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马建专利>正文

一种治疗直肠癌的外用药物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3305215 阅读:1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7-10 00:1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治疗直肠癌的外用药物及其制备方法,该外用药物包含以下重量份数的成分:茯苓5‑10、青皮3‑5、藁本4‑6、藤梨根8-12、补骨脂2‑5、白芍5‑8、新疆阿魏3‑5、三棱3‑5、断肠草5‑8、喜树4‑6、黑枸杞3‑5、瓜蒂5‑8、诃子2‑5、虎掌4‑6、浙贝5‑10、无花果5‑8、马钱子1‑2、丹参2‑5、木瓜3‑5、姜黄3‑5、甘草提取物3‑5、金银花提取物4‑6、大蒜提取物1‑3。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了该外用药物的制备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治疗直肠癌的外用药物能起到预防肿瘤,抑制癌细胞生长进而杀灭癌细胞的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医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直肠癌的外用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直肠癌是指从齿状线至直肠乙状结肠交界处之间的癌,是消化道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直肠癌位置低,容易被直肠指诊及乙状结肠镜诊断。但因其位置深入盆腔,解剖关系复杂,手术不易彻底,术后复发率高。中下段直肠癌与肛管括约肌接近,手术时很难保留肛门及其功能是手术的一个难题,也是手术方法上争论最多的一种疾病。我国直肠癌发病年龄中位数在45岁左右。青年人发病率有升高的趋势。直肠癌的病因目前仍不十分清楚,目前,常规医院治疗直肠癌大多采用西医方案,西医治疗直肠癌是以手术、放疗、化疗为首选。手术虽然快捷的将肿瘤切除,但还有残癌、并且对于全身治疗与机体防御反应的提高毫无作用,手术复发率高。专利CN103272123A公开了一种治疗直肠癌的中草药制剂,其各原料药的重量份数为:虫草8.95~9.05份、蟾酥0.03~0.08份、苦参14.95~15.05份、山慈菇9.95~10.5份、鸦胆子1.05~2.05份、紫草11.05~12.05份、白花蛇舌草49.95~50.05份、半枝莲49.95~50.05份、黄柏19.95~20.05份、雄黄0.25~0.35份、芒硝17.95~18.05份和甘草14.95~15.05份。其配方合理,并且配伍而成的中草药制剂无毒副作用,可使癌变组织逐渐与直肠壁分离,并排出体外,并且其制备方法简单,生产成本低廉,其治疗效果明显优于现有治疗药物;治疗的适应范围广。专利CN103550670A公开了一种治疗直肠癌的中药蜜丸及制备方法,属中药领域。它是由以下重量的原料制成:知母15克、黄柏15克、薏苡仁15克、白术10克、茯苓10克、当归10克、延胡索10克、乌药10克、桃仁10克、红花6克、砂仁6克、炙甘草6克、吴茱萸6克、五味子6克。制备方法包括干燥-打粉、炼蜜、、合药、、制丸、、包装几个步骤。本专利技术能够起到行气止痛、健脾燥湿、滋阴补肾、温中祛寒的作用,具有疗效好,用药安全,经济可靠等优点。专利CN104083711A一种治疗直肠癌的中药制剂,其原料是;桃仁10份、红花10份、当归12份、石见穿30份、莪术15份、甲珠15份、大黄6份、半枝莲30份、白花蛇舌草30份。所述中药制剂制备方法:称取原料桃仁10份、红花10份、当归12份、石见穿30份、莪术15份、甲珠15份、大黄6份、半枝莲30份、白花蛇舌草30份分别制成饮片,经过高压锅蒸煮杀菌30-60分钟,晾干,获得无菌原材料;所获得的无菌原材料制成中药制剂。所述中药制剂具有清热解毒、软坚散结、消肿抗癌的中药制剂,用于治疗直肠癌。直肠癌的病因目前仍不十分清楚,其发病与社会环境、饮食习惯、遗传因素等有关。直肠癌的病因目前仍不十分清楚,其发病与社会环境、饮食习惯、遗传因素等有关。上述专利所公开的治疗直肠癌的药物各具优点,但在药物吸收和疗效方面难以达到很好的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治疗直肠癌的外用药物及其制备方法,该药物用于治疗直肠癌,其吸收效果好,疗效好。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治疗直肠癌的外用药物,包含以下重量份数的成分:茯苓5-10、青皮3-5、藁本4-6、藤梨根8-12、补骨脂2-5、白芍5-8、新疆阿魏3-5、三棱3-5、断肠草5-8、喜树4-6、黑枸杞3-5、瓜蒂5-8、诃子2-5、虎掌4-6、浙贝5-10、无花果5-8、马钱子1-2、丹参2-5、木瓜3-5、姜黄3-5、甘草提取物3-5、金银花提取物4-6、大蒜提取物1-3。优选的,治疗直肠癌的外用药物,包含以下重量份数的成分:茯苓8、青皮4、藁本5、藤梨根10、补骨脂3、白芍6、新疆阿魏5、三棱4、断肠草7、喜树5、黑枸杞4、瓜蒂7、诃子3、虎掌5、浙贝8、无花果6、马钱子1、丹参4、木瓜4、姜黄4、甘草提取物4、金银花提取物5、大蒜提取物2。优选的,所述治疗直肠癌的外用药物还包含以下辅助材料:水100-110份、甘油4-5份、黄原胶1-1.5份、羟基乙酸0.1-0.5份、植物油1-1.5份、动物油0.5-1份、乳化剂5-6份、聚山梨醇酯-200.5-1份、三乙醇胺0.5-1份、聚二甲基硅氧烷0.5-1份、胆甾醇0.5-1份和饴糖1-2份。