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罗必张专利>正文

用于安全型注射器的针座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29490 阅读:17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用于安全型注射器的针座包括一中空的柱状本体,该后端具有一连结部用以卡合注射器的推杆的前端,其特征在于针座还包括至少一活动部,是连结于柱状本体;以及至少一卡合部,连结于柱状本体;其中活动部的位置可有外张状态及内缩状态的两种不同的状态,使得当于外张状态时,活动部与卡合部成未卡合,当于内缩状态时,是当活动部受外力向内挤压,使得活动部与卡合部成卡合,使得活动部形成内缩状态。(*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是有关用于安全型注射器的针座,尤其是用于可将注射器针头组收入注射器注射筒内侧的安全型注射器。大部分安全型注射器的作动可参见附图说明图1及图6了解。使用者(如护士或医生)将推杆92推入到底后,推杆92与针座10形成结合,然后使用者将推杆92拉回,以便将针座10及针体91收入注射筒95内。例如中国台湾专利公告第356013号即是揭露有关安全型注射器的改良结构。但习知的安全型注射器有一设计上的缺点。当为了使用者在使用上方便而将推杆拉回的力量设计不大时,亦即针座与注射筒前端壁结合力量(通常以摩擦力结合)必须小,但亦可能造成使用安全型注射器时可能造成针座,及针体向推杆方向掉落的问题。反之,若为了避免上述的问题,又可能造成使用者难以将推杆拉回。上述的问题传统上必须有高经密度的生产设备,但仍然会产生高不良率。因此如何结决上述设计上的矛盾是有需要的。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是在提供一种新设计的针座以及一种新设计的安全型注射器,其中特征在于针座可有外张状态及内缩状态的两种不同的状态。使得在一般使用安全型注射器时,针座为外张状态,使得针座与注射筒前端壁结合力量足够。而当要藉由推杆将针座拉入注射筒内之前,先藉由推杆将针座形成内缩状态,因此针座得以轻易拉入注射筒内。为达成上述的目的,本专利技术一种用于安全型注射器的针座,其中该针座包括一中空的柱状本体,该柱状本体前端具有一夹针部用以连接注射器的针体,该柱状本体后端具有一连结部用以卡合注射器的推杆的前端,其特征在于,该针座还包括至少一活动部,是连结于柱状本体;以及至少一卡合部,是连结于柱状本体;其中活动部的位置可有外张状态及内缩状态的两种不同的状态当于外张状态时,活动部与卡合部成未卡合;以及当于内缩状态时,是当活动部受外力向内挤压,使得活动部与卡合部成卡合,使得活动部形成内缩状态。其中活动部在外张状态时,活动部的位置实质上是在卡合部的外侧位置。其中活动部的前端与柱状本体连结,使得活动部的下方部位可活动。其中该活动部的前端是透过连结片与柱状本体连结。其中该活动部的底端具有卡勾。其中活动部为复数个,而复数活动部的位置为对称的关系。其中柱状本体下方具有O型环包覆。其中该活动部还包括一凸块。本专利技术一种安全型注射器,包括一针体,一推杆,一注射筒以及一针座,其中针座包括一中空的柱状本体,该柱状本体前端具有一夹针部用以连接注射器的针体,该柱状本体后端具有一连结部用以卡合注射器的推杆的前端,其特征在于该针座为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所述的针座以及该注射筒前端设有挡块以及导壁的设计,使得针座的活动部在外张状态时,针座得以稳固地定位;而当推杆向前推时,导壁会迫使活动部向内挤压,使得活动部形成内缩状态。其中活动部包括一凸块,当活动部在外张状态时,该凸块位于挡块以及导壁之间。为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结构及其特征,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其中图1是本专利技术尚未注射状态的剖视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针座第一实施例的立体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针座第一实施例的剖视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针座第一实施例推杆尚未推入针座的剖视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针座第一实施例位于外张状态的剖视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针座第一实施例位于内缩状态的剖视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针座第一实施例被拉入注射筒内的剖视图。