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斌琳专利>正文

一种便携式人体静电消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3302747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7-09 19: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携式人体静电消除装置,包括用于人体静电导入的导电载体、静电释放模块、储能模块及控制模块,所述静电释放模块的输入端与所述导电载体相连,其输出端与所述储能模块相连,所述控制模块控制所述静电释放模块和储能模块工作。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便于携带或集成于其他与人体保持接触的设备,无需人体接地即可解决消除人体静电的问题,避免了生活中人体静电所带来的危害,方便了人们的生活,同时也实现了静电能源的有效合理利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静电消除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便携式人体静电消除装置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人体会产生静电,静电电压往往都在几千伏甚至十几万伏,电压非常高,对工业生产、电子产品以及人身体健康的危害都非常大,并且静电无处不在。工业生产中,静电现象不仅会影响产品的生产及检测质量,还会存在安全隐患;对于电子产品而言,静电的瞬时高压可能会造成电子元件失效,或者是对电子元件的参数造成改变,缩短电子元件的使用寿命;对于人体而言,持久的静电可以导致许多疾病或者是加重病情,过高的静电还常常使人焦躁不安、头痛、胸闷、呼吸困难、咳嗽等。针对如何消除静电的问题,目前大多数是采用人体直接接地或者间接接地的方式来实现静电电荷的泄放,然而在生活中,人们经常会忘记去有意识的与大地接触,使得静电电荷一直聚集在身体上,这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很多不便。另外,静电本身也是一种能源,目前并没有得到有效的合理利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携式人体静电消除装置,其无需人体接地即可解决消除人体静电的问题,避免了生活中人体静电所带来的危害,方便了人们的生活,同时也实现了静电能源的有效合理利用。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便携式人体静电消除装置,包括用于人体静电导入的导电载体、静电释放模块、储能模块及控制模块,所述静电释放模块的输入端与所述导电载体相连,其输出端与所述储能模块相连,所述控制模块控制所述静电释放模块和储能模块工作。优选地,所述静电释放模块包括依次串联的限流电阻、单向二极管、整流降压电路及稳压电路,所述限流电阻连接所述导电载体,所述稳压电路连接所述储能模块,所述控制模块对所述整流降压电路和稳压电路进行控制。优选地,所述静电释放模块还包括一储能电容和齐纳二极管,所述储能电容和齐纳二极管串联接入所述单向二极管与整流降压电路之间。优选地,所述储能模块包括电池和电池管理芯片,所述电池管理芯片连接所述控制模块。进一步地,其还包括与所述电池并联的电能消耗模块,所述电能消耗模块包括彼此串联的发光二极管和电子开关,所述控制模块对所述电子开关进行控制。优选地,所述电子开关采用晶闸管。优选地,所述导电载体上设有导电凸点。优选地,所述控制模块采用单片机。进一步地,其还包括泄电按钮,所述泄电按钮连接所述控制模块。进一步地,其还包括蜂鸣器,所述控制模块对蜂鸣器进行控制。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技术与
技术介绍
相比,具有如下优点:本技术结构简单,便于携带或集成于其他与人体保持接触的设备,无需人体接地即可解决消除人体静电的问题,避免了生活中人体静电所带来的危害,方便了人们的生活,同时也实现了静电能源的有效合理利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实施例一请参阅图1,本技术公开了一种便携式人体静电消除装置,包括导电载体1、静电释放模块2、储能模块3、电能消耗模块4及控制模块5,其中:参考图1所示,导电载体1用于人体静电的导入,收集人体静电电荷,在使用时导电载体1与人体皮肤直接接触。在本实施例中,导电载体1上设有导电凸点,这样可以增加导电载体1与人体皮肤的接触面积,保证导电载体1与人体皮肤的充分接触。导电载体1的材质可以是金属、带导电纤维的橡胶、导电硅胶等,只要能够实现静电电荷的传导即可,本技术对导电载体1的材质不做具体限定。