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硅藻检验样品盒。包括(1)扫描电镜样品座,表面覆盖有导电胶。(2)样品内盒,采用翻盖式或套接式设计,内盒内有孔位,每个孔位可固定放置一个扫描电镜样品座。(3)样品内盒底座,具有4‑8个孔位,每个孔位可放置一个样品内盒。(4)样品外盒,表面附有样品信息栏。(5)密封性薄膜外包装。(6)防揭标签。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计合理、使用方便、实用性强,在法医学硅藻检验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其亦可用于存放硅藻生态学研究、硅藻分类学研究等其它领域中的滤膜样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法医学硅藻检验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适用于硅藻检验的样品盒。
技术介绍
水中腐败尸体的死因鉴定是世界公认的法医学难题,硅藻检验被公认为最佳方法(“金标准”),然而传统硅藻检验方法存在灵敏度低、易污染、步骤繁琐、检验效率低等不足,易产生假阴性和假阳性问题,导致硅藻检验价值受质疑。本专利申请人自2007年起先后在广州市、公安部资助下开展硅藻检验新技术研究,成功研发出微波消解-真空抽滤-扫描电镜观察联用的法医学硅藻检验新技术,与传统硅藻检验方法相比,采用该技术的硅藻检验方法具有准确、高效、灵敏、防污染、操作简便、环保等优点,在水中腐败尸体溺死诊断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该成果获2015年公安部科学技术奖一等奖。然而在应用该技术进行硅藻检验时存在以下问题:硅藻检验包括微波消解、真空抽滤、扫描电镜观察三个步骤,在完成前两个步骤即样品消解、真空抽滤后,缺乏能适应扫描电镜观察、样品储存和复检需要,简单而有效的样品储存专门装置。目前全国应用该技术的法医学硅藻检验实验室大多采用本专利申请人研发的简易型装置,其包括单样品储存塑料盒、不锈钢片(被裁减至适合承载滤膜的尺寸,使用时贴于扫描电镜样品座上)、碳导电胶带、钉形扫描电镜样品座及其支撑座。使用时,将钉形扫描电镜样品座固定于其支撑座上,采用导电胶带将不锈钢片与钉形扫描电镜样品座粘合一起,再将碳导电胶带剪裁至合适尺寸,贴于不锈钢片上,然后用镊子将抽滤后载有硅藻的滤膜粘于导电胶带上(载有硅藻的一面朝上),钉形扫描电镜样品座经镀膜导电处理后置于翻盖式样品盒内;进行扫描电镜检测时,则用镊子将钉形扫描电镜样品座从样品盒内取出置于扫描电镜样品室内。该简易型装置可基本满足硅藻样品储存的需要,但存在不足,具体包括:(1)步骤多,操作较繁琐;(2)所采用的样品盒无法固定钉形扫描电镜样品座,样品座以斜卧方式置于样品盒内,移动样品盒时,易造成样品座挪动,导致滤膜上的硅藻损失;(3)所采用的样品盒为单样品储存塑料盒,而通常一宗案件需检验的样品在4个以上,因此需使用多个样品盒,由此造成样品管理上的不便。(4)钉形扫描电镜样品座的支撑座重复使用,存在交叉污染的风险。(5)钉形扫描电镜样品座只适用于特定型号扫描电镜分析。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简易型硅藻样品盒的不足,提供一种操作简便、防损失、防污染、满足多样品存储要求的硅藻检验样品盒。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硅藻检验样品盒,包括若干个带有盖子的样品内盒以及用于放置样品内盒的底座;样品内盒内设有扫描电镜样品座,扫描电镜样品座表面设有导电胶。作为优选的,在上述硅藻检验样品盒中,所述扫描电镜样品座为钉形或圆柱形样品座,其直径为12mm-35mm。作为优选的,在上述硅藻检验样品盒中,所述带有盖子的样品内盒采用圆柱形设计,采用翻盖式或套接式设计;采用翻盖式设计时,盖子与内盒主题连于一体,上盖设有凸缘,以方便将其打开或扣紧;采用套接式设计时,盖子和内盒主体独立,二者通过套接方式连接。作为优选的,所述样品内盒的底部设有用于固定放置一个钉形或圆柱形扫描电镜样品座的孔位。作为优选的,在上述硅藻检验样品盒中,所述带有盖子的样品内盒的内径30mm-50mm,外径32mm-52mm,高25mm-40mm;作为优选的,在上述硅藻检验样品盒中,样品内盒的数量为4-8个,底座上设置相应数量的盒位用于放置样品内盒。作为优选的,在上述硅藻检验样品盒中,还设有用于盛放样品内盒及底座的样品外盒,所述样品外盒上印有样品信息栏(包括案件编号,样品名称,制样时间,制样人姓名、分析时间、分析者姓名等)。样品外盒上设有用于了解样品处理状态、防止样品被人为破坏的防揭标签。样品外盒的外表面还设有密封性薄膜外包装,用于封装样品外盒,防止样品盒被污染。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步骤少,操作简便。硅藻检验中,在完成消解、抽滤过程后,将滤膜直接粘于样品内盒中的扫描电镜样品座上的导电胶上,滤膜(连同样品座)经镀膜导电处理后,将其(连同样品座)放入样品内盒,扣紧盖,再将样品内盒置于样品外盒中。