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棉织物用的抗皱抗菌防臭整理剂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3281858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7-08 23:4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棉织物用的抗皱抗菌防臭整理剂,以重量份计,包括以下组分:改性聚硅氧烷60‑80份,表面活性剂5‑9份,油酸钠8‑12份,增稠剂2‑5份,水5‑20份。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了该整理剂的制备方法。该整理剂利用改性的聚硅氧烷为主要功能性成分,抗皱效果良好,同时对多种细菌有抑制作用,具有较强的抗菌防臭功能。该处理剂可以和棉纤维有较强的连接力,经过多次水洗以及长时间穿着摩擦后仍能保持较强的抗皱抗菌防臭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棉织物用的抗皱抗菌防臭整理剂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纺织助剂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棉织物用的抗皱抗菌防臭整理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生活用品的品质要求也越来越高,尤其是对纺织品品质的要求。不仅要求纺织品具有较高的美观度,同时对于纺织品对身体健康的影响也有更多的关注。棉织物由于其柔软舒适,来源天然,一直受到人们的青睐。但是棉制物的纤维较为柔软,穿着过程中极易产生褶皱影响美观,也给日常保养带来麻烦。而且棉织物容易引起细菌滋生,对人的身体健康造成威胁。通过对棉织物进行抗皱,抗菌处理是提高纯棉织物品质的有效手段。由脲醛树脂和甲醛组成的抗皱整理剂是比较常见的抗皱整理办法,但是织物在使用该整理剂后会释放甲醛,大大的威胁人类的身体健康甚至引起身体癌变。所以关于无甲醛的绿色健康的抗皱整理剂的研究受到了大量的关注。同时抗皱整理剂在具有卓越的抗皱性能的同时也能起到其他有益身体健康的功效,从而节约能源,提高生产效率也是目前的热门研究方向。中国专利CN201510097071.2公开了一种抗皱抗菌整理剂及其制备方法、用途,整理剂包括壬二酸、磷酸氢二钠、羧甲基壳聚糖、羟丙基-β-环糊精、白苏子乙酸乙酯提取物、山柰乙醇提取物、聚甘油单油酸酯和水;制备方法如:(1)制备白苏子乙酸乙酯提取物;(2)制备山柰乙醇提取物;(3)按重量百分比分别取上述的各成分进行混合搅拌,剪切处理,剪切后为制备的抗皱抗菌整理剂。制备的整理剂具有抗皱效果好抑菌性能强、适用范围广的优势。但是该抗皱抗菌整理剂与纤维的结合力没有显著提高,会造成多次水洗后抗皱抗菌效果下降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棉织物用的抗皱抗菌防臭整理剂,该整理剂利用改性的聚硅氧烷为主要功能性成分,抗皱效果良好,同时对多种细菌有抑制作用,具有较强的抗菌防臭功能。该处理剂可以和棉纤维有较强的连接力,经过多次水洗以及长时间穿着摩擦后仍能保持较强的抗皱抗菌防臭性能。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是提供该抗皱抗菌防臭整理剂的制备方法。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棉织物用的抗皱抗菌防臭整理剂,以重量份计,包括以下组分:改性聚硅氧烷60-80份,表面活性剂5-9份,油酸钠8-12份,增稠剂2-5份,水5-20份。一种棉织物用的抗皱抗菌防臭整理剂,以重量份计,包括以下组分:改性聚硅氧烷70-75份,表面活性剂6-8份,油酸钠9-10份,增稠剂3-4份,水5-10份。优选的,所述改性聚硅氧烷为季铵盐和羟乙基混合改性的聚硅氧烷,并与聚乙二醇反应后,去除聚乙二醇后制得的改性聚硅氧烷。优选的,所述改性聚硅氧烷中季铵盐与羟乙基的摩尔比为1:2。优选的,所述表面活性剂为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椰子油酰单乙醇胺,十二烷基二羟乙基甜菜碱或月桂酰胺丙基二甲胺乙内酯中的一种或多种混合物。优选的,所述增稠剂为甲基羟乙基纤维素,乙基羟乙基纤维素或羟乙基纤维素中的一种或多种混合物。一种棉织物用的抗皱抗菌防臭整理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步骤:(1)将改性聚硅氧烷与表面活性剂加入水中,控制温度在60-80℃,高速搅拌,制得混合均匀的乳液;(2)向上述步骤中制得的乳液中加入油酸钠和增稠剂,降低混合物温度,将温度控制在0-5℃,放入高速研磨机,充分研磨,将混合物升至室温,制得所需抗皱抗菌防臭整理剂。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采用改性聚硅氧烷为主体,改性的聚硅氧烷可以在织物表面形成网状结构,形成一层质地均匀的薄膜与棉织物可以很好地结合在一起,耐水性性能强。该改性聚硅氧烷在棉织物表面可以起到很好的抗褶皱作用,同时季铵盐还可以起到很好的抗菌防臭作用。