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泥鳅的育苗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3246818 阅读:69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5-15 11:0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泥鳅的育苗方法,具体步骤包括:亲鳅选择;亲鳅培育;人工催产;人工授精;受精卵孵化;鳅苗管理;鳅苗处理。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泥鳅的育苗方法,利用多种催产素进行催产,通过两针进行背部肌肉注射,催产率达到100%;利用挤压法获取泥鳅的精液和卵子,雌鳅数量大于雄鳅数量,使精卵数量相当,进行定时监控孵化,受精率达到87.4~89.3%,孵化率达到96.3~97.5%;鳅苗出膜后分阶段进行养殖,严格控制饲料投喂量和养殖密度,提高鳅苗成活率,达到86.7~87.8%;利用中药对池塘进行杀菌消毒,可自然分解,不会在泥鳅体内造成残留,食用安全健康;亲鳅经挤压后立即进行销售或制备成干泥鳅,不会对农户造成经济损失。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水产养殖
,具体的说,涉及。
技术介绍
泥鳅含脂肪成分较低,胆固醇更少,高蛋白低脂肪食品,含一种类似廿碳戊烯酸的 不饱和脂肪酸,有利人体抗血管衰老,有益于老年人及心血管病人。具有补中益气、除湿退 黄、益肾助阳、祛湿止泻、暖脾胃、疗痔、止虚汗之功效,被称为"水中之参"。 近年来泥鳅养殖规模迅速发展,苗种成为制约产业发展的瓶颈。目前,我国泥鳅养 殖的苗种主要是人工捕捞的野生苗,由于化肥、农药、工业三废等污染,导致泥鳅野生资源 锐减,野生苗种资源已不能满足规模化养殖的需要。提高鳅卵的受精率及孵化率,减少劳动 强度及繁殖成本是其关键所在。 目前,亲鳅培育、催产药物选择及配伍、催产、孵化及仔鱼开口培育的整个过程尚 未形成一套成熟的技术体系,致使泥鳅人工育苗的受精率低,死亡率过高,出苗率低,不能 及时批量提供养殖用泥鳅苗,难以形成稳定的规模化产业。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弥补已有技术的缺陷,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 -种泥鳅的育苗方法,具体的包括以下步骤: (1) 亲鳅选择:春季4~5月,水温为19~21°C,选择体型端正、体质健壮、粘液较多、健康无 伤的成熟泥鳅作为亲本,雌鳅体长13~18cm、体重32~38g,腹部膨大柔软、色泽略带粉红色、 富有弹性;雄鳅体长13~18cm、体重23~27g; (2) 亲鳅培育:将亲鳅按雌雄条数比为2.5~3:1的比例分养于面积100~110m2、水深70~ 80cm的亲鳅培育池塘中,放养密度为0.7~0.9kg/m 2,亲鳅放养前3天,利用消毒剂进行清塘 消毒,加固池埂,放养前亲鳅用质量浓度为3.6~4.6%(w/w)的食盐水清洗消毒5~8分钟; (3) 人工催产:将泥鳅固定,在雌雄泥鳅背部鳍两侧进行肌肉注射催产素,针与鱼体成 45度角,进针深度0.34~0.38cm,注射后将亲鱼放入网箱中; (4) 人工授精:泥鳅催产后10~12小时后,戴真丝手套,开始取精挤卵子,用手来回轻度 挤压雌鳅肚皮,当挤出的卵子重量为0.2~0.4Kg时,取雄鳅精液,雄鳅用同样方法进行挤压, 再用针管吸取精液,加入医用生理盐水进行稀释,加入量为卵子重量的37~39%(w/w),用鸡 毛搅拌均匀,加入卵子,用鸡毛轻轻搅拌,使卵子和精子进行均匀授精,立即将亲鳅进行处 理; (5) 受精卵孵化:将受精卵用清水冲洗干净,放入锥形孵化桶内进行孵化,孵化桶上口 直径80~90cm,下口直径20~25cm,高度1.2~1.5m,下口径是共水循环栗来回共水循环,上口 