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坝空气净化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271485 阅读:158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5-18 20:5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子坝空气净化器,由电极仓,位于电极仓内的锁尘电极和管中针电极构成,管中针电极和锁尘电极的个数比为N:N+1,其中N≥1;锁尘电极和管中针电极沿进气方向间隔排列,分别与高压电源连接,相邻的锁尘电极和管中针电极构成一对电极对,空气在电极仓内经过净化后得到洁净气体。本发明专利技术气流沿电极对的正负电极方向穿过,而不是传统的垂直于正负电场方向进入,所耗电流小,由于不必形成强电场,不易产生臭氧并大大降低了供电功率;空气以层流方式流经锁尘电极与管中针电极,风阻小;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有效杀灭空气中的细菌和病毒,空气净化效果好。产品能耗低,安全性强,高效节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说明】电子坝空气净化器
本专利技术属于空气净化
,具体涉及一种空气净化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的空气净化装置主要有静电除尘器和高效过滤器两种。静电除尘器的工作原理是利用高压电场使待处理气流发生电离,气流垂直于电场方向流经电场,气流中的粉尘荷电在电场作用下与气流分离。要想达到比较理想的除尘率,静电除尘器运行电压需保持40 — 75kV乃至10kV以上,电流较大,当静电除尘器中粉尘的比电阻较大时,尘层之间形成电压梯度会产生局部击穿和放电现象,造成除尘效率下降并产生大量臭氧。同时,静电集尘器由于自身锁不住污物,停电或重新开启时会将先前吸附的污物再次吹出来,重新污染空气。高效过滤器在使用时,短期内便会被污物堵塞过滤网而失效,无杀菌作用,不能滤掉颗粒过小的污物,而且经过滤网的空气压力差很大,相比之下能耗过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低能耗空气净化装置,在对空气进行有效净化的同时,不会产生二次污染。本专利技术达到上述目的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专利技术电子坝空气净化器,由壳体密闭设有进、排气口的电极仓,位于电极仓内的锁尘电极和管中针电极构成,管中针电极和锁尘电极的个数比为N:N+1,其中N彡I ; 在电极仓内锁尘电极和管中针电极沿进气方向间隔排列,分别与高压电源连接,相邻的锁尘电极和管中针电极构成一对电极对;管中针电极由电极针,电极针板,和多个绝缘电极针管隔离排列的电极针管体件构成; 电极针板设有与绝缘电极针管的个数及内径相适应的通孔,并与电极针管体件粘合固定;电极针板与电极仓进气口相近,电极针管体件与电极仓排气口相近; 电极针的针尾由绝缘体包敷固定在电极针板上,其针体沿通孔轴线向外突出,针尖伸向绝缘电极针管的管体内;多个电极针之间通过线路并联;在供电工作时,电极针的针尖在绝缘电极针管的管体内形成电晕。本专利技术所需高压电源的供电电压保持在8~30kV之间; 本专利技术电极对之间的极间距为2(Tl00mm。锁尘电极由绝缘外框、两个网状挡板和吸附填充物构成;绝缘外框和两个网状挡板构成空腔,吸附填充物设置在空腔内。电极仓的壳体内部为绝缘层,夕卜部为金属屏蔽层,以防静电福射。电极仓的排气口处设有轴流风机,轴流风机根据需要进行开启。 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本专利技术构成电极对的锁尘电极和管中针电极沿进气方向间隔排列,进入电极仓的气流沿电极对的正负电极方向穿过,而不是传统的垂直于正负电场方向进入,所耗电流极小于垂直于正负电场方向进入。由于不必形成强电场,不易产生臭氧。本专利技术大大降低了供电功率,产品安全性强,更节能环保。本专利技术空气以层流方式流经锁尘电极与管中针电极,所受阻力很小,风压损失不足20%以下。本专利技术管中针电极在通电时,电极针与绝缘电极针管的管体之间不形成电场,电极针的针尖在绝缘电极针管的管体内形成电晕,可以有效杀灭流经针板电极的空气中的细菌和病毒,并使气流中的尘埃带上电荷,然后在锁尘电极上将气流中的尘埃进行电荷中和及吸附处理,从而得到洁净的空气。为了增加处理效果,本专利技术管中针电极和锁尘电极的个数比为N:N+1,其中N^l ;可以有效防止电子风单向流动,进入电极仓内的气流先经过锁尘电极进粗过滤,会得到更有效的处理效果。根据空气质量和处理要求,管中针电极的个数N可以根据情况设定。