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卢志文专利>正文

一种防渗水植物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233228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5-14 20:3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渗水植物墙,包括:支撑框架;多个种植槽,固定于所述支撑框架上,分层排布;蓄水层,在每层种植槽的下方铺设一个连续的蓄水层,每个种植槽的底壁开设有若干透水孔,所述蓄水层包括长方形壳体、陶瓷颗粒物和引水管,其中,所述长方形壳体的上方是敞开的,所述陶瓷颗粒物将该长方形壳体的内部空间填满,且该陶瓷颗粒物为形状不规则的颗粒物,具有多孔结构,所述引水管为两端向上弯折的管状结构,所述引水管的主体部分设置于所述长方形壳体的内部,所述引水管的两端分别通过彼此相邻的两个种植槽的透水孔并延伸至两个种植槽的内部。本发明专利技术实现了对废水的回收和再利用,又防止水随意溢流至植物墙的最下方,避免破坏植物墙的外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防渗水植物墙
技术介绍
植物墙是用绿色植物编植成的墙体,是利用植物的根系对生长环境的超强自适应能力,使自然界中栖息于平地上的植物永久地生长于垂直的建筑墙面,为建筑设计和建筑装饰提供一种新型的有机生态材料。人们根据不同的环境要求,设计出了造型各异,高低错落,环境和谐的墙体造型,经过精心设计及培植,再装饰以墙顶适合植物生长的灯具,使植物墙更显美观。植物墙不仅能吸收空气中的有害气体,还能调节室内空气温度、湿度,其给人带来的好处是其他艺术品所不能替代的。灌溉植物墙时,往往要保证浇透,即一次灌溉要提供充分的水量,但这往往导致水从上溢流至下方,为了回收这些多余的水,通常要在植物墙的最下方设置回收池,然后再将这些水抽回到灌溉系统内,重新用于灌溉。这种对废水的回收和再利用的方式相对复杂,还需要增加的额外的回收和栗水设备。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设计开发了一种可避免废水直接向下溢流的的防渗水植物墙,且本专利技术直接可对多余的水进行再利用,简化了现有的废水回收和再利用设备。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为:—种防渗水植物墙,包括:支撑框架;多个种植槽,固定于所述支撑框架上,分层排布;蓄水层,在每层种植槽的下方铺设一个蓄水层,每个种植槽的底壁开设有若干透水孔,所述蓄水层包括长方形壳体、陶瓷颗粒物和引水管,其中,所述长方形壳体的上方是敞开的,所述陶瓷颗粒物将该长方形壳体的内部空间填满,且该陶瓷颗粒物为形状不规则的颗粒物,具有多孔结构,所述引水管为两端向上弯折的管状结构,所述引水管的主体部分设置于所述长方形壳体的内部,所述引水管的两端分别通过彼此相邻的两个种植槽的透水孔并延伸至两个种植槽的内部。优选的是,所述的防渗水植物墙中,上一层种植槽与下一层种植槽在竖直方向对齐。优选的是,所述的防渗水植物墙中,所述陶瓷颗粒物的粒径为0.5至lcm。优选的是,所述的防渗水植物墙中,所述引水管的管径为0.5至lcm。优选的是,所述的防渗水植物墙中,所述引水管为由塑料制成。优选的是,所述的防渗水植物墙中,多个引水管之间彼此连通。本专利技术所述的防渗水植物墙在每层种植槽的下方铺设一层蓄水层,蓄水层内填满陶瓷颗粒物,陶瓷颗粒物为形状不规则的颗粒物,且为多孔结构,灌溉时多余的水透过长方形壳体的顶壁流入至蓄水层内,陶瓷颗粒物起到蓄水作用,而当不灌溉时,植物根系从蓄水层内吸收水分。另外,整层种植槽共用一个蓄水层,引水管的两端分别延伸至两个种植槽内部,当其中一个种植槽内灌溉的水过多时,则还可以通过弓I水管将一个种植槽内引入另一个种植槽内,避免溢流的发生。本专利技术实现了对废水的回收和再利用,简化了废水回收和再利用装置的结构,又防止水随意溢流至植物墙的最下方,避免破坏植物墙的外观。【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防渗水植物墙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防渗水植物墙,包括:支撑框架;多个种植槽1,固定于所述支撑框架上,分层排布;蓄水层6,在每层种植槽I的下方铺设一个蓄水层6,每个种植槽的底壁开设有若干透水孔3,所述蓄水层包括长方形壳体5、陶瓷颗粒物4和引水管7,其中,所述长方形壳体5的上方是敞开的,所述陶瓷颗粒物将该长方形壳体的内部空间填满,且该陶瓷颗粒物为形状不规则的颗粒物,具有多孔结构,所述引水管7为两端向上弯折的管状结构,所述引水管的主体部分设置于所述长方形壳体的内部,所述引水管的两端8分别通过彼此相邻的两个种植槽的透水孔并延伸至两个种植槽的内部。蓄水层的内部填满陶瓷颗粒物,陶瓷颗粒物为形状不规则的颗粒物,且具有多孔结构,因此对水具有很好的蓄集能力。灌溉时一部分多余的水会透过种植槽内的土壤层而通过种植槽底壁的透水孔流入至蓄水层内,被蓄水层收集起来,在不灌溉时,植物根系可以自然地从蓄水层内吸收水分,防止发生植物缺水干枯的情况。