径外侧外展边宽20cm,高10cm,内有12个增氧头,分别放在桶内内侧四周,水温保持25~27 °C,定时观察受精卵的生长状况,以免发生受精卵发霉,导致整个孵化桶受到污染; (6) 鳅苗管理: a. 1~3天鳅苗:泥鳅水花出膜后从孵化桶内取出,放入水泥池内自制的密网木架子里进 行喂养,泥鳅水花苗密度为24~26万尾/亩,密网孔径为100目,每天喂养高蛋白粉6次,日投 食量为泥鳅体重的0.5~0.7%,温开水拌均匀后泼洒在池内,保持水进行循环,每小时的循环 量为总水体积的1/4~1/3; b. 4~7天鳅苗:第4天早晨,把泥鳅水花从水泥池里打捞出来,放入池塘进行培育,泥鳅 苗密度为22~24万尾/亩,将花生麸2.3~2.5Kg、当归流浸膏0.8~lg、豆浆70~74Kg、婴幼儿奶 粉0.6~0.8Kg和生鸡蛋清80~90g放入大水桶内,加水搅拌,加水量为原料总重量的1.4~1.8 倍,全塘泼洒,每天4次,日投食量为泥鳅体重的3~4%;使用当归流浸膏可以提升鳅苗的抗病 性,同时防止饲料不能完全利用滋生细菌,危害鳅苗生长,提升鳅苗成活率,经验证,饲料中 加入当归流浸膏可以使成活率提升8%左右; c. 8~11天鳅苗:泥鳅苗密度为12~14万尾/亩,将泥鳅粉末饲料与煮熟鸡蛋黄混合均匀, 每天投喂3次,日投食量为泥鳅体重的7~9%; d. 12天后鳅苗:可以直接投喂泥鳅小颗粒饲料,每天投喂2次,日投食量为泥鳅体重的6 ~8%; (7)鳅苗处理:鳅苗成熟,可放到大塘进行培育,也可作为苗种进行出售。 所述步骤(2)的消毒剂,由茶枯、巴豆、雷丸、通草和木香制成,用量为茶枯55~60g/ m3、巴豆3~5g/m3、雷丸3~5g/m3、通草2~4g/m 3、木香2~4g/m3,将所有原料粉碎,过100~120目 筛,放入桶内,加入原料总重量的2~3倍量的水,96~100°C超声提取40~50分钟,加入与原料 总重量等量的生理盐水,混合均匀,连渣带汁进行全池均匀泼洒,此消毒剂不会对泥鳅产生 副作用,而且消毒持续周期长。 所述步骤(3)的催产素,雌雄泥鳅均按两针进行注射,第一针注射,绒毛膜促性腺 激素(HCG) 200~3001 U/kg、促黄体素释放激素类似物(LRH-A) 0.4~0.5yg/Kg、地欧酮(D0M) 2~ 4mg/Kg、利血平(RES)6~8mg/Kg;第二针注射,HCG 600~700IU/kg、LRH-A 3~5yg/Kg、D0M 5~ 7mg/Kg,注射量以雌鳅体重计算,雄鳅减半,第一针注射后,隔2~3小时,注射第二针。 所述步骤(4)的立即将亲鳅进行处理,可挤压结束后,立刻进行销售,也可将亲鳅 去杂、洗净,加入亲鳅重量3~5%(w/w)的食盐,均匀揉搓,腌制6~8小时,取出后,用清水清洗2 ~3遍,置于-54~-52°C进行冷冻干燥至含水量为亲鳅重量的2~4%(w/w),进行保存或销售。 所述步骤(6)b的池塘,经消毒剂杀毒消菌,消毒剂与步骤(2)的消毒剂相同,并解 毒完全后,注入32~38cm的清水,加入沼气池的沼液水进行池塘培水,每亩池塘每天加入腐 熟畜禽粪120~130Kg、沼液水80~90Kg、磷肥12~14Kg,连续培水3~5天。 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利用多种催产素进行催产, 通过两针进行背部肌肉注射,催产率达到100%;利用挤压法获取泥鳅的精液和卵子,并且雌 鳅数量大于雄鳅数量,使精卵数量相当,在孵化桶内进行定时监控孵化,受精率达到87.4~ 89.3%,孵化率达到96.3~97.5%,适于大规模养殖;鳅苗出膜后分不同阶段进行养殖,严格控 制饲料投喂量和养殖密度,提高鳅苗成活率,达到86.7~87.8%;利用中药对池塘进行杀菌消 毒,可进行自然分解,不会在泥鳅体内造成残留,食用安全健康;亲鳅经挤压后立即进行销 售或制备成干泥鳅,不会对养殖农户造成经济损失。