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夏士桀专利>正文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用于工业生产的高效反应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282968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7-09 00:2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基于物联网的用于工业生产的高效反应釜,包括筒体、设置在筒体底端的出料管、设置在筒体顶端的驱动机构、进料管和套设在筒体外周的水循环层,所述水循环层的一侧设有进水管,该基于物联网的用于工业生产的高效反应釜通过搅拌机构中的转向电机转动,使过滤盘上下两侧的物料通过过滤孔混合,提高搅拌范围的同时提高了搅拌效率,不仅如此,在温度检测电路中用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二可调电阻和温度传感器构成测量电桥,并利用第五电阻和第三电阻的比值改变电压信号的放大倍数,提高了温度测量的灵敏度,当温度过高时,通过水循环层的作用由水流带走热量,实现温度控制功能,提高了装置的实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用于工业生产的高效反应釜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基于物联网的用于工业生产的高效反应釜。
技术介绍
反应釜的广义理解为物理或化学反应的容器,通过对容器的结构设计和参数配置,实现工艺要求的加热、蒸发、冷却及低高速的混配功能。反应釜是综合反应器,根据反应条件对反应釜结构、功能及配置附件进行设计,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的各项活动中。反应釜的进料、反应及出料需要以较高的自动化程度完成预先设计好的反应步骤,同时对反应过程中的温度控制、物料混合均匀程度等重要参数有着严格要求,而在现有的反应釜内部结构中,单一的搅拌结构不仅不能保证物料混合均匀和搅拌效率,温度测量结构复杂成本较高,且测量结果存在较大偏差,同时缺乏相应的温度控制措施,使装置的使用价值大打折扣。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物料混合不均匀、搅拌效率低下、温度测量成本高精度低且缺乏相应的温控措施的不足,提供一种物料混合均匀、搅拌效率高、温度测量成本低精度高且具有相应的温控措施的基于物联网的用于工业生产的高效反应釜。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基于物联网的用于工业生产的高效反应釜,包括筒体、设置在筒体底端的出料管、设置在筒体顶端的驱动机构、进料管和套设在筒体外周的水循环层,所述水循环层的一侧设有进水管,所述水循环层的另一侧设有出水管;所述筒体内包括竖直设置的搅拌单元和轴承,所述搅拌单元设置在轴承的上方,所述轴承设置在筒体内壁的底端,所述搅拌单元与轴承传动连接,所述搅拌单元包括驱动杆和若干搅拌层,所述驱动杆的顶端与驱动机构连接,所述驱动杆的底端与轴承连接;所述搅拌层包括水平设置的过滤盘和两个水平设置的搅拌单元,所述过滤盘设置在搅拌单元的上方,所述驱动杆的中心轴线所在直线与过滤盘的中心轴线所在直线位于同一直线上,所述过滤盘上设有若干过滤孔,所述搅拌单元设置在驱动杆的两侧;所述搅拌单元包括水平设置的转向电机和搅拌桨,所述转向电机固定在驱动轴上,所述转向电机与搅拌桨传动连接;所述筒体内设有温度检测模块,所述温度检测电路包括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第四电阻、第五电阻、第六电阻、第七电阻、第八电阻、第一电容、第二电容、第一可调电阻、第二可调电阻、稳压二极管、稳压三极管、温度传感器和集成运算放大器,所述集成运算放大器的型号为LMV324,所述温度传感器PT100的一端接地另一端通过第三电阻与集成运算放大器的反相输入端连接,所述集成运算放大器的同相输入端通过第四电阻和第二可调电阻的串联电路接地,所述第二可调电阻的可调端与第四电阻和第二可调电阻的连接处连接,所述第二电阻的一端与第四电阻和第二可调电阻的连接处连接,所述第二电阻的另一端通过第八电阻外接+5V直流电压电源,所述第一电阻的一端与第三电阻和温度传感器的连接处连接,所述第一电阻的另一端通过第八电阻外接直流电压电源,所述稳压三极管的输入端通过第八电阻外接直流电压电源,所述稳压三极管的接地端接地,所述第一可调电阻并联在稳压三极管两端,所述第一可调电阻的可调端与稳压三极管的输出端连接,所述集成运算放大器的反向输入端通过第五电阻接地,所述集成运算放大器的电源输入端外接直流电压电源且通过第一电容接地,所述集成运算放大器的接地端接地,所述集成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通过第六电阻与集成运算放大器的同向输入端连接,所述稳压二极管的阴极通过第七电阻与所述集成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稳压二极管的阳极接地,所述第二电容并联在稳压二极管的两端;所述筒体内设有中央处理器,所述中央处理器内设有无线通讯模块,所述驱动电机、减速机和转向电机均与中央处理器电连接。