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冲突检验方法以及计算机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3306767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7-10 02:03
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冲突检验方法,用于提高计算机系统的冲突检验效率。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方法包括:获取第一词语和第二词语;获取概念标识对应表;确定第一词语对应的第一概念标识与第二词语对应的第二概念标识;判断第一概念标识和第二概念标识是否互为反义,若是则确定第一词语和第二词语冲突。本发提供的方法能够大大减少冲突检验过程中的判断次数,节约大量的时间以及计算资源,提高冲突检验效率。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了相关的计算机系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设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冲突检验方法以及计算机系统
技术介绍
标签是互联网环境中用于描述特定资源的一个或多个词语的集合,标签的准确度直接影响到资源的个性化推荐、营销等互联网应用的效率。因此,提升标签的准确度具有重要的商业价值。然而在为资源打上标签的过程中,由于用户身份发生改变、人工标注不规范、机器标注不完善等各种原因,标签的准确度并不高,甚至标签中的词语会出现语义冲突。为了提升标签的准确度,现有技术中一般会对标签中的词语进行冲突检验,进而判定标签中是否存在语义冲突的词语。但是,现有技术中并没有提供足够高效的冲突检验方法。例如在判断“资深美女”与“购物狂人”之间是否存在冲突的时候,现有技术需要依次判断“资深美女”的每个同义词与“购物狂人”的每个同义词之间是否存在冲突。若“资深美女”有M个同义词,“购物狂人”有N个同义词,则判断的总次数为M×N。在M、N较大的时候,该冲突检验操作会花费较长的时间和较多的计算资源,检验效率非常低下。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冲突检验方法,用于提高计算机系统的冲突检验效率。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相关的计算机系统以及冲突检验装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冲突检验方法,其中,计算机系统获取待检验的第一词语和第二词语,并获取概念标识对应表。其中,概念标识对应表中记录了多个概念标识,以及每个概念标识对应的一个或多个词语,且一个概念标识对应的多个词语具有相同或相近的含义。计算机系统根据概念标识对应表中记录的内容,确定第一词语对应的第一概念标识,以及第二词语对应的第二概念标识,并判断第一概念标识和第二概念标识是否互为反义的概念标识,若是,则确定第一词语与第二词语冲突;若否,则确定第一词语和第二词语不冲突。可选的,计算机系统可以使用同义词词库来建立概念标识对应表。具体的,计算机系统可以通过同义词词库来获取多个同义词组,该同义词组中包括至少两个互为同义的词语。计算机系统为每个同义词词组设置对应的概念标识,并根据每个同义词组中的词语和每个同义词组对应的概念标识生成概念标识对应表。可选的,计算机系统可以根据该逻辑拓扑关系图来判断第一概念标识和第二概念标识是否互为反义。具体的,计算机系统获取逻辑关系拓扑图,该逻辑拓扑关系图用于描述概念之间的逻辑关系。在该逻辑拓扑关系图中,相邻的两个概念标识之间的逻辑拓扑关系可以为反义拓扑关系和非反义拓扑关系,非反义拓扑关系具体可以包括相关拓扑关系、上位拓扑关系或下位拓扑关系等。计算机系统确定在逻辑拓扑关系图中,第一概念标识和第二概念标识的拓扑通路中的反义拓扑关系的个数,若反义拓扑关系的个数为奇数,则确定第一概念标识和第二概念标识互为反义,若为偶数,则确定第一概念标识和第二概念标识不互为反义。可选的,计算机系统可以使用反义词词库在逻辑拓扑关系图中的概念标识之间建立反义拓扑关系。具体的,计算机系统可以读取并加载反义词词库,将反义词词库解析为反义词组,并在概念标识对应表中查找该反义词组中的词语对应的概念标识,然后在反义词组中词语对应的概念标识之间建立反义拓扑关系并存入逻辑拓扑关系图。可选的,计算机系统可以使用同义词词库在逻辑拓扑图中的概念标识之间建立上下位拓扑关系。具体的,计算机系统可以读取并加载同义词词库,将同义词词库解析为上下位词组,并在概念标识对应表中查找该上下位词组中的词语对应的概念标识,然后,计算机系统在上下位词组中词语对应的概念标识之间建立上下位拓扑关系并存入该逻辑拓扑关系图。可选的,计算机系统可以使用资源描述框架RDF作为编程框架。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系统,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和通信接口,通过调用存储器中的指令,该处理器用于执行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提供的冲突检验方法。本专利技术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冲突检验装置,包括词语获取模块和冲突判断模块,其中,词语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待检验的第一词语与第二词语。冲突判断模块用于:获取概念标识对应表,该概念标识对应表中记录了多个概念标识和每个概念标识对应的一个或多个词语;根据概念标识对应表,确定第一词语对应的第一概念标识,并确定第二词语对应的第二概念标识;判断第一概念标识与第二概念标识是否互为反义;若判断结果为是,则确定第一词语与第二词语冲突。可选的,冲突判断模块还用于:从同义词词库中获取多个同义词组,每个同义词组包括至少两个互为同义的词语;为每个同义词组设置对应的概念标识,并根据每个同义词组包括的词语和每个同义词组对应的概念标识生成概念标识对应表。