静电释放模块2包括依次串联的限流电阻、单向二极管、储能电容、齐纳二极管、整流降压电路及稳压电路,限流电阻连接导电载体1,控制模块5对整流降压电路和稳压电路进行控制。通过设置限流电阻,可以降低人体静电释放过程中产生的电流,消除静电释放过程中人体的不适感;通过设置单向二极管可以防止电荷回流。为了防止电荷回流,也可以采用光电耦合器代替单向二极管。储能模块3包括电池和电池管理芯片,电池管理芯片连接控制模块5。在本实施例中,电池采用纽扣电池。电能消耗模块4与电池并联,其包括包括彼此串联的发光二极管和电子开关,控制模块5对电子开关进行控制。在本实施例中,电子开关采用晶闸管。发光二极管的功率和数量可根据电池电量泄放速度、照明亮度等实际需求进行选择。在本实施例中,控制模块5采用单片机。本技术加工时,各电路部分可采用分立的电子元件焊接在一块电路板上。为了减小装置的体积,实现微型化,各电子元件也可集成于一个芯片上。本技术的工作过程如下:导电载体1收集人体静电电荷,通过限流电阻和单向二极管后,静电电荷在储能电容上进行积累。当储能电容的电压足够值时,齐纳二极管由高阻状态变为低阻状态,储能电容上的电荷通过齐纳二极管流入整流降压电路,经过整流、降压、稳压处理后,对电池进行充电。在工作一段时间后,所收集的静电电荷将电池充满时,电池管理芯片将电池充满状态的信号反馈给控制模块5,控制模块5控制电子开关导通,电池为发光二极管供电,发光二极管将电能转化为光能,对电池电量进行消耗。本技术在使用时,可直接固定在人体皮肤上(如胶贴),也可藉由人体配饰(如手环、手表、戒指、项链等)于人体接触,还可以集成于电子设备终端(如手机)或可穿戴设备(如智能手表、智能手环等)上。电池的电能可以通过发光二极管用于照明,也可以为电子设备终端或可穿戴设备终端提供工作电源,从而实现了对静电能源的有效合理利用。实施例二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对电池电量消耗的控制方式不同。参考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还包括泄电按钮6和蜂鸣器7,泄电按钮6连接控制模块5,控制模块5对蜂鸣器7进行控制。这样,当电池充满时,电池管理芯片将电池充满状态的信号反馈给控制模块5,控制模块5对蜂鸣器7进行控制,蜂鸣器7进行报警提醒电池充满,用户根据实际需求选择是否对电池放电,当选择对电池放电时,按下泄电按钮6,控制模块5收到泄电信号,控制控制电子开关导通,电池为发光二极管供电。当用户需要发光二极管点亮时,也可以随时通过泄电按钮6使发光二极管工作。通过以上描述可以看出,本实施例具备手动和自动两种电池电量消耗的控制方式,更方便了对电池电量的利用。以上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便携式人体静电消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人体静电导入的导电载体、静电释放模块、储能模块及控制模块,所述静电释放模块的输入端与所述导电载体相连,其输出端与所述储能模块相连,所述控制模块控制所述静电释放模块和储能模块工作。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携式人体静电消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人体静电导入的
导电载体、静电释放模块、储能模块及控制模块,所述静电释放模块的输入端
与所述导电载体相连,其输出端与所述储能模块相连,所述控制模块控制所述
静电释放模块和储能模块工作。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人体静电消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
静电释放模块包括依次串联的限流电阻、单向二极管、整流降压电路及稳压电
路,所述限流电阻连接所述导电载体,所述稳压电路连接所述储能模块,所述
控制模块对所述整流降压电路和稳压电路进行控制。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便携式人体静电消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
静电释放模块还包括一储能电容和齐纳二极管,所述储能电容和齐纳二极管串
联接入所述单向二极管与整流降压电路之间。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人体静电消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
储能模块包括电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斌琳
申请(专利权)人:陈斌琳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