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鱼缸物理过滤器,包括鱼缸、潜水泵、抽水管、过滤仓、水位传感器、过滤纸、第一滑轮、第二滑轮、第三滑轮、第四滑轮、卷纸电机、下水管、滤纸仓、废纸仓;潜水泵设在鱼缸内,潜水泵连抽水管,下水管连过滤仓,滤纸仓及废纸仓设在过滤仓下方,卷纸电机、第四滑轮设在废纸仓内;水位传感器、第一滑轮、第二滑轮、第三滑轮设在过滤仓内,过滤纸从滤纸仓内引出并绕过第一滑轮、第二滑轮、第三滑轮及第四滑轮并连卷纸电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无需经常清洗滤棉、滤袋等传统过滤材料,减轻饲养者的体力劳动,使养鱼变得更轻松,过滤出来的污物是和鱼缸水干湿分离的,避免产生二次污染,水质更好,减少换水次数,保护珍贵的水资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鱼缸水质处理装置,尤其涉及一种新型鱼缸物理过滤器。
技术介绍
现有鱼缸过滤一般采用滤棉或者是滤袋来进行物理过滤,缺点是经常堵塞,并且鱼粪便和食物残渣等有机物一直和鱼缸水接触,从而对水进行二次污染。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提供一种新型鱼缸物理过滤器,减少饲养者精力消耗,减轻蛋白质分离器和生物硝化系统的负担;避免水质的二次污染,使饲养养观赏鱼变得更轻松更容易。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鱼缸物理过滤器,包括鱼缸、潜水泵、抽水管、过滤仓、水位传感器、过滤纸、第一滑轮、第二滑轮、第三滑轮、第四滑轮、卷纸电机、下水管、滤纸仓、废纸仓及控制单片机;所述的潜水泵设置在所述的鱼缸内,位于所述的鱼缸的底部;所述的潜水泵与所述的抽水管的一端连接;所述的过滤仓的顶部及底部分别设有开口,所述的抽水管的另一端向上延伸至所述的过滤仓的顶部开口上方,所述的下水管的上端与所述的过滤仓的底部开口处连接,所述的下水管的下端向下延伸到所述的鱼缸的上方;所述的滤纸仓及废纸仓分别设置在所述的过滤仓的下方,分别位于所述的下水管的两侧,所述的过滤纸呈卷筒状设置在所述的滤纸仓内,所述的卷纸电机设置在所述的废纸仓内;所述的水位传感器设置在所述的过滤仓内,位于所述的过滤仓的中部;所述的第一滑轮设置在所述的过滤仓的一侧内壁上,位于所述的过滤仓的上部,所述的第二滑轮设置在所述的过滤仓的中部,位于所述的过滤仓的下部,所述的第三滑轮设置在所述的过滤仓的另一侧内壁上,位于所述的过滤仓的上部,所述的第四滑轮设置在所述的废纸仓的内壁上,所述的过滤纸从所述的滤纸仓内引出,并依次绕过第一滑轮、第二滑轮、第三滑轮及第四滑轮,最后连接在所述的卷纸电机上;所述的卷纸电机通过所述的控制单片机与所述的水位传感器连接。上述的新型鱼缸物理过滤器,其中,所述的过滤仓内设有溢流口,所述的溢流口水平设置在所述的过滤仓的上端中部,位于所述的过滤仓的上端开口的下方。上述的新型鱼缸物理过滤器,其中,所述的过滤仓内设有支撑杆,所述的支撑杆与所述的溢流口垂直连接成“T”形结构,所述的水位传感器通过所述的支撑杆设置在所述的过滤仓内。上述的新型鱼缸物理过滤器,其中,所述的第二滑轮设置在所述的支撑杆的底部,使所述的过滤纸在所述的过滤仓内形成“V”形结构。上述的新型鱼缸物理过滤器,其中,所述的过滤纸上均匀分布有多个微米级过滤孔。本技术无需经常清洗滤棉、滤袋等传统过滤材料,从而减轻饲养者的体力劳动,使养鱼变得更轻松,并且过滤出来的污物是和鱼缸水干湿分离的,避免产生二次污染,使水质更好,从而减少换水次数,更好的保护珍贵的水资源。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新型鱼缸物理过滤器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实施例。请参见附图1所示,一种新型鱼缸物理过滤器,包括鱼缸1、潜水泵2、抽水管3、过滤仓4、水位传感器5、过滤纸6、第一滑轮7、第二滑轮8、第三滑轮9、第四滑轮10、卷纸电机11、下水管12、滤纸仓13、废纸仓14及控制单片机;所述的潜水泵2设置在所述的鱼缸1内,位于所述的鱼缸1的底部;所述的潜水泵2与所述的抽水管3的一端连接;所述的过滤仓4的顶部及底部分别设有开口,所述的抽水管3的另一端向上延伸至所述的过滤仓4的顶部开口上方,所述的下水管12的上端与所述的过滤仓4的底部开口处连接,所述的下水管12的下端向下延伸到所述的鱼缸1的上方;所述的滤纸仓13及废纸仓14分别设置在所述的过滤仓4的下方,分别位于所述的下水管12的两侧,所述的过滤纸6呈卷筒状设置在所述的滤纸仓13内,所述的卷纸电机11设置在所述的废纸仓14内;所述的水位传感器5设置在所述的过滤仓4内,位于所述的过滤仓4的中部;所述的第一滑轮7设置在所述的过滤仓4的一侧内壁上,位于所述的过滤仓4的上部,所述的第二滑轮8设置在所述的过滤仓4的中部,位于所述的过滤仓4的下部,所述的第三滑轮9设置在所述的过滤仓4的另一侧内壁上,位于所述的过滤仓4的上部,所述的第四滑轮10设置在所述的废纸仓14的内壁上,所述的过滤纸6从所述的滤纸仓13内引出,并依次绕过第一滑轮7、第二滑轮8、第三滑轮9及第四滑轮10,最后连接在所述的卷纸电机11上;所述的卷纸电机11通过所述的控制单片机与所述的水位传感器5连接。