请参见图1及图6以先了解本专利技术的重点,本专利技术安全型注射器90尚未注射状态的剖视图。一安全型注射器90主要的结构包括针体91、针座10、注射筒95及具有活塞921的推杆92。使用者将推杆92推入到底后,推杆92的卡头922与针座10下端的连结机构131形成结合,然后使用者将推杆92拉回,以便将针座10及针体91收入注射筒95内。然而本专利技术的主要重点不在于针座10下端的连结机构131如何与推杆92的卡头922结合。本专利技术的主要重点请参考图2至图6。本专利技术的重点在于针座10的活动部20与卡合部30的设计。本专利技术针座10的第一实施包括一中空的柱状本体11,该柱状本体11前端具有一夹针部12用以连接注射器90的针体91,亦即针体91插入夹针孔121内固定。柱状本体11后端具有一连结部13藉由连结机构131可用以卡合注射器90的推杆92的卡头922。由于连结机构131与卡头922的设计并非本专利技术的重点故不在此赘述,而实施例中仅以一简单样式做为代表。在本实施例中卡合部30是连结于柱状本体11并位于夹针部12下方,卡合部30的形状为凸勾形状。而两活动部20的前端是透过连结片21与柱状本体11的支撑部14连结,由于支撑部14与夹针部12之间具有一空间,使得活动部20的下方部位可向内活动,另活动部20的底端具有卡勾22,而侧边具有斜凸块23。请参考图4,安全型注射器90在尚未使用时针座10设于注射筒前端951,注射筒前端951设有挡块952以及导壁953的设计,而斜凸块23的位置即位于挡块952以及导壁953之间,使得针座10得以稳固地定位。另外为了确保药水不会外漏,可将O型环18包覆在柱状本体11下方。请参考图5,此为使用者将推杆92推向前而与针座10的连结部13结合的情形,亦即使用者完成将药水注入患者体内。图4及图5都显示活动部20是在外张状态时,亦即活动部20与卡合部30成未卡合状态,本实施例中活动部20的位置实质上是在卡合部30的外侧位置。请参考图6,此为使用者将安全型注射器90从患者体内拔出后,使用者再施加较注射时较大的力将推杆92向前推,此时整个针座10向前,而由于导壁953的设计使得活动部20向内挤压,因而活动部20的卡勾22与卡合部30成卡合,使得活动部20形成内缩状态。需注意的是活动部20至少为一个,但最好为复数个,而复数活动部20的位置最好为对称的关系。最后如图7,使用者在将推杆92拉入注射筒95内的过程中非常容易,因为活动部20形成内缩状态,使得活动部20不会受到挡块952的阻挡。综上所陈,本专利技术无论就目的、手段及功效,在在均显示其迥异于习知技术的特征,为安全型注射器领域的一大突破,恳请贵审查委员明察,早日赐准专利,以便嘉惠社会,实感德便。惟应注意的是,上述诸多实施例仅是为了便于说明而举例而已,本专利技术所主张的权利范围自应以申请专利范围所述为准,而非仅限于上述实施例。尤其本专利技术最主要精神在于针座10的活动部20与卡合部30的设计,其实施态样可有相当多种。权利要求1.一种用于安全型注射器的针座,其中该针座包括一中空的柱状本体,该柱状本体前端具有一夹针部用以连接注射器的针体,该柱状本体后端具有一连结部用以卡合注射器的推杆的前端,其特征在于,该针座还包括至少一活动部,是连结于柱状本体;以及至少一卡合部,是连结于柱状本体;其中活动部的位置可有外张状态及内缩状态的两种不同的状态当于外张状态时,活动部与卡合部成未卡合;以及当于内缩状态时,是当活动部受外力向内挤压,使得活动部与卡合部成卡合,使得活动部形成内缩状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安全型注射器的针座,其特征在于,其中活动部在外张状态时,活动部的位置实质上是在卡合部的外侧位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安全型注射器的针座,其特征在于,其中活动部的前端与柱状本体连结,使得活动部的下方部位可活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安全型注射器的针座,其特征在于,其中该活动部的前端是透过连结片与柱状本体连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安全型注射器的针座,其中该针座包括一中空的柱状本体,该柱状本体前端具有一夹针部用以连接注射器的针体,该柱状本体后端具有一连结部用以卡合注射器的推杆的前端,其特征在于,该针座还包括: 至少一活动部,是连结于柱状本体;以及 至少一卡合部,是连结于柱状本体; 其中活动部的位置可有外张状态及内缩状态的两种不同的状态; 当于外张状态时,活动部与卡合部成未卡合;以及 当于内缩状态时,是当活动部受外力向内挤压,使得活动部与卡合部成卡合,使得活动部形成内缩状态。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正己
申请(专利权)人:罗必张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