芳香类药物炮制不易挥发的药物,使药力互补,协同作用于人体穴位,峻猛类和芳香类药物药性得以长期发挥作用和不易挥发的药物经炮制后具有挥发作用而发挥药力,在配方组成上,消炎镇痛类药物多,滋补药物偏少,先治疗后保健,通过保健带以及各种载体将散剂或膏剂固定和作用于人体199个穴位,治病保健期内不影响工作学习和生活,基于上述优点,使其治病保健范围广,临床试验225例病例中,慢性支气管炎100例,总有效率为92%,防治感冒50例,总有效率95.2%,慢性胃炎10例,总有效率为81%,腰背痛25例,总有效率93.4%,中风后遗症11例,有效率85%,肩周炎29例,有效率88.5%,在健脾益肾,调整气血,通经活络,平衡阴阳,双向调节方面具有显著的效果。本专利技术的附图及图面说明如下附图说明图1.是胸腹带、肩带结构示意图;图2.是背带、肩带和腰围带的结构示意图;图3、图4是小周天外用治疗保健带的使用状态图。图中肩带(1)、袋口(2)、背带(3)、粘扣(4)、腰围带(5)、弹性带(6)、腰围带粘扣(7)和胸腹带(8)。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和配制使用方法是如下实现的,称取罗勒、大麻药各3—7克,甘遂、小叶买麻藤、牵牛籽各3—5.5克的5种峻猛药物用50—100毫升醋及50克绿豆浸泡后埋于侧柏树下10—15天,取药醋汁备用;称取雪莲花3—10克,桂圆、生黄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由多种中药组成,通过小周天为主的外用治疗药物保健带药物,其特征是:该中药的配方组成是按君、臣、佐、使为原则(按重量):君药部分:罗勒(释名:兰香,当地名为毛猴鞘蕊花)、大麻药(又称镰果扁豆)、沉香、蚤休(又称重楼)、独定子、败酱草、 白花蛇舌草、苏木各3-7克,毛杭子梢(当地名为大红袍、锈钉子)、小叶买麻藤(当地名为拦地青)、丝瓜络、磁石、甘遂、田七、赤芍药、牵牛籽、莪术、槟榔各3-5.5克,琥珀、土鳖虫、三棱、乳香、没药、枳壳、白芨、桃仁、牡丹皮、五灵脂、丹参、青蒿、栀子、紫花地丁、千里光、贯仲、马鞭草、雪莲花、连翘、鸡内金各3-10克,皂角刺、穿山甲、血蝎各2-6克;臣药部分:乌梢蛇、杜仲、当归、蛤蚧、地榆、砂仁、肉桂、黑故子、五味子、公丁香各2-6克,生黄芪、桂圆、桑寄生、独活、何首乌、白芍药、 茯苓、延胡索、百合、续断、莱菔子、仙鹤草、沙参、麦冬、玉竹、旱莲草、覆盆子各3-9克,白花蛇、人参、龟板、千张纸各2-6克和鹿茸1-4克;佐药部分:香附、藿香、白芷、鸡失藤各3-5克,远志、防风、秦艽、菖蒲、五加皮、芦根、地骨皮、淡豆豉 、灯盏细辛、马兜铃各2-6克,炒扁豆3-10克;使药部分:葛根、法半夏、大枣、苏梗、朱砂、薄荷各2-4克,地肤子、淡竹叶各2-5克,代赭石、大黄各2-8克。...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贵森李如鹏刘彦妮
申请(专利权)人:杨贵森云南省会泽县人民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53[中国|云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