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式热交换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296076 阅读:68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7-09 14:1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板式热交换器。其中,一流体导引板包含有一第一热交换面、一第二热交换面以及多个由该第一热交换面向该第二热交换面凹陷成形且突设于该第二热交换面的热交换部,且每一该热交换部具有多边形状。而该板式热交换器则包含有多个该流体导引板,相邻的该流体导引板上的该些热交换部彼此相互交错而形成一流道系统。据此,该些热交换部可供流体于该流道系统中分别进行激烈地流动并形成纵向涡流,进而产生强烈的紊流以提升流体的热传效率以及降低压降。再者,本发明专利技术该流体导引板可大幅地降低模具的开发进而降低其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板式热交换器,尤指一种具有多边形热交换部的流体导引板的板式热交换器。
技术介绍
目前板式热交换器均是由冲压成形的凹凸不锈钢板相互并排所组成,其中凹凸的纹路型态又以山形最为普遍。两相邻板片的山形凹凸纹路相互成180°相反的组合,因此两相邻板片的凹凸脊线形成交错的接触点,进而构成板式热交换器的交错槽道系统。此交错槽道系统即为用以使流入板式热交换器的流体产生强烈的紊流而达到高热传效果的设计。举例来说,板式热交换器内的流体流动的方式是一侧流道走冷流体,下一侧流道则走热流体,再下一侧流道走冷流体。据此,冷热流体在板式热交换器内充分进行热交换而将转换效率发挥到最高。关于山形凹凸纹路的板式热交换器,如中国台湾专利技术专利第201030306号、第201408982号以及第I445917号等。进一步地,山形凹凸纹路又可依角度的不同而区分为高流速板(highthetaplate)以及低流速板(lowthetaplate)。其中,低流速板的山形凹凸纹路的夹角较小,而高流速板的山形凹凸纹路的夹角则较大。当在一固定的流率下,低流速板的压降较低且热传系数亦较低。反之,高流速板的压降较高且热传系数亦较高。一般而言,低流速板通常用于冷却(或加热)高质量流率或低热传量(低比热流体或温度变化小),而高流速板通常用于小质量流率或高热传量用途时(高比热流体、潜热相变化或温度变化大)。对于板式热交换器的制造业者而言,为了因应不同的使用需求则必须同时制作高流速板与低流速板的模具来生产不同规格的板式热交换器,如此一来其生产成本亦相对地提高。有鉴于此,如何设计一同时具备低流速板与高流速板的优点以及降低生产成本的板式热交换器显然已经成为一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解决不同规格的低流速板与高流速板各具有其优缺点且需要两副生产模具而无法降低成本的问题。为达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流体导引板,应用于板式热交换器之中,该流体导引板包含有二对应设置于该流体导引板一侧的一第一热交换面以及一第二热交换面,以及多个热交换部。每一该热交换部是由该第一热交换面向该第二热交换面凹陷成形且突设于该第二热交换面,且每一该热交换部具有多边形状。于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每一该热交换部为一正六边形。于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该流体导引板更包含有至少二贯穿该第一热交换面与该第二热交换面的流体开口,该些热交换部设置于每一该流体开口之间。于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该流体导引板更包含有多个位于该些流体开口与该些热交换部之间的流体导引部,每一该流体导引部是由该第一热交换面向该第二热交换面凹陷成形且突设于该第二热交换面。于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每一该热交换部的间距为1毫米至5毫米。于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每一该热交换部具有一自该第二热交换面延伸的突出高度,以及一由每一该热交换部任两相对边所形成的突出宽度,该突出高度与该突出宽度的比值为0.18至0.22。于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该些热交换部排列形成一第一导引群组以及一第二导引群组,而该第一导引群组中的每一该热交换部与该第二导引群组中的每一该热交换部交错设置。为达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板式热交换器,包含有一第一流体导引板,一与该第一流体导引板间隔设置的第二流体导引板,以及一阻隔件。该阻隔件位于该第一流体导引板与该第二流体导引板之间,并与该第一流体导引板以及该第二流体导引板形成一热交换空间,而该热交换空间具有一供一流体进入该热交换空间的流体输入口以及一供该流体离开该热交换空间的流体输出口。其中,该第一流体导引板具有一面对该第二流体导引板的第三热交换面以及一设置于远离该第二流体导引板一侧的第四热交换面,该第一流体导引板具有多个由该第三热交换面向该第四热交换面凹陷成形且突设于该第三热交换面的第一热交换部,而该第二流体导引板则具有一面对该第一流体导引板的第五热交换面以及一设置于远离该第一流体导引板一侧的第六热交换面,该第二流体导引板具有多个由该第六热交换面向该第五热交换面凹陷成形且突设于该第五热交换面的第二热交换部,且每一该第一热交换部与每一该第二热交换部分别为一多边形状,每一该第一热交换部与每一该第二热交换部呈交错分隔设置。于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每一该第一热交换部以及每一该第二热交换部分别为一正六边形。