【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用具体实施例说明本专利技术,但并不是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 实施例1 ,具体的包括以下步骤: (1)亲鳅选择:春季4~5月,水温为19~21°C,选择体型端正、体质健壮、粘液较多、健康无 伤的成熟泥鳅作为亲本,雌鳅体长13~18cm、体重32~38g,腹部膨大柔软、色泽略带粉红色、 富有弹性;雄鳅体长13~18cm、体重23~27g; (2 )亲鳅培育:将亲鳅按雌雄条数比为2.5:1的比例分养于面积100m2、水深70cm的亲鳅 培育池塘中,放养密度为〇.7kg/m2,亲鳅放养前3天,利用消毒剂进行清塘消毒,加固池埂, 放养前亲鳅用质量浓度为3.6%(w/w)的食盐水清洗消毒5分钟; (3) 人工催产:将泥鳅固定,在雌雄泥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泥鳅的育苗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的包括以下步骤:(1)亲鳅选择:春季4~5月,水温为19~21℃,选择体型端正、体质健壮、粘液较多、健康无伤的成熟泥鳅作为亲本,雌鳅体长13~18cm、体重32~38g,腹部膨大柔软、色泽略带粉红色、富有弹性;雄鳅体长13~18cm、体重23~27g;(2)亲鳅培育:将亲鳅按雌雄条数比为2.5~3:1的比例分养于面积100~110m2、水深70~80cm的亲鳅培育池塘中,放养密度为0.7~0.9kg/m2,亲鳅放养前3天,利用消毒剂进行清塘消毒,加固池埂,放养前亲鳅用质量浓度为3.6~4.6%(w/w)的食盐水清洗消毒5~8分钟;(3)人工催产:将泥鳅固定,在雌雄泥鳅背部鳍两侧进行肌肉注射催产素,针与鱼体成45度角,进针深度0.34~0.38cm,注射后将亲鱼放入网箱中;(4)人工授精:泥鳅催产后10~12小时后,戴真丝手套,开始取精挤卵子,用手来回轻度挤压雌鳅肚皮,当挤出的卵子重量为0.2~0.4Kg时,取雄鳅精液,雄鳅用同样方法进行挤压,再用针管吸取精液,加入医用生理盐水进行稀释,加入量为卵子重量的37~39%(w/w),用鸡毛搅拌均匀,加入卵子,用鸡毛轻轻搅拌,使卵子和精子进行均匀授精,立即将亲鳅进行处理;(5)受精卵孵化:将受精卵用清水冲洗干净,放入锥形孵化桶内进行孵化,孵化桶上口直径80~90cm,下口直径20~25cm,高度1.2~1.5m,下口径是共水循环泵来回共水循环,上口径外侧外展边宽20cm,高10cm,内有12个增氧头,分别放在桶内内侧四周,水温保持25~27℃,定时观察受精卵的生长状况,以免发生受精卵发霉,导致整个孵化桶受到污染;(6)鳅苗管理:a.1~3天鳅苗:泥鳅水花出膜后从孵化桶内取出,放入水泥池内自制的密网木架子里进行喂养,泥鳅水花苗密度为24~26万尾/亩,密网孔径为100目,每天喂养高蛋白粉6次,日投食量为泥鳅体重的0.5~0.7%,温开水拌均匀后泼洒在池内,保持水进行循环,每小时的循环量为总水体积的1/4~1/3;b.4~7天鳅苗:第4天早晨,把泥鳅水花从水泥池里打捞出来,放入池塘进行培育,泥鳅苗密度为22~24万尾/亩,将花生麸2.3~2.5Kg、当归流浸膏0.8~1g、豆浆70~74Kg、婴幼儿奶粉0.6~0.8Kg和生鸡蛋清80~90g放入大水桶内,加水搅拌,加水量为原料总重量的1.4~1.8倍,全塘泼洒,每天4次,日投食量为泥鳅体重的3~4%;c.8~11天鳅苗:泥鳅苗密度为12~14万尾/亩,将泥鳅粉末饲料与煮熟鸡蛋黄混合均匀,每天投喂3次,日投食量为泥鳅体重的7~9%;d.12天后鳅苗:可以直接投喂泥鳅小颗粒饲料,每天投喂2次,日投食量为泥鳅体重的6~8%;(7)鳅苗处理:鳅苗成熟,可放到大塘进行培育,也可作为苗种进行出售。...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贺毕伸王慧魏泽能周恒芝李广军
申请(专利权)人:太和县旭升水产养殖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