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艳玲专利>正文

儿童核磁共振检查用固定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3257967 阅读:83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5-16 22: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核磁共振检查设备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儿童核磁共振检查用固定装置。由核磁共振检查床(1),限制绳(2),束缚带(3),捆绑端(4),重物(6)组成。三根限制绳(2)绷紧,使得连接端位于三个穿绳孔(5)的几何中心区域。将待检查的病人的胳膊、腿等穿入捆绑端(4)连接后形成圆筒形的区域中。束缚带(3)通过铰接端(7)与各限制绳(2)的连接端铰接。如果病人想往任何方向移动,则需要克服重物(6)的重力。由于三个重物(6)的重量等同,则任何时刻,在没有外力的情况下,铰接端(7)均会自动回到几何中心位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结构简单,实施方便,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病人的随意移动,具有较好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核磁共振检查设备
,具体地说是儿童核磁共振检查用固定装置
技术介绍
核磁共振成像(MRI)检查已经成为一种常见的影像检查方式,核磁共振成像作为一种新型的影像检查技术,不会对人体健康有影响。—般的核磁共振检查少则几分钟,多则数十分钟。对于儿童来说,在这样相对隔离和密闭的环境中,独自呆上这么长时间,本身即是个挑战。而且,在核磁共振检查的过程中,身体不能随意移动,或者移动的速度不能太快,否则将会影响检查的精度,需要对检查对象进行固定,尤其是儿童,更是如此。但是如果彻底将被检查对象固定,则势必使其感觉非常难受,以至于长时间的固定后,部分被检查对象可能出现挣扎的情况,所以还需在一定程度上,进行放松。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提到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儿童核磁共振检查用固定装置。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方式实现的:儿童核磁共振检查用固定装置,主要由核磁共振检查床(I),限制绳(2),束缚带(3),捆绑端(4),重物(6)组成。核磁共振检查床(I)上开有若干穿绳孔(5),每三个穿绳孔(5)组成等边三角形;三根限制绳(2)分别从所述的穿绳孔(5)穿过,各限制绳(2) —端结在一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儿童核磁共振检查用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主要由核磁共振检查床(1),限制绳(2),束缚带(3),捆绑端(4),重物(6)组成;核磁共振检查床(1)上开有若干穿绳孔(5),每三个穿绳孔(5)组成等边三角形;三根限制绳(2)分别从所述的穿绳孔(5)穿过,各限制绳(2)一端结在一起,形成连接端,各限制绳(2)的另一端连接等重的重物(6);束缚带(3)通过铰接端(7)与各限制绳(2)的连接端铰接;束缚带(3)通过捆绑端(4)的连接形成圆筒形的区域,圆筒形区域的内径为3cm‑20cm。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艳玲
申请(专利权)人:李艳玲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