作为优选,为了减小驱动轴的振动和加强筒体内部的密封性,所述驱动机构从上至下依次包括驱动电机、减速机、防震套和上封头,所述驱动电机与减速机传动连接,所述减速机设置在防震套的上方所述防震套与上封头机械密封,所述上封头设置在筒体的顶端。作为优选,利用直流电机驱动力强的特点,为了提高对驱动轴的驱动力,所述驱动电机和转向电机均为直流电机。作为优选,为了加强温度检测电路对高温的抗干扰性,所述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第四电阻、第五电阻、第六电阻、第七电阻的第八电阻温漂系数均为5%ppm。作为优选,利用行星齿轮减速机精度高、寿命长的特点,为了提高减速机的减速精度和寿命,所述减速机为行星齿轮减速机。作为选优,利用H88-1型环氧带绣涂料对水的抗腐蚀性,为了减少水循环层中的溶液对筒体的腐蚀,所述筒体的外侧涂有H88-1型环氧带绣涂料。作为优选,为了方便筒体内部的大块物料的切割,所述搅拌桨的边缘设有刀刃。作为优选,为了使搅拌桨搅拌的物料能充分通过过滤盘使物料混合均匀,所述搅拌桨的长度小于过滤盘的半径。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基于物联网的用于工业生产的高效反应釜通过搅拌机构中的转向电机转动,使过滤盘上下两侧的物料通过过滤孔混合,提高搅拌范围的同时提高了搅拌效率,不仅如此,在温度检测电路中用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二可调电阻和温度传感器构成测量电桥,并利用第五电阻和第三电阻的比值改变电压信号的放大倍数,提高了温度测量的灵敏度,当温度过高时,通过水循环层的作用由水流带走热量,实现温度控制功能,提高了装置的实用性。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基于物联网的用于工业生产的高效反应釜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基于物联网的用于工业生产的高效反应釜的过滤盘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基于物联网的用于工业生产的高效反应釜的温度检测电路的电路原理图;图中:1.驱动电机,2.减速机,3.驱动杆,4.防震套,5.上封头,6.筒体,7.进水管,8.出水管,9.轴承,10.水循环层,11.出料管,12.进料管,13.搅拌桨,14.转向电机,15.过滤盘,16.过滤孔,17.刀刃,R1.第一电阻,R2.第二电阻,R3.第三电阻,R4.第四电阻,R5.第五电阻,R6.第六电阻,R7.第七电阻,R8.第八电阻,C1.第一电容,C2.第二电容,VR1.第一可调电阻,VR2.第二可调电阻,D1.稳压二极管,D2.稳压三极管,U1.集成运算放大器。具体实施方式现在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专利技术有关的构成。如图1-图3所示,一种基于物联网的用于工业生产的高效反应釜,包括筒体6、设置在筒体6底端的出料管12、设置在筒体6顶端的驱动机构、进料管12和套设在筒体6外周的水循环层10,所述水循环层10的一侧设有进水管7,所述水循环层10的另一侧设有出水管8;所述筒体6内包括竖直设置的搅拌单元和轴承9,所述搅拌单元设置在轴承9的上方,所述轴承9设置在筒体6内壁的底端,所述搅拌单元与轴承9传动连接,所述搅拌单元包括驱动杆3和若干搅拌层,所述驱动杆3的顶端与驱动机构连接,所述驱动杆3的底端与轴承9连接;所述搅拌层包括水平设置的过滤盘15和两个水平设置的搅拌单元,所述过滤盘15设置在搅拌单元的上方,所述驱动杆3的中心轴线所在直线与过滤盘15的中心轴线所在直线位于同一直线上,所述过滤盘15上设有若干过滤孔16,所述搅拌单元设置在驱动杆3的两侧;所述搅拌单元包括水平设置的转向电机14和搅拌桨1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用于工业生产的高效反应釜

【技术保护点】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用于工业生产的高效反应釜,其特征在于,包括筒体(6)、设置在筒体(6)底端的出料管(12)、设置在筒体(6)顶端的驱动机构、进料管(12)和套设在筒体(6)外周的水循环层(10),所述水循环层(10)的一侧设有进水管(7),所述水循环层(10)的另一侧设有出水管(8);所述筒体(6)内包括竖直设置的搅拌单元和轴承(9),所述搅拌单元设置在轴承(9)的上方,所述轴承(9)设置在筒体(6)内壁的底端,所述搅拌单元与轴承(9)传动连接,所述搅拌单元包括驱动杆(3)和若干搅拌层,所述驱动杆(3)的顶端与驱动机构连接,所述驱动杆(3)的底端与轴承(9)连接;所述搅拌层包括水平设置的过滤盘(15)和两个水平设置的搅拌单元,所述过滤盘(15)设置在搅拌单元的上方,所述驱动杆(3)的中心