所述的过滤仓4内设有溢流口15,所述的溢流口15水平设置在所述的过滤仓4的上端中部,位于所述的过滤仓4的上端开口的下方,可起到溢流的作用。所述的过滤仓4内设有支撑杆16,所述的支撑杆16与所述的溢流口15垂直连接成“T”形结构,所述的水位传感器5通过所述的支撑杆16设置在所述的过滤仓4内,可通过支撑杆16控制水位传感器5的高度,便于控制警戒水位。所述的第二滑轮8设置在所述的支撑杆16的底部,使所述的过滤纸6在所述的过滤仓4内形成“V”形结构,在过滤纸6的上部为脏水,过滤纸6的下部为过滤后的清水,并通过下水管12流入鱼缸1内。所述的过滤纸6上均匀分布有多个微米级过滤孔。当鱼缸1的下水经过过滤仓4,里面的过滤纸6将有机物拦截下来,随着时间的推移过滤纸6上的微米级过滤孔被有机物逐步堵塞,此时水流透过过滤纸6的速度会减缓,因此水位会逐渐上升,触发水位传感器5。此时水位传感器5发出信号给控制单片机,控制废纸仓14内的卷纸电机11开始工作,把被堵塞掉的过滤纸6卷进废纸仓14,同时带动滤纸仓13内的新滤纸到工作位。此时水位下降,触发水位传感器5,控制单片机发出停止工作信号,卷纸电机11停止工作完成一个循环。周而复始直到过滤纸6用完。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内”、“底部”、“一端”、“顶部”、“上方”、“上”、“上端”、“下端”、“下”、“下方”、“两侧”、“中部”、“上部”、“下部”、“垂直”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连接”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综上所述,本技术无需经常清洗滤棉、滤袋等传统过滤材料,从而减轻饲养者的体力劳动,使养鱼变得更轻松,并且过滤出来的污物是和鱼缸水干湿分离的,避免产生二次污染,使水质更好,从而减少换水次数,更好的保护珍贵的水资源。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技术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技术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附属在其他相关产品的
,均同理包括在本技术的专利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鱼缸物理过滤器,其特征在于:包括鱼缸、潜水泵、抽水管、过滤仓、水位传感器、过滤纸、第一滑轮、第二滑轮、第三滑轮、第四滑轮、卷纸电机、下水管、滤纸仓、废纸仓及控制单片机;所述的潜水泵设置在所述的鱼缸内,位于所述的鱼缸的底部;所述的潜水泵与所述的抽水管的一端连接;所述的过滤仓的顶部及底部分别设有开口,所述的抽水管的另一端向上延伸至所述的过滤仓的顶部开口上方,所述的下水管的上端与所述的过滤仓的底部开口处连接,所述的下水管的下端向下延伸到所述的鱼缸的上方;所述的滤纸仓及废纸仓分别设置在所述的过滤仓的下方,分别位于所述的下水管的两侧,所述的过滤纸呈卷筒状设置在所述的滤纸仓内,所述的卷纸电机设置在所述的废纸仓内;所述的水位传感器设置在所述的过滤仓内,位于所述的过滤仓的中部;所述的第一滑轮设置在所述的过滤仓的一侧内壁上,位于所述的过滤仓的上部,所述的第二滑轮设置在所述的过滤仓的中部,位于所述的过滤仓的下部,所述的第三滑轮设置在所述的过滤仓的另一侧内壁上,位于所述的过滤仓的上部,所述的第四滑轮设置在所述的废纸仓的内壁上,所述的过滤纸从所述的滤纸仓内引出,并依次绕过第一滑轮、第二滑轮、第三滑轮及第四滑轮,最后连接在所述的卷纸电机上;所述的卷纸电机通过所述的控制单片机与所述的水位传感器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鱼缸物理过滤器,其特征在于:包括鱼缸、潜水泵、抽水管、过滤仓、水位传感器、过滤纸、第一滑轮、第二滑轮、第三滑轮、第四滑轮、卷纸电机、下水管、滤纸仓、废纸仓及控制单片机;所述的潜水泵设置在所述的鱼缸内,位于所述的鱼缸的底部;所述的潜水泵与所述的抽水管的一端连接;所述的过滤仓的顶部及底部分别设有开口,所述的抽水管的另一端向上延伸至所述的过滤仓的顶部开口上方,所述的下水管的上端与所述的过滤仓的底部开口处连接,所述的下水管的下端向下延伸到所述的鱼缸的上方;所述的滤纸仓及废纸仓分别设置在所述的过滤仓的下方,分别位于所述的下水管的两侧,所述的过滤纸呈卷筒状设置在所述的滤纸仓内,所述的卷纸电机设置在所述的废纸仓内;所述的水位传感器设置在所述的过滤仓内,位于所述的过滤仓的中部;所述的第一滑轮设置在所述的过滤仓的一侧内壁上,位于所述的过滤仓的上部,所述的第二滑轮设置在所述的过滤仓的中部,位于所述的过滤仓的下部,所述的第三滑轮设置在所述的过滤仓的另一侧内壁上,位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勇,
申请(专利权)人:杨勇,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