棉织物使用该整理剂可以同时起到抗皱以及抗菌防臭的作用,减少了棉织物整理的处理流程,可以提高棉织物的品质。同时,使用该抗皱抗菌防臭整理剂后,棉织物仍可以保持较好柔软性,不僵硬,手感良好。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更好的理解本专利技术,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实施例只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不会对本专利技术构成任何的限定。实施例1改性聚硅氧烷60份,表面活性剂9份,油酸钠12份,增稠剂5份,水14份。将改性聚硅氧烷与表面活性剂加入水中,控制温度在60-80℃,高速搅拌,制得混合均匀的乳液;向制得的乳液中加入油酸钠和增稠剂,降低混合物温度,将温度控制在0-5℃,放入高速研磨机,充分研磨,将混合物升至室温,制得所需抗皱抗菌防臭整理剂。该抗皱抗菌防臭整理剂,可以起到良好的抗皱作用,同时可以抑制细菌,起到防臭的作用。实施例2改性聚硅氧烷62份,表面活性剂7份,油酸钠11.5份,增稠剂3.5份,水16份。将改性聚硅氧烷与表面活性剂加入水中,控制温度在60-80℃,高速搅拌,制得混合均匀的乳液;向制得的乳液中加入油酸钠和增稠剂,降低混合物温度,将温度控制在0-5℃,放入高速研磨机,充分研磨,将混合物升至室温,制得所需抗皱抗菌防臭整理剂。该抗皱抗菌防臭整理剂,可以起到良好的抗皱作用,同时可以抑制细菌,起到防臭的作用。实施例3改性聚硅氧烷65份,表面活性剂6份,油酸钠11份,增稠剂4份,水14份。将改性聚硅氧烷与表面活性剂加入水中,控制温度在60-80℃,高速搅拌,制得混合均匀的乳液;向制得的乳液中加入油酸钠和增稠剂,降低混合物温度,将温度控制在0-5℃,放入高速研磨机,充分研磨,将混合物升至室温,制得所需抗皱抗菌防臭整理剂。该抗皱抗菌防臭整理剂,可以起到良好的抗皱作用,同时可以抑制细菌,起到防臭的作用。实施例4改性聚硅氧烷67份,表面活性剂8份,油酸钠10.5份,增稠剂4.5份,水10份。将改性聚硅氧烷与表面活性剂加入水中,控制温度在60-80℃,高速搅拌,制得混合均匀的乳液;向制得的乳液中加入油酸钠和增稠剂,降低混合物温度,将温度控制在0-5℃,放入高速研磨机,充分研磨,将混合物升至室温,制得所需抗皱抗菌防臭整理剂。该抗皱抗菌防臭整理剂,可以起到良好的抗皱作用,同时可以抑制细菌,起到防臭的作用。实施例5改性聚硅氧烷70份,表面活性剂7份,油酸钠10份,增稠剂4份,水9份。将改性聚硅氧烷与表面活性剂加入水中,控制温度在60-80℃,高速搅拌,制得混合均匀的乳液;向制得的乳液中加入油酸钠和增稠剂,降低混合物温度,将温度控制在0-5℃,放入高速研磨机,充分研磨,将混合物升至室温,制得所需抗皱抗菌防臭整理剂。该抗皱抗菌防臭整理剂,可以起到良好的抗皱作用,同时可以抑制细菌,起到防臭的作用。实施例6改性聚硅氧烷73份,表面活性剂6份,油酸钠9.5份,增稠剂3.5份,水8份。将改性聚硅氧烷与表面活性剂加入水中,控制温度在60-80℃,高速搅拌,制得混合均匀的乳液;向制得的乳液中加入油酸钠和增稠剂,降低混合物温度,将温度控制在0-5℃,放入高速研磨机,充分研磨,将混合物升至室温,制得所需抗皱抗菌防臭整理剂。该抗皱抗菌防臭整理剂,可以起到良好的抗皱作用,同时可以抑制细菌,起到防臭的作用。实施例7改性聚硅氧烷75份,表面活性剂8份,油酸钠9份,增稠剂3份,水5份。将改性聚硅氧烷与表面活性剂加入水中,控制温度在60-80℃,高速搅拌,制得混合均匀的乳液;向制得的乳液中加入油酸钠和增稠剂,降低混合物温度,将温度控制在0-5℃,放入高速研磨机,充分研磨,将混合物升至室温,制得所需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棉织物用的抗皱抗菌防臭整理剂,其特征在于,以重量份计,包括以下组分:改性聚硅氧烷60‑80份,表面活性剂5‑9份,油酸钠8‑12份,增稠剂2‑5份,水5‑20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棉织物用的抗皱抗菌防臭整理剂,其特征在于,以重量份计,包括以下组分: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椰子油酰单乙醇胺、十二烷基二羟乙基甜菜碱或月桂酰胺丙基二甲胺乙内酯中的一种或多种混合物5-9份,改性聚硅氧烷60-80份,油酸钠8-12份,增稠剂2-5份,水5-20份;所述改性聚硅氧烷为季铵盐和羟乙基混合改性的聚硅氧烷,并与聚乙二醇反应后,去除聚乙二醇制得的改性聚硅氧烷;所述改性聚硅氧烷中季铵盐与羟乙基的摩尔比为1:2。2.一种棉织物用的抗皱抗菌防臭整理剂,其特征在于,以重量份计,包括以下组分: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椰子油酰单乙醇胺、十二烷基二羟乙基甜菜碱或月桂酰胺丙基二甲胺乙内酯中的一种或多种混合物6-8份,改性聚硅氧烷70-75份,油酸钠9-10份,增稠剂3-4份,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天堂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三和开泰花线织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