样品可于样品外盒内长期保存。(2)硅藻损失少。扫描电镜样品座被固定于样品盒内,移动样品盒时,滤膜相对位置固定,因移动样品盒造成的硅藻损失大大减少。(3)样品管理方便、合理。所采用的样品盒可放置4-8个样品,一宗案件中的物证样品(通常为4-6个)可集中放置于一个样品盒内,样品盒上附有样品信息和防揭标签,方便样品管理,防止样品被人为破坏,保护证据链的完整性。(4)防污染。样品盒所有材料均一次性使用,每个样品均被放置于独立的样品内盒中,未使用的样品外盒采用塑料薄膜包装,使用后样品外盒贴有防揭标签,有效地防止污染发生。(5)适用范围广。采用钉形或圆柱形样品座,可适用于目前市场上所有型号扫描电镜分析。附图说明图1为硅藻检验样品盒正面示意图。图2为硅藻检验样品盒A-A剖面示意图。图3为硅藻检验样品盒侧面示意图。图4为带有盖子的样品内盒的翻盖式结构示意图。图5为钉形扫描电镜样品座与样品盒的配合结构示意图。图6为带有盖子的样品内盒的套接式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6所示,一种硅藻检验样品盒,包括若干个带有盖子11的样品内盒1以及用于放置样品内盒的底座2;样品内盒1内设有扫描电镜样品座3,扫描电镜样品座3表面设有导电胶4。所述扫描电镜样品座3可以为钉形或圆柱形样品座,材质为铝或铜,其直径为12mm-35mm。所述导电胶的基质材料可以为碳、铜或银。进一步的,所述带有盖子的样品内盒1采用圆柱形设计,采用翻盖式或套接式设计;采用翻盖式设计时,盖子与内盒主体连于一体,上盖设有凸缘,以方便将其打开或扣紧;采用套接式设计时,盖子和内盒主体独立,二者通过套接方式连接。如图4和6所示。进一步的,所述样品内盒1的底部设有用于固定放置一个钉形或圆柱形扫描电镜样品座的孔位12,如图5所示。进一步的,所述带有盖子的样品内盒1的内径30mm-50mm,外径32mm-52mm,高25mm-40mm;材质为透明高分子聚合物材料。进一步的,样品内盒1的数量为4-8个,底座上设置相应数量的孔位用于放置样品内盒。如图1所示,样品内盒1的数量是6个。进一步的,还设有用于盛放样品内盒及底座的样品外盒;所述样品外盒上印有样品信息栏,包括案件编号、样品名称、制样时间、制样人姓名、分析时间或分析者姓名;样品外盒上设有防揭标签。样品外盒的外表面还设有密封性薄膜外包装;工作时,具体操作步骤如下:(1)取出样品内盒:撕去上述硅藻样品盒表面的密封性薄膜外包装,打开样品外盒并从中取出样品内盒1。(2)粘贴滤膜:打开样品内盒盖11,用镊子夹取真空抽滤装置上的滤膜,将其平整地粘贴于样品内盒中的扫描电镜样品座表面的导电胶4上,(3)滤膜导电处理:将滤膜(连同样品座)放入真空镀膜仪(或离子溅射仪)内进行镀膜(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硅藻检验样品盒,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个带有盖子(11)的样品内盒(1)以及用于放置样品内盒的底座(2);样品内盒(1)内设有扫描电镜样品座(3),扫描电镜样品座(3)表面设有导电胶(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硅藻检验样品盒,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个带有盖子(11)的样品内盒(1)以及用于放置样品内盒的底座(2);样品内盒(1)内设有扫描电镜样品座(3),扫描电镜样品座(3)表面设有导电胶(4)。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硅藻检验样品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扫描电镜样品座(3)为钉形或圆柱形样品座,其直径为12mm-35mm。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硅藻检验样品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带有盖子的样品内盒(1)采用圆柱形设计,采用翻盖式或套接式设计;采用翻盖式设计时,盖子与内盒主题连于一体,上盖设有凸缘,以方便将其打开或扣紧;采用套接式设计时,盖子和内盒主体独立,二者通过套接方式连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硅藻检验样品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样品内盒(1)的底部设有用于固定放置一个钉形或圆柱形扫描电镜样品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超,胡孙林,温锦锋,赵建,林贤文,郭秀丽,陈菊华,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市刑事科学技术研究所,广州益典实验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