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衣物处理装置,上述衣物处理装置包括:衣物收容部,提供用于收容衣物的空间;循环流路,设置于上述衣物收容部的外部,用于提供使空气经过上述衣物收容部的内部循环的空间;热交换部,设置于上述循环流路的内部;过滤部,设置于上述循环流路的内部,用于过滤出流入上述热交换部的异物;以及洗涤部,设置于上述热交换部和上述过滤部之间,用于分别向上述热交换部及上述过滤部喷射洗涤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衣物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衣物处理装置的概念包括对衣物实施洗涤或烘干的装置、对衣物实施洗涤和烘干的装置。可烘干衣物的衣物处理装置向衣物供给高温的空气(热风),根据空气的流动方式,可分为排气式和循环式(冷凝式)衣物处理装置。循环式衣物处理装置具有如下结构:使储存有衣物的衣物收容部的空气循环,从衣物收容部排出的空气中去除水分(除湿)并加热之后,重新向衣物收容部供给。排气式衣物处理装置采用如下方式:向衣物收容部供给经加热的空气,但不使从衣物收容部排出的空气循环,而使该空气向衣物处理装置的外部排出。在循环式衣物处理装置中,外桶吸入空气,而通常在这种情况下,由于外桶吸入的空气中含有大量异物,致使在供给高温的空气(热风)方面存在导致热交换效率下降的倾向,因而设有过滤器。另一方面,由于以往的衣物处理装置不设有用于通过加热空气来供给高温的空气(热风)的热交换器以及用于清扫上述过滤器的机构,因而有可能产生导致热交换效率下降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在于,提供可同时清扫用于对朝向热交换部供给的空气进行过滤的过滤部及上述热交换部的衣物处理装置。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衣物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衣物收容部,提供用于收容衣物的空间;循环流路,设置于上述衣物收容部的外部,用于提供使空气经过上述衣物收容部的内部循环的空间;热交换部,设置于上述循环流路的内部;过滤部,设置于上述循环流路的内部,用于过滤出流入上述热交换部的异物;以及洗涤部,设置于上述热交换部和上述过滤部之间,用于分别向上述热交换部及上述过滤部喷射洗涤水。并且,本专利技术提供衣物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过滤部包括:过滤器框架,设置于上述循环流路;以及过滤器,设置于上述过滤器框架,用于过滤出异物。并且,本专利技术可提供衣物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过滤器框架包括:本体,相对与上述循环流路的底面垂直的直线倾斜;引导件,设置于上述本体的下部,用于引导上述洗涤部喷射的洗涤水;以及开放面,设置于上述引导件的末端,上述开放面与排出管相连通。并且,本专利技术可提供衣物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引导件包括朝向上述开放面倾斜的倾斜面。并且,上述排出管可与设置于上述衣物收容部的外桶的排水部相连通。并且,上述洗涤部可包括:喷嘴本体;以及喷嘴孔,至少一个上述喷嘴孔分别设置于与上述热交换部和上述过滤部相向的上述喷嘴本体的两侧面,用于喷射洗涤水。并且,上述洗涤部还可包括供水单元,上述供水单元用于向上述喷嘴本体的内部供给洗涤水,上述供水单元还可包括分支管,上述分支管用于使洗涤水分别向与上述热交换部相向的喷嘴孔和与上述过滤部相向的喷嘴孔分流。并且,上述洗涤部可包括:热交换部清扫部,用于朝向上述热交换部喷射洗涤水;过滤器清扫部,用于朝向上述过滤部喷射洗涤水;以及供水单元,用于向上述洗涤部供给洗涤水。并且,本专利技术可提供衣物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供水单元包括:第一供水单元,用于向上述热交换部清扫部供给洗涤水;以及第二供水单元,用于向上述过滤器清扫部供给洗涤水。并且,本专利技术可提供衣物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一供水单元及上述第二供水单元独立工作。并且,本专利技术可提供衣物处理装置的控制方法,上述衣物处理装置包括:热交换部,设置于循环流路的内部,上述循环流路用于提供使空气经过衣物收容部的内部循环的空间;过滤部,用于过滤出流入上述热交换部的异物;以及洗涤部,位于上述热交换部和上述过滤部之间,用于分别向上述热交换部及上述过滤部喷射洗涤水,上述衣物处理装置的控制方法的特征在于,包括清扫上述热交换部及上述过滤部的中间清扫步骤。并且,本专利技术可提供衣物处理装置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中间清扫步骤在洗涤步骤、漂洗步骤、脱水步骤及烘干步骤中的至少一个步骤的前后实施,在上述洗涤步骤中对洗涤物进行洗涤,在上述漂洗步骤中漂洗洗涤物,在上述脱水步骤中使洗涤物脱水,在上述烘干步骤中烘干洗涤物。