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加湿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307009 阅读:77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7-10 02: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功能加湿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上表面左侧螺接有储液瓶,所述壳体的内腔左侧设有储水腔,所述壳体的内腔中部设有工作腔,所述工作腔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电子雾化片,所述壳体的内腔右侧下部设有元件腔,所述元件腔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控制电路组件和变压器,所述壳体的内腔右侧上部设有臭氧发生腔,所述臭氧发生腔的内部固定安装有臭氧发生器,所述壳体的上表面右侧设有散热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连通的储水腔和工作腔,实现了缺水自动补充,通过臭氧发生器产生臭氧,在工作腔对其进行氧化,使其利用氧化作用破坏微生物膜的结构及还原有害物质,以实现杀菌净化作用,从而减少从水中扩散到空气中的致病因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加湿器
,具体为一种多功能加湿器
技术介绍
一般情况下,温度最能够直接影响人们对生活环境的感受,同样湿度也会对人们生活、健康造成影响。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空调广泛使用,导致皮肤紧绷、口舌干燥、咳嗽感冒等空调病的滋生。科学证明,空气湿度与人体健康以及日常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医学研究表明,居室湿度达到45%到65%RH,人的身体、思维皆处以最佳状态,无论工作、休息都可收到理想的效果。加湿器是一种增加房间湿度的家用电器,加湿器可以给指定房间加湿。现在市面上的加湿器多种多样,但是随着对加湿器的广泛使用,问题也随之出现,很多致病因子都通过加湿器从水中扩散到空气中,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而大多数的加湿器在设计时都忽略了此类问题,为此,提出一种多功能加湿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功能加湿器,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多功能加湿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上表面左侧螺接有储液瓶,所述壳体的内腔左侧设有储水腔,且储液瓶和储水腔连通,所述壳体的内腔中部设有工作腔,且储水腔和工作腔连通,所述工作腔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电子雾化片,所述壳体的内腔右侧下部设有元件腔,所述元件腔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控制电路组件和变压器,且控制电路组件通过电导体分别与电子雾化片和变压器连接,所述壳体的内腔右侧上部设有臭氧发生腔,所述臭氧发生腔的内部固定安装有臭氧发生器,且臭氧发生器通过电导体与控制电路组件连接,所述壳体的上表面右侧设有散热腔,且散热腔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泵体;所述臭氧发生器由外电极、介电陶瓷管、内电极和冷却管从外到内依次装套构成,且介电陶瓷管和内电极之间留有间隙形成气道,所述冷却管通过管路与泵体连接。优选的,所述散热腔的上端活动安装有散热栅板。优选的,所述冷却管和泵体之间通过蛇形管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通过连通的储水腔和工作腔,实现了缺水自动补充,通过臭氧发生器产生臭氧,在工作腔对其进行氧化,使其利用氧化作用破坏微生物膜的结构及还原有害物质,以实现杀菌净化作用,从而减少从水中扩散到空气中的致病因子。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a处结构示意图。图中:1壳体、11储水腔、12工作腔、13元件腔、14臭氧发生腔、15散热腔、151散热栅板、2储液瓶、3电子雾化片、4控制电路组件、5变压器、6泵体、7臭氧发生器、71外电极、72介电陶瓷管、73内电极、74冷却管和75气道。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和图2,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多功能加湿器,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的上表面左侧螺接有储液瓶2,所述壳体1的内腔左侧设有储水腔11,且储液瓶2和储水腔11连通,实现了缺水自动补充,所述壳体1的内腔中部设有工作腔12,且储水腔11和工作腔12连通,所述工作腔12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电子雾化片3,所述壳体1的内腔右侧下部设有元件腔13,所述元件腔13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控制电路组件4和变压器5,且控制电路组件4通过电导体分别与电子雾化片3和变压器5连接,所述壳体1的内腔右侧上部设有臭氧发生腔14,所述臭氧发生腔14的内部固定安装有臭氧发生器7,且臭氧发生器7通过电导体与控制电路组件4连接,所述壳体1的上表面右侧设有散热腔15,且散热腔15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泵体6,利用臭氧氧化作用,实现快速杀菌净化的效果;所述臭氧发生器7由外电极71、介电陶瓷管72、内电极73和冷却管74从外到内依次装套构成,且介电陶瓷管72和内电极73之间留有间隙形成气道75,所述冷却管74通过管路与泵体6连接,这样就可以持续产生大量具有极强氧化性的臭氧。具体而言,所述散热腔15的上端活动安装有散热栅板151,将封闭的腔体设计成开放式,加快了空气的流动速度,提高了散热效率。具体而言,所述冷却管74和泵体6之间通过蛇形管连接,有效的增大了散热面积,从而提高了散热效果。使用时水从储液腔11中流到工作腔12中,电子雾化片3对其进行雾化作业,同时臭氧发生器7产生臭氧,在工作腔12进行氧化反应,使其利用氧化作用破坏微生物膜的结构及还原有害物质,以实现杀菌净化作用,从而减少从水中扩散到空气中的致病因子。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功能加湿器,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上表面左侧螺接有储液瓶(2),所述壳体(1)的内腔左侧设有储水腔(11),且储液瓶(2)和储水腔(11)连通,所述壳体(1)的内腔中部设有工作腔(12),且储水腔(11)和工作腔(12)连通,所述工作腔(12)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电子雾化片(3),所述壳体(1)的内腔右侧下部设有元件腔(13),所述元件腔(13)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控制电路组件(4)和变压器(5),且控制电路组件(4)通过电导体分别与电子雾化片(3)和变压器(5)连接,所述壳体(1)的内腔右侧上部设有臭氧发生腔(14),所述臭氧发生腔(14)的内部固定安装有臭氧发生器(7),且臭氧发生器(7)通过电导体与控制电路组件(4)连接,所述壳体(1)的上表面右侧设有散热腔(15),且散热腔(15)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泵体(6);所述臭氧发生器(7)由外电极(71)、介电陶瓷管(72)、内电极(73)和冷却管(74)从外到内依次装套构成,且介电陶瓷管(72)和内电极(73)之间留有间隙形成气道(75),所述冷却管(74)通过管路与泵体(6)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加湿器,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上表面左
侧螺接有储液瓶(2),所述壳体(1)的内腔左侧设有储水腔(11),且储液瓶(2)
和储水腔(11)连通,所述壳体(1)的内腔中部设有工作腔(12),且储水腔(11)
和工作腔(12)连通,所述工作腔(12)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电子雾化片(3),所述壳
体(1)的内腔右侧下部设有元件腔(13),所述元件腔(13)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控制
电路组件(4)和变压器(5),且控制电路组件(4)通过电导体分别与电子雾化片(3)
和变压器(5)连接,所述壳体(1)的内腔右侧上部设有臭氧发生腔(14),所述臭
氧发生腔(14)的内部固定安装有臭氧发生器(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庆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理工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