于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该第一流体导引板更包含有至少二贯穿该第三热交换面与该第四热交换面的第一流体开口,该些第一热交换部设置于每一该第一流体开口之间,该第二流体导引板更包含有至少二贯穿该第五热交换面与该第六热交换面的第二流体开口,该些第二热交换部设置于每一该第二流体开口之间。于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该第一流体导引板包含有多个位于该第一流体开口与该些第一热交换部之间的第一流体导引部,每一该第一流体导引部是由该第三热交换面向该第四热交换面凹陷成形且突设于该第四热交换面,该第二流体导引板包含有多个位于该些第二流体开口与该些第二热交换部之间的第二流体导引部,每一该第二流体导引部是由该第六热交换面向该第五热交换面凹陷成形且突设于该第五热交换面。于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每一该第一热交换部的间距为1毫米至5毫米,每一该第二热交换部的间距为1毫米至5毫米。于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每一该第一热交换部具有一自该第四热交换面延伸的第一突出高度,以及一由每一该第一热交换部任两相对边所形成的第一突出宽度,而该第一突出高度与该第一突出宽度的比值为0.18至0.22,每一该第二热交换部具有一自该第五热交换面延伸的第二突出高度,以及一由每一该第二热交换部任两相对边所形成的第二突出宽度,而该第二突出高度与该第二突出宽度的比值为0.18至0.22。于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该第一流体导引板上的该些第一热交换部排列形成一第三导引群组以及一第四导引群组,而该第三导引群组中的每一该第一热交换部与该第四导引群组中的每一该第一热交换部交错设置。于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该第二流体导引板上的该些第二热交换部排列形成一第五导引群组以及一第六导引群组,而该第五导引群组中的每一该第二热交换部与该第六导引群组中的每一该第二热交换部交错设置。本专利技术该流体导引板以及该板式热交换器相较于现有山形凹凸纹路的热交换器则具有以下优点:1、本专利技术该流体导引板同一种规格仅只需要开一副模具,相较于现有低流速板与高流速板同一种规格则需要则需两副模具,因此该流体导引板可减少百分之五十的生产成本。2、本专利技术该些热交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流体导引板,应用于板式热交换器之中,该流体导引板其特征在于,包含有:二对应设置于该流体导引板一侧的一第一热交换面以及一第二热交换面;以及多个热交换部,每一该热交换部是由该第一热交换面向该第二热交换面凹陷成形且突设于该第二热交换面,且每一该热交换部具有多边形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流体导引板,应用于板式热交换器之中,该流体导引板其特征在
于,包含有:
二对应设置于该流体导引板一侧的一第一热交换面以及一第二热交换面;
以及
多个热交换部,每一该热交换部是由该第一热交换面向该第二热交换面凹
陷成形且突设于该第二热交换面,且每一该热交换部具有多边形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流体导引板,其特征在于,每一该热交换部为一
正六边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流体导引板,其特征在于,该流体导引板更包含
有至少二贯穿该第一热交换面与该第二热交换面的流体开口,该些热交换部设
置于每一该流体开口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流体导引板,其特征在于,该流体导引板更包含
有多个位于该些流体开口与该些热交换部之间的流体导引部,每一该流体导引
部是由该第一热交换面向该第二热交换面凹陷成形且突设于该第二热交换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流体导引板,其特征在于,每一该热交换部的间
距为1毫米至5毫米。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流体导引板,其特征在于,每一该
热交换部具有一自该第二热交换面延伸的突出高度,以及一由每一该热交换部
任两相对边所形成的突出宽度,该突出高度与该突出宽度的比值为0.18至
0.22。
7.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流体导引板,其特征在于,该些热
交换部排列形成一第一导引群组以及一第二导引群组,而该第一导引群组中的
每一该热交换部与该第二导引群组中的每一该热交换部交错设置。
8.一种板式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包含有:
一第一流体导引板以及一与该第一流体导引板间隔设置的第二流体导引
板;以及
一阻隔件,位于该第一流体导引板与该第二流体导引板之间,并与该第一
流体导引板以及该第二流体导引板形成一热交换空间,而该热交换空间具有一

\t供一流体进入该热交换空间的流体输入口以及一供该流体离开该热交换空间
的流体输出口;
其中,该第一流体导引板具有一面对该第二流体导引板的第三热交换面以
及一设置于远离该第二流体导引板一侧的第四热交换面,该第一流体导引板具
有多个由该第三热交换面向该第四热交换面凹陷成形且突设于该第三热交换
面的第一热交换部,而该第二流体导引板则具有一面对该第一流体导引板的第
五热交换面以及一设置于远离该第一流体导引板一侧的第六热交换面,该第二
流体导引板具有多个由该第六热交换面向该第五热交换面凹陷成形且突设于
该第五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邹德胜王淳隆
申请(专利权)人:哈瓦特换热机组北京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