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式绝缘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280192 阅读:98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5-19 04: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盘式绝缘子,包括绝缘主体、外连接端和与外连接端相通的呈内锥形的内连接端,所述外连接端伸出所述绝缘主体的上端并与设在所述绝缘主体下端的内连接端固定连接;所述内连接端的开口处设有一环形密封垫,所述内连接端的顶部固定有一胶垫;所述内连接端的下端还固定有加强固定块,所述加强固定块与所述内连接端的内锥形相连的位置设有通孔,所述通孔的直径与所述内连接端的内锥形最大圆周的直径相同。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紧凑,生产成本低,对传统盘丝绝缘子做了结构上的改变,可以直接采用插拔式避雷器,拆装方便,便于工作人员拆卸和维修,且极大地增强了抗拉能力,防止盘式绝缘子的松动脱落,增加了盘式绝缘子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学领域,更具体地说,尤其涉及一种应用在避雷针上的盘式绝缘子
技术介绍
传统的GIS避雷器,外壳为金属外壳,顶端或侧端设有盘式绝缘子为避雷器的进线端,内部装有电阻片并充有SF6气体,电阻片与盘式绝缘体的进线端电连接。由于盘式绝缘子的结构限制,组装的GIS避雷器可靠性差,结构复杂,安装维护不方便,且内部的SF6气体为有害气体,对环境会造成污染。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可靠性强,安装方便,插拔紧密,防水的盘式绝缘子。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盘式绝缘子,包括绝缘主体、外连接端和与外连接端相通的呈内锥形的内连接端,所述外连接端伸出所述绝缘主体的上端并与设在所述绝缘主体下端的内连接端固定连接;所述内连接端的开口处设有一环形密封垫,所述内连接端的顶部固定有一胶垫;所述内连接端的下端还固定有加强固定块,所述加强固定块与所述内连接端的内锥形相连的位置设有通孔,所述通孔的直径与所述内连接端的内锥形最大圆周的直径相同。进一步的,所述外连接端与所述内连接端一体式成型,外连接端上设有用于将所述外连接端固定在所述绝缘主体上的的第一弹性凸块,所述绝缘主体上设有与所述外连接端相配合的第一凹槽。进一步的,所述绝缘主体由环氧树脂、陶瓷、橡胶或塑料材料制成。进一步的,所述外连接端和内连接端均由环氧树脂、陶瓷、橡胶或塑料材料制成。进一步的,所述环形密封垫粘接在内连接端的开口处。进一步的,所述加强固定块与所述内连接端一体式成型。进一步的,所述加强固定块的内壁上设有至少两个对称分布的第二凹槽,插拔式避雷器通过设置在插拔式避雷器上且与所述第二凹槽相配合的第二弹性凸块与所述加强固定块固定连接。进一步的,所述内连接端的内侧还设有至少两个弧形凹槽,插拔式避雷器上设有与所述弧形凹槽相配合的弧形凸台。进一步的,所述弧形凹槽和弧形凸台均由弹性材料制成。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结构简单紧凑,生产成本低,对传统盘丝绝缘子做了结构上的改变,可以直接采用插拔式避雷器,拆装方便,便于工作人员拆卸和维修,且极大地增强了抗拉能力,防止盘式绝缘子的松动脱落,增加了盘式绝缘子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中的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任何限制。图1是本技术盘式绝缘子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绝缘主体、2-外连接端、3-内连接端、4-环形密封垫、5-胶垫、6-加强固定块、、7-第二凹槽、8-第二弹性凸块、9-弧形凹槽、10-弧形凸台。【具体实施方式】参阅图1所示,本技术的一种盘式绝缘子,包括绝缘主体1、外连接端2和与外连接端2相通的呈内锥形的内连接端3,所述外连接端2伸出所述绝缘主体I的上端并与设在所述绝缘主体I下端的内连接端3固定连接;所述内连接端3的开口处设有一环形密封垫4,所述内连接端3的顶部固定有一胶垫5;所述内连接端3的下端还固定有加强固定块6,所述加强固定块6与所述内连接端3的内锥形相连的位置设有通孔,所述通孔的直径与所述内连接端3的内锥形最大圆周的直径相同。所述外连接端2与所述内连接端3—体式成型,外连接端2上设有用于将所述外连接端2固定在所述绝缘主体I上的的第一弹性凸块,所述绝缘主体I上设有与所述外连接端2相配合的第一凹槽。所述绝缘主体I由环氧树脂、陶瓷、橡胶或塑料材料制成。所述外连接端2和内连接端3均由环氧树脂、陶瓷、橡胶或塑料材料制成。通过设置的第一弹性凸块和第一凹槽可以讲外连接端3直接简单的插入绝缘主体I上并通过第一弹性凸块进行固定,第一弹性凸块设有多个,可以使二者连接非常紧密牢固。所述环形密封垫4粘接在内连接端3的开口处。由于在内连接端3的开口处设有一环形密封垫4,不仅可以起到密封作用,防止内连接端3内部存储水分,损坏插拔式避雷器,也可以增大内连接端3与插拔式避雷器的摩擦,防止盘式绝缘子松动或脱落。所述加强固定块6与所述内连接端3—体式成型。所述加强固定块6的内壁上设有至少两个对称分布的第二凹槽7,插拔式避雷器通过设置在插拔式避雷器上且与所述第二凹槽7相配合的第二弹性凸块8与所述加强固定块6固定连接。