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垃圾脱氯装置及其脱氯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3244993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5-15 09:0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垃圾脱氯装置,包括进料机构、烘干窑、热供应机构、催化剂喷洒机构、尾气处理机构,烘干窑包括箱型壳体、位于壳体顶部的进料口、位于壳体前端的进风口、位于壳体尾端的尾气排放口、固定于壳体内壁的多级传送网带、固定于壳体内底部的输送带、固定于壳体外壁的微波发生器;进料机构连接于进料口处,热供应机构连接于进风口处,尾气处理机构连接于尾气排放口处;多级传送网带的第一级传送网带位于进料口的正下方,输送带位于最后一级传送网带的正下方;位于输送带末端处的壳体上设有出料口。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相应的脱氯方法,能够脱除垃圾中PVC和聚胺脂等化合物中氯离子的装置,从而彻底根除垃圾焚烧过程中二噁英的生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环保设备领域,具体涉及。
技术介绍
目前,我国对城市生活垃圾和可燃工业垃圾的主要处理方式是填埋和焚烧发电,随着城市人口越来越集中,垃圾填埋场的选址也越来越困难。焚烧发电是一种减量化和资源化利用的优选之路,但只有日产量超过400吨的垃圾规模才具有投资价值。同时,消除垃圾焚烧后排放的尾气中的二噁英成本太高,也制约了该技术的推广。将生活垃圾和可燃工业垃圾经过分选、破碎、烘干、成型而制成成型燃料(国外称RDF5),也是减量化和资源化处理的有效办法,该方法在日本、韩国、欧州等已非常普及。但由于我国生活垃圾中含有大量的PVC、聚胺脂等高分子化合物做成的材料,该材料在燃烧时会释放氯离子并合成二噁英等剧毒致癌物质,也严重制约了该技术在我国的推广。中国专利201410020052.5公开了一种生活垃圾热解煤化处理方法,将添加了热解催化剂的垃圾投进热解滚筒机内,焚烧炉的高温热气给热解滚筒机外壁加热,垃圾随热解滚筒机的转动而不断翻滚并缓慢地向前移动,垃圾被不断地加热,先后经过干燥脱水、热解的过程,热解滚筒机内热解的温度控制在200度左右,垃圾从热解煤化滚筒机出来后,经过脱氯处理已变成高品质固体燃料,一部分进入焚烧炉焚烧,为热解滚筒机提供热量,富余部分可集中用于高效率的发电利用。该专利所用的方法是不能达到脱氯效果的,因为想要垃圾脱氯,其温度至少要达至IJ280度,这是公知常识。其次,该脱氯设备中采用的是滚筒烘干窑,在外面供热,热效率低,成本高。总的来说,现有技术中还没有一种可以彻底脱除垃圾中氯的设备。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旨在提供一种可脱除垃圾中PVC和聚胺脂等化合物中含有的氯离子,从而彻底根除垃圾焚烧过程中二噁英的生成,垃圾脱氯装置及其脱氯方法。本专利技术解决问题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垃圾脱氯装置,包括进料机构、与进料机构连接的烘干窑、给烘干窑提供热能的热供应机构、与进料机构连接的催化剂喷洒机构、与烘干窑输出端连接的尾气处理机构,所述烘干窑包括箱型壳体、位于壳体顶部的进料口、位于壳体前端的进风口、位于壳体尾端的尾气排放口、固定于壳体内壁的多级传送网带、固定于壳体内底部的输送带、固定于壳体外壁的微波发生器; 所述壳体外壁安装微波发生器处开有通孔,微波发生器通过通孔向烘干窑内发送微波; 所述进料机构连接于进料口处,热供应机构连接于进风口处,尾气处理机构连接于尾气排放口处; 所述多级传送网带的第一级传送网带位于进料口的正下方,所述输送带位于最后一级传送网带的正下方; 所述位于输送带末端处的壳体上设有出料口。上述方案中,输送带依靠位于烘干窑外部的电机驱动。微波发生器除补充窑内热量,维持温度稳定之外,还可加速催化作用。一种优选的方案中,所述多级传送网带的每一级均相对于水平面倾斜布置,在烘干窑内分为上、下两排摆放,且上排和下排以烘干窑的轴线为对称轴呈镜像对称布置;每一级传送网带的尾端均位于其相邻下一级传送网带首端的正上方,且每一级传送网带的首端均设有用以防止垃圾滑落的挡板; 所述多级传送网带依靠位于烘干窑外的传动网带驱动装置驱动。上述方案中所述传动网带驱动装置包括传动轴承、传动链条以及电机,在电机驱动下传动链条带动每一级传动网带运动。为了及时掌握烘干窑内的温度,所述烘干窑内以及尾气排放口设有窑内温度传感器。具体的,所述热供应机构包括鼓风机、与鼓风机相连的热风炉、与热风炉通过第一管道相连的引风机,所述引风机通过热风管与烘干窑的进风口连接,所述热风管上安装有热风温度传感器; 所述第一管道上开设有空气入口,该空气入口处安装有空气过滤器及调节阀。进一步的,所述引风机和热风管之间还设有金属波纹管,所述热风管正下方设有推车,该推车上设有与热风管底部连接的调节螺杆,所述热风管可随推车的水平移动而调节插入烘干窑内的深度,热风管可随调节螺杆的升降而调节自身高度。