另外,在蓄水层内还布置了引水管,引水管的两端分别伸入至彼此相邻的两个种植槽内,在一个种植槽内一部分多余的水会通过引水管流入另一个种植槽,避免出现溢流,也避免出现灌溉不均的情况。本专利技术实现了对废水的回收和再利用,而且防止废水溢流至植物墙的最下方,避免破坏植物墙的美观性。优选的是,为了便于蓄水层和引水管的布置,所述的防渗水植物墙中,上一层种植槽与下一层种植槽在竖直方向对齐。优选的是,所述的防渗水植物墙中,所述陶瓷颗粒物的粒径为0.5至lcm。该设计可以使本专利技术中的蓄水层获得良好的蓄水能力。当陶瓷颗粒物的粒径过大时,则可能导致水从颗粒之间的空隙流下,而不是贮存在陶瓷颗粒物的孔洞内,这会导致蓄水能力下降。本专利技术中,水主要贮存在陶瓷颗粒物的孔洞内,不会很快蒸发出去,供植物根系吸收。且陶瓷颗粒物的不规则的表面也提供了一种毛细作用,而使得植物根系对水的吸收更容易。优选的是,所述的防渗水植物墙中,所述引水管的管径为0.5至lcm。管径过大,不利于将引水管布置在蓄水层内。管径过小,又会影响引水的效果。优选的是,为降低制作成本,所述的防渗水植物墙中,所述引水管为由塑料制成。优选的是,所述的防渗水植物墙中,多个引水管之间彼此连通,从而使处于同一层的若干种植槽之间的多余的水可以共享,避免出现供水不均,发生过旱或过涝的情况。尽管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专利技术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专利技术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和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图例。【主权项】1.一种防渗水植物墙,其特征在于,包括: 支撑框架; 多个种植槽,固定于所述支撑框架上,分层排布; 蓄水层,在每层种植槽的下方铺设一个蓄水层,每个种植槽的底壁开设有若干透水孔,所述蓄水层包括长方形壳体、陶瓷颗粒物和引水管,其中,所述长方形壳体的上方是敞开的,所述陶瓷颗粒物将该长方形壳体的内部空间填满,且该陶瓷颗粒物为形状不规则的颗粒物,具有多孔结构,所述引水管为两端向上弯折的管状结构,所述引水管的主体部分设置于所述长方形壳体的内部,所述引水管的两端分别通过彼此相邻的两个种植槽的透水孔并延伸至两个种植槽的内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渗水植物墙,其特征在于,上一层种植槽与下一层种植槽在竖直方向对齐。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渗水植物墙,其特征在于,所述陶瓷颗粒物的粒径为0.5至Icm0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渗水植物墙,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水管的管径为0.5至lcm。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渗水植物墙,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水管为由塑料制成。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渗水植物墙,其特征在于,多个引水管之间彼此连通。【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渗水植物墙,包括:支撑框架;多个种植槽,固定于所述支撑框架上,分层排布;蓄水层,在每层种植槽的下方铺设一个连续的蓄水层,每个种植槽的底壁开设有若干透水孔,所述蓄水层包括长方形壳体、陶瓷颗粒物和引水管,其中,所述长方形壳体的上方是敞开的,所述陶瓷颗粒物将该长方形壳体的内部空间填满,且该陶瓷颗粒物为形状不规则的颗粒物,具有多孔结构,所述引水管为两端向上弯折的管状结构,所述引水管的主体部分设置于所述长方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防渗水植物墙,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框架;多个种植槽,固定于所述支撑框架上,分层排布;蓄水层,在每层种植槽的下方铺设一个蓄水层,每个种植槽的底壁开设有若干透水孔,所述蓄水层包括长方形壳体、陶瓷颗粒物和引水管,其中,所述长方形壳体的上方是敞开的,所述陶瓷颗粒物将该长方形壳体的内部空间填满,且该陶瓷颗粒物为形状不规则的颗粒物,具有多孔结构,所述引水管为两端向上弯折的管状结构,所述引水管的主体部分设置于所述长方形壳体的内部,所述引水管的两端分别通过彼此相邻的两个种植槽的透水孔并延伸至两个种植槽的内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志文
申请(专利权)人:卢志文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