一种治疗直肠癌的外用药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称取以下重量份数的成分:茯苓5-10、青皮3-5、藁本4-6、藤梨根8-12、补骨脂2-5、白芍5-8、新疆阿魏3-5、三棱3-5、断肠草5-8、喜树4-6、黑枸杞3-5、瓜蒂5-8、诃子2-5、虎掌4-6、浙贝5-10、无花果5-8、马钱子1-2、丹参2-5、木瓜3-5和姜黄3-5;加入上述中药总重量的4-5倍的水,煎煮100-150min,过滤,得滤液,药渣备用;(2)向步骤(1)中得到的药渣,加入4-5倍的乙醇溶液,煎煮120-160min,过滤得滤液,药渣备用;(3)将步骤(2)中得到的滤液加热至80-90℃,回收乙醇并得到滤液;(4)向步骤(2)中得到的药渣,加入4-5倍的乙酸溶液,煎煮50-70min,过滤得滤液;(5)合并步骤(1)、步骤(3)和步骤(4)中的滤液,加入甘草提取物3-5份、金银花提取物4-6份和大蒜提取物1-3份,40-50℃加热搅拌至混合液的质量为所有中药总质量的1.5-2倍;(6)取水100-110份、甘油4-5份、黄原胶1-1.5份和羟基乙酸0.1-0.5份,预先溶解后,混合加热至80℃,灭菌;(7)取植物油1-1.5份、动物油0.5-1份、乳化剂5-6份、聚山梨醇酯-200.5-1份、三乙醇胺0.5-1份、聚二甲基硅氧烷0.5-1份和胆甾醇0.5-1份,混合加热至80℃;(8)将步骤(6)所得溶液与步骤(7)所得溶液混合并搅拌均匀,降温至40-50℃,加入饴糖1-2份,搅拌均匀,保温20-25min;(9)将步骤(5)和步骤(8)的溶液混合,继续搅拌,降温至室温停止搅拌;(10)将步骤(9)所得溶液静置,检验,灌装,即得成品。优选的,所述步骤(1)中的中药加入4-5倍的水后,先在室温下浸泡20-25min,然后再于80-90℃下煎煮100-150min。优选的,所述步骤(2)中加入乙醇溶液的浓度为50-60%,煎煮温度为60-70℃。优选的,所述步骤(4)中乙酸溶液的浓度为15-18%,煎煮温度为40-50℃。优选的,所述步骤(5)中,先待步骤(1)和步骤(3)中得到的滤液降至40-50℃后,再与步骤(4)中得到的滤液合并。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的“断肠草”,又名钩吻,意指马钱科植物断肠草Ge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治疗直肠癌的外用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治疗直肠癌的外用药物包含以下重量份数的成分:茯苓 5‑10、青皮3‑5、藁本4‑6、藤梨根8-12、补骨脂2‑5、白芍5‑8、新疆阿魏3‑5、三棱3‑5、断肠草5‑8、喜树4‑6、黑枸杞3‑5、瓜蒂5‑8、诃子2‑5、虎掌4‑6、浙贝5‑10、无花果5‑8、马钱子1‑2、丹参2‑5、木瓜3‑5、姜黄3‑5、甘草提取物3‑5、金银花提取物4‑6、大蒜提取物1‑3。

【技术特征摘要】
2015.05.11 CN 20151023488181.一种治疗直肠癌的外用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治疗直肠癌的外用药物包含以下重
量份数的成分:
茯苓5-10、青皮3-5、藁本4-6、藤梨根8-12、补骨脂2-5、白芍5-8、新疆阿魏3-5、三棱
3-5、断肠草5-8、喜树4-6、黑枸杞3-5、瓜蒂5-8、诃子2-5、虎掌4-6、浙贝5-10、无花果5-8、马
钱子1-2、丹参2-5、木瓜3-5、姜黄3-5、甘草提取物3-5、金银花提取物4-6、大蒜提取物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直肠癌的外用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治疗直肠癌的
外用药物包含以下重量份数的成分:
茯苓8、青皮4、藁本5、藤梨根10、补骨脂3、白芍6、新疆阿魏5、三棱4、断肠草7、喜树5、黑
枸杞4、瓜蒂7、诃子3、虎掌5、浙贝8、无花果6、马钱子1、丹参4、木瓜4、姜黄4、甘草提取物4、
金银花提取物5、大蒜提取物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直肠癌的外用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治疗直肠癌的
外用药物还包含以下辅助材料:
水100-110份、甘油4-5份、黄原胶1-1.5份、羟基乙酸0.1-0.5份、植物油1-1.5份、动物
油0.5-1份、乳化剂5-6份、聚山梨醇酯-200.5-1份、三乙醇胺0.5-1份、聚二甲基硅氧烷
0.5-1份、胆甾醇0.5-1份和饴糖1-2份。
4.一种治疗直肠癌的外用药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称取以下重量份数的成分:茯苓5-10、青皮3-5、藁本4-6、藤梨根8-12、补骨脂2-
5、白芍5-8、新疆阿魏3-5、三棱3-5、断肠草5-8、喜树4-6、黑枸杞3-5、瓜蒂5-8、诃子2-5、虎
掌4-6、浙贝5-10、无花果5-8、马钱子1-2、丹参2-5、木瓜3-5和姜黄3-5;加入上述中药总重
量的4-5倍的水,煎煮100-150min,过滤,得滤液,药渣备用;
(2)向步骤(1)中得到的药渣,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建
申请(专利权)人:马建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