第二凹槽7和第二弹性凸块8能够将插拔式避雷器牢固的固定在加强固定块6上,防止了插拔式避雷器与绝缘主体I相对产生松动或脱落,极大提高了盘式绝缘体的抗拉强度,从而提高了盘式绝缘体的使用寿命。所述内连接端3的内侧还设有至少两个弧形凹槽9,插拔式避雷器上设有与所述弧形凹槽9相配合的弧形凸台10。所述弧形凹槽9和弧形凸台10均由弹性材料制成。由于在内连接端3的顶部固定有一胶垫5可以防止插拔式避雷器与盘式绝缘子的相对移动时,插拔式避雷器对盘式绝缘子的磨损,增加盘式绝缘子的使用寿命。以上所举实施例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方式,仅用来方便说明本技术,并非对本技术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任何所属
中具有通常知识者,若在不脱离本技术所提技术特征的范围内,利用本技术所揭示
技术实现思路
所作出局部更动或修饰的等效实施例,并且未脱离本技术的技术特征内容,均仍属于本技术技术特征的范围内。【主权项】1.一种盘式绝缘子,其特征在于:包括绝缘主体(1)、外连接端(2)和与外连接端(2)相通的呈内锥形的内连接端(3),所述外连接端(2)伸出所述绝缘主体(1)的上端并与设在所述绝缘主体(1)下端的内连接端(3)固定连接;所述内连接端(3)的开口处设有一环形密封垫(4),所述内连接端(3)的顶部固定有一胶垫(5);所述内连接端(3)的下端还固定有加强固定块(6),所述加强固定块(6)与所述内连接端(3)的内锥形相连的位置设有通孔,所述通孔的直径与所述内连接端(3)的内锥形最大圆周的直径相同。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盘式绝缘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外连接端(2)与所述内连接端(3)—体式成型,外连接端(2)上设有用于将所述外连接端(2)固定在所述绝缘主体(1)上的的第一弹性凸块,所述绝缘主体(1)上设有与所述外连接端(2)相配合的第一凹槽。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盘式绝缘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主体(1)由环氧树脂、陶瓷、橡胶或塑料材料制成。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盘式绝缘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外连接端(2)和内连接端(3)均由环氧树脂、陶瓷、橡胶或塑料材料制成。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盘式绝缘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密封垫(4)粘接在内连接端(3)的开口处。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盘式绝缘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固定块(6)与所述内连接端(3)—体式成型。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盘式绝缘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固定块(6)的内壁上设有至少两个对称分布的第二凹槽(7),插拔式避雷器通过设置在插拔式避雷器上且与所述第二凹槽(7)相配合的第二弹性凸块(8)与所述加强固定块(6)固定连接。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盘式绝缘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连接端(3)的内侧还设有至少两个弧形凹槽(9),插拔式避雷器上设有与所述弧形凹槽(9)相配合的弧形凸台(10)。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盘式绝缘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凹槽(9)和弧形凸台(10)均由弹性材料制成。【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盘式绝缘子,包括绝缘主体、外连接端和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盘式绝缘子,其特征在于:包括绝缘主体(1)、外连接端(2)和与外连接端(2)相通的呈内锥形的内连接端(3),所述外连接端(2)伸出所述绝缘主体(1)的上端并与设在所述绝缘主体(1)下端的内连接端(3)固定连接;所述内连接端(3)的开口处设有一环形密封垫(4),所述内连接端(3)的顶部固定有一胶垫(5);所述内连接端(3)的下端还固定有加强固定块(6),所述加强固定块(6)与所述内连接端(3)的内锥形相连的位置设有通孔,所述通孔的直径与所述内连接端(3)的内锥形最大圆周的直径相同。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福来
申请(专利权)人:醴陵市东方电瓷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