并且,本专利技术可提供衣物处理装置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中间清扫步骤包括:中间清扫判断步骤,判断是否实施上述中间清扫步骤;电源断开步骤,若在上述中间清扫判断步骤中判断为实施上述中间清扫步骤,则断开鼓风机及上述热交换部的电源;洗涤水喷射步骤,在上述电源断开步骤之后,上述洗涤部喷射洗涤水,来清扫上述热交换部及上述过滤部;以及电源接通步骤,在上述洗涤水喷射步骤之后,接通上述鼓风机及上述热交换部的电源。本专利技术可实现如下效果,即,提供可同时清扫用于对朝向热交换部供给的空气进行过滤的过滤部及上述热交换部的衣物处理装置。附图说明图1和图2示出本专利技术衣物处理装置的一例。图3、图4A及4B示出设置于本专利技术的热交换部。图5、图6A至图6C示出包括设置于本专利技术的过滤部及热交换部的管。图7A至图7D示出设置于本专利技术的清扫部的一例。图8示出对设置于本专利技术的清扫部进行控制的一例。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另一方面,以下将记述的装置的结构或控制方法仅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并不限定本专利技术的发明要求保护范围,在说明书全文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结构要素。图1示出本专利技术衣物处理装置的一例。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的衣物处理装置100包括:壳体1,用于形成外观;衣物收容部2、3,设置于上述壳体的内部,用于储存洗涤物;以及热风供给部5,用于向上述衣物收容部供给热风。上述壳体1包括:投入口11,用于投入衣物;以及门13,以可旋转的方式设置于上述壳体1,用于开闭上述投入口11。在本专利技术的衣物处理装置100为仅用于烘干洗涤物的装置的情况下,上述衣物收容部可仅设有以可旋转的方式设置于壳体1的内部的滚筒3。但是,在本专利技术的衣物处理装置100为可一同执行对洗涤物的洗涤和烘干的装置的情况下,上述衣物收容部可包括外桶2及滚筒3,上述外桶2设置于壳体的内部,用于储存洗涤水,上述滚筒3以可旋转的方式设置于上述外桶的内部,用于储存洗涤物。上述外桶2呈中空的圆筒形状,并固定于上述壳体1的内部,上述外桶2在朝向上述投入口11的外桶的前方面设有用于使洗涤物出入的外桶投入口21。在上述外桶投入口21和上述投入口11之间设有密封圈23,上述密封圈23不仅防止储存于外桶内部的洗涤水向外桶外部泄漏,还防止当滚筒3旋转时在外桶2所发生的振动向壳体1传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衣物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衣物收容部,提供用于收容衣物的空间;循环流路,设置于上述衣物收容部的外部,用于提供使空气经过上述衣物收容部的内部循环的空间;热交换部,设置于上述循环流路的内部;过滤部,设置于上述循环流路的内部,用于过滤出流入上述热交换部的异物;以及洗涤部,设置于上述热交换部和上述过滤部之间,用于分别向上述热交换部及上述过滤部喷射洗涤水。
【技术特征摘要】
2014.10.28 KR 10-2014-01472981.一种衣物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衣物收容部,提供用于收容衣物的空间;
循环流路,设置于上述衣物收容部的外部,用于提供使空气经过上述衣
物收容部的内部循环的空间;
热交换部,设置于上述循环流路的内部;
过滤部,设置于上述循环流路的内部,用于过滤出流入上述热交换部的
异物;以及
洗涤部,设置于上述热交换部和上述过滤部之间,用于分别向上述热交
换部及上述过滤部喷射洗涤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衣物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过滤部包
括:
过滤器框架,设置于上述循环流路;以及
过滤器,设置于上述过滤器框架,用于过滤出异物。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衣物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过滤器框
架包括:
本体,相对与上述循环流路的底面垂直的直线倾斜;
引导件,设置于上述本体的下部,用于引导上述洗涤部喷射的洗涤水;
以及
开放面,设置于上述引导件的末端,上述开放面与排出管相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衣物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引导件包
括朝向上述开放面倾斜的倾斜面。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衣物处理装置,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孝埈,洪尚郁,金荣锡,
申请(专利权)人:LG电子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韩国;KR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