【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专利技术管中针电极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专利技术管中针电极的电极针板与电极针结合示意图; 图4为本专利技术管中针电极的电极针管体件示意图; 图5为本专利技术电极针与电极针管结合示意图; 图6为本专利技术锁尘电极TK意图; 图7为本专利技术图6的A-A剖视图; 主要附图标记说明电极仓10 ; 锁尘电极20 ;锁尘电极框21 ;网状挡板22 ;吸附填充物23 管中针电极30 ;电极针管体件31 ;绝缘电极针管311 ; 电极针板32 ;通孔321 ;电极针33 ;绝缘体331 ;轴流风机40。【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电子坝空气净化器,由电极仓10,位于电极仓内的锁尘电极20和管中针电极30构成; 电极仓10为整体密闭的空腔,设有进气口和排气口,空气在电极仓10内经过由锁尘电极20和管中针电极30完成净化后由排气口排出;电极仓的壳体内部为绝缘层,外部为金属屏蔽层,以防静电福射;电极仓10具有防漏电和漏气两种功能; 管中针电极30和锁尘电极20的个数比为N:N+1,其中N彡I ; 在电极仓10内,锁尘电极20和管中针电极30沿进气方向间隔排列,分别与高压电源连接,相邻的锁尘电极20和管中针电极30构成一对电极对;电极对之间的极间距为20?10mm ; 管中针电极30由电极针管体件31、电极针板32和电极针33构成;电极针管体件31由多个绝缘电极针管311隔离排列组成; 电极针板32设有与绝缘电极针管311的个数及内径相适应的通孔321,并与电极针管体件31粘合固定; 电极针33的针尾由绝缘体331包敷固定在电极针板32上,其针体沿通孔321轴线向外突出,针尖伸向绝缘电极针管311的管体内;多个电极针33之间通过线路并联; 电极针板32与电极仓10进气口相近,电极针管体件31与电极仓排气口相近;电极针33置于绝缘电极针管311的进风口处;多个绝缘电极针管311之间互相隔离,保证空气以层流方式流过电极针33,此时,空气所受阻力很小。本专利技术所需高压电源的供电电压保持在8~30kV之间;在供电工作时,电极针33的针尖在绝缘电极针管311的管体内形成电晕。锁尘电极20由绝缘外框21、两个网状挡板22和吸附填充物23构成;绝缘外框21和两个网状挡板22构成空腔,网状挡板22也选用塑料或金属网挡板;吸附填充物23设置在空腔内。吸附填充物23长期有效,三年之内不用更换,吸附填充物23即能吸附带电颗粒又能吸附非带电颗粒,吸附填充物23锁住的污物容易清洗掉,洗掉污物便可再次使用。锁尘电极20带有不同于管中针电极的异性电,既是电极又有污物收集功能。空气流经管中针电极30时,其中的污物带上静电,在锁尘电极20上被中和掉电荷并被吸附锁住,从而得到净化的气体。电极仓10的排气口处设有轴流风机40,轴流风机40根据需要进行开启或关闭。轴流风机40是为了空气流动而设,若要求净化的污染空气本身具有压力,则不用开启轴流风机40。本专利技术使用隔离电源,不会干扰电网。管中针电极30的个数可要根据需要设计,根据实验结果,优先采用的数值为2个,则锁尘电极20的个数为3个,在电极仓10内,锁尘电极20和管中针电极30沿进气方向间隔排列,如图1所示。三个锁尘电极的厚度的可以相同,或者根据需要按由进气口到出风口的顺序将其厚度进行递增。锁尘电极的厚薄不决定除尘效果,主要是决定使用时间,最厚为60毫米,最薄为5毫米,根据使用环境决定。室内用要用厚的,不需要开启轴流风机40的场合,可采用薄的。空气流经管中针电极30时,其中的污物带上静电,在锁尘电极20上被中和掉电荷并被吸附锁住,从而得到净化的气体。锁尘电极20和管中针电极30采用3:2的设置,有效防止电子风单向流动,进入电极仓内的气流先经过锁尘电极20进行初粗过滤再进入管中针电极,可以对空气起到更节能有效的净化效果。由于空气是沿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电子坝空气净化器,其特征是:由壳体密闭设有进、排气口的电极仓,位于电极仓内的锁尘电极和管中针电极构成,管中针电极和锁尘电极的个数比为N :N+1,其中N≥1;在电极仓内锁尘电极和管中针电极沿进气方向间隔排列,分别与高压电源连接,相邻的锁尘电极和管中针电极构成一对电极对;管中针电极由电极针,电极针板,和多个绝缘电极针管隔离排列的电极针管体件构成;电极针板设有与绝缘电极针管的个数及内径相适应的通孔,并与电极针管体件粘合固定;电极针板与电极仓进气口相近,电极针管体件与电极仓排气口相近;电极针的针尾由绝缘体包敷固定在电极针板上,其针体沿通孔轴线向外突出,针尖伸向绝缘电极针管的管体内;多个电极针之间通过线路并联;在供电工作时,电极针的针尖在绝缘电极针管的管体内形成电晕。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万宝蔡培明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地灵电器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