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稳定型深井泵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255540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5-15 21: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稳定型深井泵,属于深井泵领域。它解决了现有深井泵放置不稳的问题。本稳定型深井泵包括竖直设置的泵体,泵体底部可拆卸连接有底座,底座外壁靠近底部位置沿周向设有若干支撑槽,支撑槽在底座底部开口,还包括一端带滚珠一的若干支脚,支脚远离滚珠一的一端铰接在支撑槽远离底座底部的一端槽壁上,且能围绕铰接部转动支脚,使支脚合拢贴合在支撑槽槽底,也能围绕铰接部转动支脚,使支脚展开至极限位置,此时若干支脚对应的滚珠一底部形成的平面与底座轴线垂直,底座外壁还设有连接孔,还包括连接杆,连接杆两端能分别连接在相邻两个底座的连接孔上,并固定相邻的两个底座。本深井泵放置十分稳定,同时不会对使用造成影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深井栗
,涉及一种稳定型深井栗。
技术介绍
深井栗是水栗的一种,它是浸入地下水井中进行抽吸和输送水的一种栗,被广泛应用于农田排灌、工矿企业、城市给排水和污水处理等由。当将深井栗放置在地面上时,由于深井栗一般呈细长结构,因此容易倾倒造成损坏,因此有必要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使深井栗置于地面上能更加稳定,且工作时不会受到影响的稳定型深井栗。本技术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稳定型深井栗,包括竖直设置的栗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栗体底部设有与栗体同轴设置的圆柱形底座,所述的栗体和底座可拆卸连接,所述的底座外壁靠近底部位置沿周向设有若干开槽状支撑槽,所述的支撑槽在底座底部开口,还包括一端带滚珠一的若干杆状支脚,所述的支脚远离滚珠一的一端紧配合铰接在支撑槽远离底座底部的一端槽壁上,且能围绕铰接部转动支脚,使支脚合拢并贴合在支撑槽槽底,并使所述的滚珠一置于底座底部,也能围绕铰接部转动支脚,使支脚展开至极限位置,此时所述的若干支脚对应的滚珠一底部形成的平面与底座轴线垂直,所述的底座外壁还设有若干连接孔,且所述的连接孔与底座轴线垂直,还包括连接杆,所述的连接杆两端能分别连接在相邻两个底座的连接孔上,并固定相邻的两个底座。将栗体置于地面上时,围绕铰接部转动支脚,使支脚展开至极限位置,此时若干支脚对应的滚珠一底部形成的平面与底座轴线垂直,因此即可利用滚珠一形成稳定的支撑结构,扩大支撑面积,以提高栗体的稳定性,而且由于栗体和底座可拆卸连接,因此改造十分方便,同时也可以将连接杆两端分别连接在相邻两个底座的连接孔上,并固定相邻的两个底座,以使若干栗体连接为一体结构,方便整体固定,或者整体进行移动,且在使用时,围绕铰接部转动支脚,使支脚合拢并贴合在支撑槽槽底,并使滚珠一置于底座底部,因此不会对使用造成影响。在上述的一种稳定型深井栗中,所述的底座底部还设有滚珠二,且当支脚展开至极限位置时,所述的滚珠二底部与若干滚珠一底部形成的平面平齐。因此通过滚珠二能加强稳定性。在上述的一种稳定型深井栗中,所述的支撑槽槽底和支脚均具有磁性,且支脚合拢并贴合在支撑槽槽底时,所述的支脚和支撑槽槽底吸附。在上述的一种稳定型深井栗中,所述的支脚数量为四个,且沿栗体周向等角度分布。在上述的一种稳定型深井栗中,所述的支脚至展开极限时,支脚与底座轴线夹角为 45。。因此更加稳定。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优点:将栗体置于地面上时,围绕铰接部转动支脚,使支脚展开至极限位置,此时若干支脚对应的滚珠一底部形成的平面与底座轴线垂直,因此即可利用滚珠一形成稳定的支撑结构,扩大支撑面积,以提高栗体的稳定性,而且由于栗体和底座可拆卸连接,因此改造十分方便,同时也可以将连接杆两端分别连接在相邻两个底座的连接孔上,并固定相邻的两个底座,以使若干栗体连接为一体结构,方便整体固定,或者整体进行移动,且在使用时,围绕铰接部转动支脚,使支脚合拢并贴合在支撑槽槽底,并使滚珠一置于底座底部,因此不会对使用造成影响。【附图说明】图1-图3分别是本深井栗三种使用状态局部剖视图。图中,1、栗体;2、底座;21、支撑槽;22、滚珠二;23、连接孔;3、支脚;31、滚珠一;4、连接杆。【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是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技术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如图1-3所示,本技术一种稳定型深井栗,包括竖直设置的栗体I,栗体I底部设有与栗体I同轴设置的圆柱形底座2,栗体I和底座2可拆卸连接,底座2外壁靠近底部位置沿周向设有若干开槽状支撑槽21,支撑槽21在底座2底部开口,还包括一端带滚珠一 31的若干杆状支脚3,支脚3远离滚珠一 31的一端紧配合铰接在支撑槽21远离底座2底部的一端槽壁上,且能围绕铰接部转动支脚3,使支脚3合拢并贴合在支撑槽21槽底,并使滚珠一 31置于底座2底部,也能围绕铰接部转动支脚3,使支脚3展开至极限位置,此时若干支脚3对应的滚珠一 31底部形成的平面与底座2轴线垂直,底座2外壁还设有若干连接孔23,且连接孔23与底座2轴线垂直,还包括连接杆4,连接杆4两端能分别连接在相邻两个底座2的连接孔23上,并固定相邻的两个底座2。