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于春杨专利>正文

一种放射介入防护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275064 阅读:1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5-19 00: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放射介入防护舱,包括防护舱,所述防护舱由上壁和两个侧壁围合而成,防护舱前下部固定横板,横板两端连接在两个侧壁上,上部活动封盖前壁,前壁分为两块,一块的前壁上开设与人身体契合的窗口,窗口上覆盖防护帘,另一块的前壁上开设与四肢契合的窗口,所述防护舱的上壁、两个侧壁、前壁和防护帘均由防辐射材料制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便于操作,舒适度高,防护效果好,对医护人员进行全方位的防护;通过调节调节前壁高度,以便适合不同的体型进行介入治疗;通过调节移动板高度,以便适合不同粗细的四肢进行介入治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医疗过程中的防护设备。更具体地说,本技术涉及一种放射介入防护舱
技术介绍
介入治疗学是近年迅速发展起来的一门融合了影像诊断和临床治疗于一体的新兴学科。它是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机、CT、超声和磁共振等影像设备的引导和监视下,利用穿刺针、导管及其他介入器材,通过人体自然孔道或微小的创口将特定的器械导入人体病变部位进行微创治疗的一系列技术的总称。目前已经成为与传统的内科、外科并列的临床三大支柱性学科。近年来,随着介入治疗水平提升,介入治疗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目前除了经过全日制学习的医学影像诊断与治疗专业人员外,还有心内科医生从事心血管介入治疗,今年来介入治疗取得了明显进展,随着这一微创技术的广泛应用,从事放射诊疗工作的人员越来越多,分工越来越细,因病变复杂,手术时间相对较长,而且治疗过程中操作者往往需要接受长时间的曝光,因此,诊疗术中给操作者带来的辐射伤害值得关注。传统的介入防护装置,包括铅屏、挂帘及挡板等固有装置,以及铅衣、铅围脖、铅眼罩及铅头盔的辅助防护装置,介入科及心内科常用的介入个人防护用品,包括铅衣、铅帽、铅围脖等物品。但是传统的介入防护装置主要存在以下缺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放射介入防护舱,其特征在于,包括防护舱,所述防护舱由上壁和两个侧壁围合而成,防护舱前下部固定横板,横板两端连接在两个侧壁上,上部活动封盖前壁,前壁分为两块,一块的前壁上开设与人身体契合的窗口,窗口上覆盖防护帘,另一块的前壁上开设与四肢契合的窗口,所述防护舱的上壁、两个侧壁、前壁和防护帘均由防辐射材料制成。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春杨吕杰
申请(专利权)人:于春杨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