可选的,冲突判断模块还用于:获取概念标识对应表中的概念标识之间的逻辑拓扑关系图,该逻辑拓扑关系图中,相邻的两个概念标识之间的逻辑拓扑关系包括:反义拓扑关系或非反义拓扑关系;在逻辑拓扑关系图中,判断第一概念标识与第二概念标识之间的反义拓扑关系的个数;若第一概念标识与第二概念标识之间的反义拓扑关系的个数为奇数,则确定第一概念标识与第二概念标识互为反义。可选的,冲突判断模块还用于:从反义词词库中获取反义词组,该反义词组中包括互为反义的第三词语和第四词语;根据概念标识对应表,确定第三词语对应的第三概念标识,以及第四词语对应的第四概念标识;在第三概念标识与第四概念标识之间建立反义拓扑关系并存入逻辑拓扑关系图。可选的,冲突判断模块还用于:从上下位词库中获取上下位词组,上下位词组中包括互为上下位的第五词语和第六词语;根据概念标识对应表,确定第五词语对应的第五概念标识,以及第六词语对应的第六概念标识;在第五概念标识和第六概念标识之间建立非反义拓扑关系并存入逻辑关系拓扑图。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冲突检验方法中,计算机系统通过判断待检验词语对应的概念标识是否互为反义的概念标识,来判断待检验的词语是否存在冲突。显而易见的,本实施例提供的冲突检验方法只需要进行一次判断操作,与现阶段的技术中进行M×N此检验操作相比,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法能够大大减少冲突检验过程中的判断次数,节约大量的时间以及计算资源,提高冲突检验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计算机系统一个实施例结构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冲突检验方法一个实施例流程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冲突检验装置一个实施例结构图。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冲突检验方法,用于提高对标签中的词语的冲突检验的效率。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相关的计算机系统,以下将分别进行描述。标签是互联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冲突检验方法,适用于计算机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获取待检验的第一词语与第二词语;获取概念标识对应表,所述概念标识对应表中记录了多个概念标识和每个概念标识对应的一个或多个词语;根据所述概念标识对应表,确定所述第一词语对应的第一概念标识,并确定所述第二词语对应的第二概念标识;判断所述第一概念标识与所述第二概念标识是否互为反义;若判断结果为是,则确定所述第一词语与所述第二词语冲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冲突检验方法,适用于计算机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待检验的第一词语与第二词语;
获取概念标识对应表,所述概念标识对应表中记录了多个概念标识和每
个概念标识对应的一个或多个词语;
根据所述概念标识对应表,确定所述第一词语对应的第一概念标识,并
确定所述第二词语对应的第二概念标识;
判断所述第一概念标识与所述第二概念标识是否互为反义;
若判断结果为是,则确定所述第一词语与所述第二词语冲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冲突检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概念标
识对应表包括:
从同义词词库中获取多个同义词组,每个同义词组包括至少两个互为同
义的词语;
为所述每个同义词组设置对应的概念标识,并根据所述每个同义词组包
括的词语和所述每个同义词组对应的概念标识生成所述概念标识对应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冲突检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所
述第一概念标识与所述第二概念标识是否互为反义包括:
获取所述概念标识对应表中的概念标识之间的逻辑拓扑关系图,所述逻
辑拓扑关系图中,相邻的两个概念标识之间的逻辑拓扑关系包括:反义拓扑
关系或非反义拓扑关系;
在所述逻辑拓扑关系图中,判断所述第一概念标识与所述第二概念标识
之间的反义拓扑关系的个数;
若所述第一概念标识与所述第二概念标识之间的反义拓扑关系的个数为
奇数,则确定所述第一概念标识与所述第二概念标识互为反义。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冲突检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所述概
念标识对应表中的概念标识之间的逻辑拓扑关系图包括:
从反义词词库中获取反义词组,所述反义词组中包括互为反义的第三词
语和第四词语;
根据所述概念标识对应表,确定所述第三词语对应的第三概念标识,以
及所述第四词语对应的第四概念标识;
在所述第三概念标识与所述第四概念标识之间建立反义拓扑关系并存入
所述逻辑拓扑关系图。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冲突检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所
述概念标识对应表中的概念标识之间的逻辑拓扑关系图包括:
从上下位词库中获取上下位词组,上下位词组中包括互为上下位的第五
词语和第六词语;
根据所述概念标识对应表,确定所述第五词语对应的第五概念标识,以
及所述第六词语对应的第六概念标识;
在所述第五概念标识和所述第六概念标识之间建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志宏钟伟才季振峰
申请(专利权)人: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