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治乙型肝炎的中药配方及其制备方法组成比例

技术编号:13288335 阅读:59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7-09 03:38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中医中药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防治乙型肝炎的中药配方及其制备方法。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配制而成:板蓝根10~20份、垂柳枝5~10份、玄参3~8份、川楝2~3份、麦冬2~3份、苦味叶下珠3~5份、蚤休2~3份、露蜂房1~2份、生黄芪3~5份、制首乌3~8份、巴戟天3~5份、佩兰1~2份、垂盆草3~8份、郁金3~5份、茯苓3~8份、赤芍3~8份、茵陈5~10份、炙甘草3~5份。制备方法是称取原料,加水没过药材,浸泡后进行煎煮。通过中药的作用,清热解毒、抗炎杀菌、滋阴疏肝,彻底根治乙肝,促进肝细胞新生,同时具有促进抗体生成、提高抗病能力的作用,具有一定的预防作用,对疫苗不适用的病人亦可服用此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中医中药
,特别涉及一种防治乙型肝炎的中药配方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慢性乙型肝炎(简称乙肝)是指乙肝病毒检测为阳性,病程超过半年或发病日期不明确而临床有慢性肝炎表现者。临床表现为乏力、畏食、恶心、腹胀、肝区疼痛等症状。肝大,质地为中等硬度,有轻压痛。病情重者可伴有慢性肝病面容、蜘蛛痣、肝掌、脾大,肝功能可异常或持续异常。根据临床表现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慢性乙型肝炎具有传染性,乙肝疫苗是阻断乙肝传播的重要措施,但是由于经济条件限制以及缺乏预防意识、疫苗过敏等原因,乙肝疫苗的接种工作开展不够理想,使得对乙肝的预防难以贯彻,慢性病例越来越多。而且在治疗方面,三分药治,七分调理,难以根治。中国专利(CN102743656A)公开了一种治疗乙肝的中药,能够通过增强抗病能力、抑制病毒复制来治疗乙肝,但治疗周期较长,显效慢,不具有预防作用,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防治乙型肝炎的中药配方及其制备方法,通过中药的作用,清热解毒、抗炎杀菌、滋阴疏肝,彻底根治乙肝,促进肝细胞新生,同时具有促进抗体生成、提高抗病能力的作用,具有一定的预防作用,对疫苗不适用的病人亦可服用此方。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防治乙型肝炎的中药配方,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配制而成:板蓝根10~20份、垂柳枝5~10份、玄参3~8份、川楝2~3份、麦冬2~3份、苦味叶下珠3~5份、蚤休2~3份、露蜂房1~2份、生黄芪3~5份、制首乌3~8份、巴戟天3~5份、佩兰1~2份、垂盆草3~8份、郁金3~5份、茯苓3~8份、赤芍3~8份、茵陈5~10份、炙甘草3~5份。进一步优选为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配制而成:板蓝根15份、垂柳枝7份、玄参5份、川楝2份、麦冬3份、苦味叶下珠4份、蚤休2份、露蜂房1份、生黄芪4份、制首乌6份、巴戟天4份、佩兰2份、垂盆草5份、郁金4份、茯苓5份、赤芍6份、茵陈8份、炙甘草4份。制备方法是按上述重量份称取中药原料,加入冷水,没过药材2~5cm,浸泡1个小时;然后进行煎煮,先用武火煮开,煮开后转为文火熬煮20~40min;煮好后,滤出药汁作为头煎;将药渣重复上述步骤煎煮,煮好后,将两次煎煮的药汁合并即可。药理分析:板蓝根:苦,寒,无毒。归肝,胃经;功效清热、解毒、凉血、利咽,主治温毒发斑、高热头痛、大头瘟疫、舌绛紫暗、烂喉丹痧、丹毒、痄腮、喉痹、疮肿、痈肿,水痘,麻疹,肝炎,流行性感冒,流脑,乙脑,肺炎,神昏吐衄,咽肿,火眼,疮疹;可防治流行性乙型脑炎、急慢性肝炎、流行性腮腺炎、骨髓炎。现代药理学证明,板蓝根对多种病毒与病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垂柳枝:味苦,寒,无毒;入足阳明、厥阴经;功用祛风,利尿,止痛,消肿;主治风湿痹痛,淋病,白浊,小便不通,传染性肝炎,风肿,疔疮,丹毒,齿龋,龈肿。现代药理学证明,垂柳枝用于急性黄疸型肝炎,主要作用是退黄疸、改善中毒症状;用于急性传染性肝炎,主要作用是降酶、降絮;对传染性肝炎亦有预防作用。玄参:清热凉血;滋阴降火;解毒散结。