进一步的,底座2底部还设有滚珠二22,且当支脚3展开至极限位置时,滚珠二22底部与若干滚珠一 31底部形成的平面平齐。支撑槽21槽底和支脚3均具有磁性,且支脚3合拢并贴合在支撑槽21槽底时,支脚3和支撑槽21槽底吸附。支脚3数量为四个,且沿栗体I周向等角度分布。支脚3至展开极限时,支脚3与底座2轴线夹角为45°。将栗体I置于地面上时,围绕铰接部转动支脚3,使支脚3展开至极限位置,此时若干支脚3对应的滚珠一 31底部形成的平面与底座2轴线垂直,因此即可利用滚珠一 31形成稳定的支撑结构,扩大支撑面积,以提高栗体I的稳定性,而且由于栗体I和底座2可拆卸连接,因此改造十分方便,同时也可以将连接杆4两端分别连接在相邻两个底座2的连接孔23上,并固定相邻的两个底座2,以使若干栗体I连接为一体结构,方便整体固定,或者整体进行移动,且在使用时,围绕铰接部转动支脚3,使支脚3合拢并贴合在支撑槽21槽底,并使滚珠一31置于底座2底部,因此不会对使用造成影响。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技术精神作举例说明。本技术所属
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技术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栗体1、底座2、支撑槽21、滚珠二22、连接孔23、支脚3、滚珠一 31、连接杆4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技术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技术精神相违背的。【主权项】1.一种稳定型深井栗,包括竖直设置的栗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栗体(I)底部设有与栗体(I)同轴设置的圆柱形底座(2),所述的栗体(I)和底座(2)可拆卸连接,所述的底座(2)外壁靠近底部位置沿周向设有若干开槽状支撑槽(21),所述的支撑槽(21)在底座(2)底部开口,还包括一端带滚珠一(31)的若干杆状支脚(3),所述的支脚(3)远离滚珠一(31)的一端紧配合铰接在支撑槽(21)远离底座(2)底部的一端槽壁上,且能围绕铰接部转动支脚(3),使支脚(3)合拢并贴合在支撑槽(21)槽底,并使所述的滚珠一(31)置于底座(2)底部,也能围绕铰接部转动支脚(3),使支脚(3)展开至极限位置,此时所述的若干支脚(3)对应的滚珠一(31)底部形成的平面与底座(2)轴线垂直,所述的底座(2)外壁还设有若干连接孔(23),且所述的连接孔(23)与底座(2)轴线垂直,还包括连接杆(4),所述的连接杆(4)两端能分别连接在相邻两个底座(2)的连接孔(23)上,并固定相邻的两个底座(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稳定型深井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座(2)底部还设有滚珠二 (22),且当支脚(3)展开至极限位置时,所述的滚珠二 (22)底部与若干滚珠一 (31)底部形成的平面平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稳定型深井泵,包括竖直设置的泵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泵体(1)底部设有与泵体(1)同轴设置的圆柱形底座(2),所述的泵体(1)和底座(2)可拆卸连接,所述的底座(2)外壁靠近底部位置沿周向设有若干开槽状支撑槽(21),所述的支撑槽(21)在底座(2)底部开口,还包括一端带滚珠一(31)的若干杆状支脚(3),所述的支脚(3)远离滚珠一(31)的一端紧配合铰接在支撑槽(21)远离底座(2)底部的一端槽壁上,且能围绕铰接部转动支脚(3),使支脚(3)合拢并贴合在支撑槽(21)槽底,并使所述的滚珠一(31)置于底座(2)底部,也能围绕铰接部转动支脚(3),使支脚(3)展开至极限位置,此时所述的若干支脚(3)对应的滚珠一(31)底部形成的平面与底座(2)轴线垂直,所述的底座(2)外壁还设有若干连接孔(23),且所述的连接孔(23)与底座(2)轴线垂直,还包括连接杆(4),所述的连接杆(4)两端能分别连接在相邻两个底座(2)的连接孔(23)上,并固定相邻的两个底座(2)。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攀
申请(专利权)人:温州捷高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