上述方案中,控制热风管插入深度的目的在于控制烘干窑内前部或后部的温度,如将热风管插入深一些,侧烘干窑内靠近尾部的温度高,靠近前部的温度低;反之,靠近前部的温度高,靠近尾部的温度低。更进一步的,还包括用于控制鼓风机、调节阀、微波发生器动作,以及检测热风温度传感器和窑内温度传感器的控制柜。具体的,所述进料机构包括进料斗、螺旋输送机及驱动螺旋输送机的电机。所述催化剂喷洒机构包括催化剂调节容器、位于催化剂调节容器内的搅拌器及其电机、与催化剂调节容器通过管道连接的催化剂水栗、与催化剂水栗输出端连接的催化剂喷头,该催化剂喷头设置于烘干窑进料口处。所述尾气处理机构包括依次相连的一级旋风除尘器和二级旋风除尘器、与二级旋风除尘器连通的水洗塔,该水洗塔顶部通过管道连接有光解除臭器,水洗塔下部通过排水管连接有多级过滤水槽;所述水洗塔内安装多个螺旋喷淋头,多级过滤水槽和水洗塔之间还设有循环水栗,该循环水栗与螺旋喷淋头连通; 所述光解除臭器的输出端通过管道连接有排气引风机,该排气引风机输出端连接有烟囱。相应的,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垃圾脱氯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A)热供应机构产生的热量通入到烘干窑14内,使窑内温度达到至少280度; (B)经过分选、破碎、挤干之后的垃圾从进料斗机构输送到烘干窑14内; (C)与步骤(B)同时进行的还有将各种催化剂原料通过催化剂喷洒机构将催化剂混合溶液喷洒到垃圾表面; (D)表面沾有催化剂混合溶液的垃圾进入到烘干窑14内的传送网带15上,在传送网带15带动下经过多级多回程翻转和挠动后落到输送带17上,此过程在至少280°C的温度下停留30分钟以上的时间;在催化剂作用下,垃圾中PVC和聚胺脂材料中含有的氯离子被脱离出来并还原生成氯化氢气体; (E)输送带17将烘干和脱氯过的垃圾输送到出料口排出烘干窑14; (F)烘干窑14内的水蒸汽、氯化氢气体和粉尘等混合气体被抽入到尾气处理机构进行除尘、脱酸、除臭处理,然后排出气体; 在尾气处理结构含有粉尘和盐酸的污水中加入氢氧化钙碱性溶液,盐酸和氢氧化钙发生化学反应而生成氯化钙盐,氯化钙盐沉淀,经过沉淀的干净水可重复循环使用。上述方法中,一种优选的方法具体为: (a)通过控制柜开启鼓风机,热风炉产生的热风和从空气过滤器进入的空气混合后,通过引风机、金属波纹管、热风管进入到烘干窑内; (b)通过推车和调节螺杆分别调节热风管插入烘干窑的深度和高度; (C)通过测量热风温度传感器与窑内温度传感的温度,利用控制柜调节鼓风机的频率及调节阀的开度来调节热风温度和控制动态平衡,再通过调节微波发生器的功率来控制窑内温度,使窑内温度达到至少280度; (d)经过分选、破碎、挤干之后的垃圾从进料斗进入到螺旋输送机,在电机驱动下将垃圾输送到烘干窑内; (e)与步骤(d)同时进行的还有将各种催化剂原料投入到催化剂调节容器中,利用电机驱动搅拌器将催化剂原料溶解并搅匀,再通过催化剂水栗和催化剂喷头将催化剂混合溶液喷洒到垃圾表面; (f)表面沾有催化剂混合溶液的垃圾进入到烘干窑内的传送网带上,在传送网带带动下经过多级多回程翻转和挠动后落到输送带上,此过程在至少280°C的温度下停留30分钟以上的时间;在催化剂作用下,垃圾中PVC和聚胺脂材料中含有的氯离子被脱离出来并还原生成氯化氢气体; (g)输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垃圾脱氯装置及其脱氯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垃圾脱氯装置,包括进料机构、与进料机构连接的烘干窑(14)、给烘干窑(14)提供热能的热供应机构、与进料机构连接的催化剂喷洒机构、与烘干窑(14)输出端连接的尾气处理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烘干窑(14)包括箱型壳体(42)、位于壳体(42)顶部的进料口、位于壳体(42)前端的进风口、位于壳体(42)尾端的尾气排放口、固定于壳体(42)内壁的多级传送网带(15)、固定于壳体(42)内底部的输送带(17)、固定于壳体(42)外壁的微波发生器(40);所述壳体(42)外壁安装微波发生器(40)处开有通孔,微波发生器(40)通过通孔向烘干窑(14)内发送微波;所述进料机构连接于进料口处,热供应机构连接于进风口处,尾气处理机构连接于尾气排放口处;所述多级传送网带(15)的第一级传送网带位于进料口的正下方,所述输送带(17)位于最后一级传送网带的正下方;所述位于输送带(17)末端处的壳体(42)上设有出料口。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曜王梅强王自立冯利华李水生周莉殷浪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鹞翔环保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