主温热病热和营血;身热;烦渴;舌绛;发斑;骨蒸劳嗽;虚烦不寤;津伤便秘;目涩昏花;咽喉喉肿痛;瘰疬痰核;痈疽疮毒。现代药理学证明,其对肝细胞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且能抑制肝细胞凋亡。川楝:味苦性寒,有小毒,入肝、胃、小肠经。有泻火、止痛、杀虫作用,主治胃痛、虫积腹痛、疝痛、痛经等。麦冬:甘,微苦,微寒;归心、肺、胃经;养阴生津,润肺清心。用于肺燥干咳,阴虚痨嗽,喉痹咽痛,津伤口渴,内热消渴,心烦失眠,肠燥便秘。苦味叶下珠:味微苦甘,性凉,无毒。有利水通淋、苦补健胃、收敛止痢、清热解毒、杀虫止痒、止咳平喘、祛痰通经、催乳、清肝明目的功能。主治肾炎、结石、性病、黄疽、发热、肿痛、毒蛇咬伤、咳嗽、肝炎、眼炎、疥癣等。蚤休:苦辛,寒,有毒;入心、肝经。功能清热解毒,平喘止咳,熄风定惊,消肿止血。主治痈肿,疔疮,瘰疬,喉痹,慢性气管炎,小儿惊风抽搐,蛇虫咬伤,妇女经血不调,跌打损伤。露蜂房:甘、平、有毒;肝,胃,肾经。功能祛风止痛;玫毒消肿;杀虫止痒。主治风温痹痛;风虫牙痛;痈疽恶疮;瘰疬;喉舌肿痛;痔漏;风疹瘙痒;皮肤顽癣。生黄芪:味甘,性微温,归脾、肺经,入气分,可升可降。功效补气升阳,固表止汗,行水消肿,脱毒生肌。主治内伤劳倦,神疲乏力,脾虚泄泻,肺虚咳嗽,内脏下垂,脾不统血之出血,自汗,盗汗等。古籍《本草经》述:“补元阳,充腠理,治劳伤,长肌肉。”《本草汇言》曰:“补肺健脾,实卫敛汗,祛风运毒。”《衷中参西录·药物》述:“善利小便”,“善治肢体痿废。”现代药理研究报道,黄芪有明显的提高免疫功能、保护心肌、保护和改善造血系统、抗氧化、抗衰老、抗肿瘤、利尿保肾、调节血糖、调节神经系统、抗菌、抗病毒和促进消化功能等作用。制首乌:味苦、甘、涩,性温平;具有补益精血,养肝安神,强筋骨,固肾乌须,用于血虚而见头昏目眩,心悸失眠健忘,萎黄乏力,肝肾精血亏虚的眩晕耳鸣,腰膝酸软,遗精崩带,须发早白等症。巴戟天:味辛,甘,性微温;归肾,肝经,性无毒。功能补肾阳,强筋骨,祛风湿。用于阳痿遗精,宫冷不孕,月经不调,少腹冷痛,风湿痹痛,筋骨痿软。佩兰:主治感受暑湿;寒热头痛;湿润内蕴;脘痞不饥;恶心呕吐;口中甜腻;消洵。用于湿浊中阻,脘痞呕恶,口中甜腻,口臭,多涎,暑湿表症,头胀胸闷。垂盆草:功能清热利湿,解毒消肿;主治湿热黄疸,淋病,泻痢,肺痈,肠痈,疮疖肿毒,蛇虫咬伤,水火烫伤,咽喉肿痛,口腔溃疡及湿疹,带状疱疹。现代药理学证明,用该品治疗传染性肝炎,对降低血清转氨脢有一定作用,且可使患者的口苦、胃口不好、小便黄赤等湿热症状减轻或消除。郁金:味辛、苦,性寒。归肝、心、肺经,具有行气化瘀、清心解郁、利胆退黄、活血止痛、行气解郁、清心凉血之用。茯苓:味甘、淡,性平,入心、脾、肺、肾经。功能利水渗湿,健脾补中,宁心安神。主治食少脘痞,呕吐泄泻,心悸不安,失眠健忘,水肿胀满,小便不利,遗精尿浊等。现代药理研究报道,茯苓有免疫增强、抗肿瘤、利尿、镇静、提升白细胞、强心、抗衰老、保护胃肠、保肝和抗病原微生物等作用。赤芍:苦,微寒;归肝经;功能清热凉血,活血祛瘀。主治温毒发斑,吐血衄血,肠风下血,目赤肿痛,痈肿疮疡,闭经,痛经,崩带淋浊,瘀滞胁痛,疝瘕积聚,跌扑损伤。用于温毒发斑,吐血衄血,目赤肿痛,肝郁胁痛,经闭痛经,症瘕腹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防治乙型肝炎的中药配方,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配制而成:板蓝根10~20份、垂柳枝5~10份、玄参3~8份、川楝2~3份、麦冬2~3份、苦味叶下珠3~5份、蚤休2~3份、露蜂房1~2份、生黄芪3~5份、制首乌3~8份、巴戟天3~5份、佩兰1~2份、垂盆草3~8份、郁金3~5份、茯苓3~8份、赤芍3~8份、茵陈5~10份、炙甘草3~5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治乙型肝炎的中药配方,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
配制而成:板蓝根10~20份、垂柳枝5~10份、玄参3~8份、川楝2~
3份、麦冬2~3份、苦味叶下珠3~5份、蚤休2~3份、露蜂房1~2份、
生黄芪3~5份、制首乌3~8份、巴戟天3~5份、佩兰1~2份、垂盆草
3~8份、郁金3~5份、茯苓3~8份、赤芍3~8份、茵陈5~10份、炙
甘草3~5份。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治乙型肝炎的中药配方,其特征在于由以下
重量份数的原料配制而成:板蓝根15份、垂柳枝7份、玄参5份、川楝...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彦敏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市黄岛区中医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