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孙建良专利>正文

防水抗菌保暖荧光发光面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269993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5-18 19:5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防水抗菌保暖荧光发光面料,它从内而外依次包括基层(1)、里层(2)、面料层(3)和外层(4),基层(1)由经纱和纬纱相互连接制成,经纱和纬纱采用纳米银纤维纺织而成,里层(2)为保暖层,外层(4)和面料层(3)压合,外层(4)为防风防水透气膜,面料层(3)为织物。所述织物包括织物本体,以及依次设置在织物本体上的中间层和发光体,所述发光体的背面设有粘层,发光体的正面是一荧光面层。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提高抗菌效率。本发明专利技术荧光发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纺织面料,尤其涉及一种防水抗菌保暖荧光发光面料。属于纺织

技术介绍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衣物的舒适度和各种功能的要求越来越高,并不仅仅局限于衣物蔽体的层面,而是向多功能、多元化的方向发展,在寒冷的天气里,保暖性好的衣物倍受青睐,但当遇到下雨天或湿度较大的天气时,这种保暖衣物因吸附水分而变得潮湿,不但起不到保持身体温暖的效果,反而会阴冷无比,使穿着者感到非常的不舒适。另外人们每天都会穿着衣服在各种场合学习、工作、生活,不自觉间就会接触到各种细菌,长期累积富集,会对人体的健康产生危害。另外,传统服装所采用的织物不能发光。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防水抗菌保暖荧光发光面料,具有较好的保暖性能和防水性能,延长面料的使用寿命,同时可以提高抗菌效率,减少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防水抗菌保暖荧光发光面料,它从内而外依次包括基层、里层、面料层和外层,所述基层由经纱和纬纱相互连接制成,所述经纱和纬纱采用纳米银纤维纺织而成,所述里层为保暖层,所述外层和面料层压合,其中外层为防风防水透气膜,面料层为织物;所述防风防水透气膜为微孔聚氨酯膜,微孔聚氨酯膜的微孔孔径为100-500微米;所述外层外还设置有保护层,所述保护层为聚偏氟乙烯喷涂膜;所述织物包括织物本体,以及依次设置在织物本体上的中间层和发光体,所述发光体的背面设有粘层,发光体的正面是一荧光面层。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本专利技术防水保暖面料,该面料从外到内依次包括防水层、底料层和保暖层,保暖层在内侦L贴身穿着,具有良好的保暖效果,在外侧设置有防水层,可使底料层和保暖层保持干燥,防水效果好,保证衣物的保暖效果;同时基层由经纱和纬纱相互连接制成,所述经纱和纬纱采用纳米银纤维纺织而成,纳米银纤维可以对大肠杆菌、淋球菌、沙眼衣原体等数十种致病微生物都有强烈的抑制和杀灭作用,抗菌效果较好。本专利技术能发光,不仅结构简单轻巧,使用方便灵活,根据需要随意设置,而且制造简单,使用寿命长久。【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其中: 基层I 里层2 面料层3 外层4 保护层5。【具体实施方式】参见图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防水抗菌保暖荧光发光面料,它从内而外依次包括基层1、里层2、面料层3和外层4,所述基层I由经纱和纬纱相互连接制成,所述经纱和纬纱采用纳米银纤维纺织而成,所述里层2为保暖层,所述外层4和面料层3压合,其中外层4为防风防水透气膜,面料层3为织物。所述防风防水透气膜为微孔聚氨酯膜。所述微孔聚氨酯膜的微孔孔径为100-500微米。所述外层I外还设置有保护层5,所述保护层5为聚偏氟乙烯喷涂膜。所述织物包括织物本体,以及依次设置在织物本体上的中间层和发光体,所述发光体的背面设有粘层,发光体的正面是一荧光面层。【主权项】1.一种防水抗菌保暖荧光发光面料,其特征在于它从内而外依次包括基层(I)、里层(2)、面料层(3)和外层(4),所述基层(I)由经纱和纬纱相互连接制成,所述经纱和纬纱采用纳米银纤维纺织而成,所述里层(2)为保暖层,所述外层(4)和面料层(3)压合,其中外层(4)为防风防水透气膜,面料层(3)为织物;所述防风防水透气膜为微孔聚氨酯膜,微孔聚氨酯膜的微孔孔径为100-500微米;所述外层(I)外还设置有保护层(5),所述保护层(5)为聚偏氟乙烯喷涂膜;所述织物包括织物本体,以及依次设置在织物本体上的中间层和发光体,所述发光体的背面设有粘层,发光体的正面是一荧光面层。【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防水抗菌保暖荧光发光面料,它从内而外依次包括基层(1)、里层(2)、面料层(3)和外层(4),基层(1)由经纱和纬纱相互连接制成,经纱和纬纱采用纳米银纤维纺织而成,里层(2)为保暖层,外层(4)和面料层(3)压合,外层(4)为防风防水透气膜,面料层(3)为织物。所述织物包括织物本体,以及依次设置在织物本体上的中间层和发光体,所述发光体的背面设有粘层,发光体的正面是一荧光面层。本专利技术可以提高抗菌效率。本专利技术荧光发光。【IPC分类】B32B27/40, B32B15/04, B32B27/06, B32B15/02, B32B7/08, B32B33/00, B32B27/12【公开号】CN105584141【申请号】CN201410565720【专利技术人】孙建良 【申请人】孙建良【公开日】2016年5月18日【申请日】2014年10月23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防水抗菌保暖荧光发光面料,其特征在于它从内而外依次包括基层(1)、里层(2)、面料层(3)和外层(4),所述基层(1)由经纱和纬纱相互连接制成,所述经纱和纬纱采用纳米银纤维纺织而成,所述里层(2)为保暖层,所述外层(4)和面料层(3)压合,其中外层(4)为防风防水透气膜,面料层(3)为织物;所述防风防水透气膜为微孔聚氨酯膜,微孔聚氨酯膜的微孔孔径为100‑500 微米;所述外层(1)外还设置有保护层(5),所述保护层(5)为聚偏氟乙烯喷涂膜;所述织物包括织物本体,以及依次设置在织物本体上的中间层和发光体,所述发光体的背面设有粘层,发光体的正面是一荧光面层。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建良
申请(专利权)人:孙建良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