轴线所在直线与过滤盘(15)的中心轴线所在直线位于同一直线上,所述过滤盘(15)上设有若干过滤孔(16),所述搅拌单元设置在驱动杆(3)的两侧;所述搅拌单元包括水平设置的转向电机(14)和搅拌桨(13),所述转向电机(14)固定在驱动轴(3)上,所述转向电机(14)与搅拌桨(13)传动连接;所述筒体(6)内设有温度检测模块,所述温度检测电路包括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第四电阻(R4)、第五电阻(R5)、第六电阻(R6)、第七电阻(R7)、第八电阻(R8)、第一电容(C1)、第二电容(C2)、第一可调电阻(VR1)、第二可调电阻(VR2)、稳压二极管(D1)、稳压三极管(D2)、温度传感器(PT100)和集成运算放大器(U1),所述集成运算放大器(U1)的型号为LMV324,所述温度传感器(PT100)的一端接地另一端通过第三电阻(R3)与集成运算放大器(U1)的反相输入端连接,所述集成运算放大器(U1)的同相输入端通过第四电阻(R4)和第二可调电阻(VR2)的串联电路接地,所述第二可调电阻(VR2)的可调端与第四电阻(R4)和第二可调电阻(VR2)的连接处连接,所述第二电阻(R2)的一端与第四电阻(R4)和第二可调电阻(VR2)的连接处连接,所述第二电阻(R2)的另一端通过第八电阻(R8)外接+5V直流电压电源,所述第一电阻(R1)的一端与第三电阻(R3)和温度传感器(PT100)的连接处连接,所述第一电阻(R1)的另一端通过第八电阻(R8)外接直流电压电源VCC,所述稳压三极管(D2)的输入端通过第八电阻(R8)外接直流电压电源VCC,所述稳压三极管(D2)的接地端接地,所述第一可调电阻(VR1)并联在稳压三极管(D2)两端,所述第一可调电阻(VR1)的可调端与稳压三极管(D2)的输出端连接,所述集成运算放大器(U1)的反向输入端通过第五电阻(R5)接地,所述集成运算放大器(U1)的电源输入端外接直流电压电源VCC且通过第一电容(C1)接地,所述集成运算放大器(U1)的接地端接地,所述集成运算放大器(U1)的输出端通过第六电阻(R6)与集成运算放大器(U1)的同向输入端连接,所述稳压二极管(D1)的阴极通过第七电阻(R7)与所述集成运算放大器(U1)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稳压二极管(D1)的阳极接地,所述第二电容(C2)并联在稳压二极管(D1)的两端;所述筒体(6)内设有中央处理器,所述中央处理器内设有无线通讯模块,所述驱动电机(1)、减速机(2)和转向电机(14)均与中央处理器电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物联网的用于工业生产的高效反应釜,其特征在于,包括筒体(6)、设置在筒体(6)底端的出料管(12)、设置在筒体(6)顶端的驱动机构、进料管(12)和套设在筒体(6)外周的水循环层(10),所述水循环层(10)的一侧设有进水管(7),所述水循环层(10)的另一侧设有出水管(8);所述筒体(6)内包括竖直设置的搅拌单元和轴承(9),所述搅拌单元设置在轴承(9)的上方,所述轴承(9)设置在筒体(6)内壁的底端,所述搅拌单元与轴承(9)传动连接,所述搅拌单元包括驱动杆(3)和若干搅拌层,所述驱动杆(3)的顶端与驱动机构连接,所述驱动杆(3)的底端与轴承(9)连接;所述搅拌层包括水平设置的过滤盘(15)和两个水平设置的搅拌单元,所述过滤盘(15)设置在搅拌单元的上方,所述驱动杆(3)的中心轴线所在直线与过滤盘(15)的中心轴线所在直线位于同一直线上,所述过滤盘(15)上设有若干过滤孔(16),所述搅拌单元设置在驱动杆(3)的两侧;所述搅拌单元包括水平设置的转向电机(14)和搅拌桨(13),所述转向电机(14)固定在驱动轴(3)上,所述转向电机(14)与搅拌桨(13)传动连接;所述筒体(6)内设有温度检测模块,所述温度检测电路包括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第四电阻(R4)、第五电阻(R5)、第六电阻(R6)、第七电阻(R7)、第八电阻(R8)、第一电容(C1)、第二电容(C2)、第一可调电阻(VR1)、第二可调电阻(VR2)、稳压二极管(D1)、稳压三极管(D2)、温度传感器(PT100)和集成运算放大器(U1),所述集成运算放大器(U1)的型号为LMV324,所述温度传感器(PT100)的一端接地另一端通过第三电阻(R3)与集成运算放大器(U1)的反相输入端连接,所述集成运算放大器(U1)的同相输入端通过第四电阻(R4)和第二可调电阻(VR2)的串联电路接地,所述第二可调电阻(VR2)的可调端与第四电阻(R4)和第二可调电阻(VR2)的连接处连接,所述第二电阻(R2)的一端与第四电阻(R4)和第二可调电阻(VR2)的连接处连接,所述第二电阻(R2)的另一端通过第八电阻(R8)外接+5V直流电压电源,所述第一电阻(R1)的一端与第三电阻(R3)和温度传感器(PT100)的连接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夏士桀
申请(专利权)人:夏士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