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不停运跨高铁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3230180 阅读:63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5-13 12:3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跨越高铁架线施工技术,具体是一种新型不停运跨高铁施工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跨越高铁架线施工技术对高铁正常运行秩序造成严重影响的问题。新型不停运跨高铁施工方法,该方法是采用如下步骤实现的:步骤a.根据铁路部门规定的高铁天窗点时段,提前在高铁两侧规定的范围内组立跨越施工设备;步骤b.在高铁天窗点时段内,分别启动两个旋转机构,两个旋转机构分别带动两根水平转臂进行旋转;步骤c.在两根水平转臂之间铺设若干根承力管;步骤d.在高铁运行时段内,首先利用初级导引绳逐级牵引导引绳、牵引绳跨过高铁,接着逐级展放导线、地线。本发明专利技术适用于跨越高铁架线施工,同样适用于跨越高速公路架线施工、跨越带电线路架线施工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跨越高铁架线施工技术,具体是一种。
技术介绍
特高压交直流线路在架线施工过程中,往往需要跨越高铁。由于高铁采用全封闭、全立交设计,且高铁上的行车速度快、发车密度大,铁路部门通常禁止在高铁运行时段内进行跨越高铁架线施工,而只允许在高铁天窗点时段(为了保证高铁安全运营的设备检修时间)内进行跨越高铁架线封网施工。因此,跨越高铁架线施工存在施工时间短、施工安全性要求高、施工技术难度大的特点。目前,跨越高铁架线施工主要是采用以下两种施工设备实现的:第一种施工设备是采用毛竹、杉木杆或钢管脚手架搭建的跨越架。此种跨越架存在的问题是:其一,搭建起来费时费力且成本高。其二,受地形和风荷载影响较大,导致跨越高度受限。其三,由于单根构件的抗弯和抗压能力均较差,且存在一定的离散性,导致整体强度和稳定性较差。由于此种跨越架存在以上问题,所以采用此种跨越架进行跨越高铁架线施工时,需要先到铁路部门申请停运高铁,待申请获批后才能开始进行施工,待施工结束后高铁才能恢复运行,由此对高铁正常运行秩序造成严重影响。第二种设备是索道式跨越架,即在高铁两侧的铁塔上利用高强度绝缘绳索作为承力绳索,并在承力绳索上根据高铁宽度铺设相应的保护索道,由此形成一条保护距离足够长的安全通道。此种跨越架存在的问题是:由于高铁两侧的铁塔之间档距较大,导致承力绳索的受力过大,由此导致承重不可靠。由于此种跨越架存在以上问题,所以采用此种跨越架进行跨越高铁架线施工时,同样需要先到铁路部11申请停运尚铁,待申请获批后才能开始进彳丁施工,待施工结束后尚铁才能恢复运行,由此同样对高铁正常运行秩序造成严重影响。基于此,有必要专利技术一种全新的跨越高铁架线施工方法,以解决现有跨越高铁架线施工技术对高铁正常运行秩序造成严重影响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为了解决现有跨越高铁架线施工技术对高铁正常运行秩序造成严重影响的问题,提供了一种。本专利技术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该方法是采用如下步骤实现的: 步骤a.根据铁路部门规定的尚铁天窗点时段,提如在尚铁两侧规定的范围内组立跨越施工设备;所述跨越施工设备包括主底座、副底座、主立柱、副立柱、主横担承力梁、副横担承力梁、桅杆、水平转臂、平衡梁、旋转机构;其中,主底座的数目为两个;两个主底座均固定于高铁一侧的地面上;副底座的数目为两个;两个副底座均固定于高铁另一侧的地面上;主立柱的数目为两根;两根主立柱分别垂直固定于两个主底座上;副立柱的数目为两根;两根副立柱分别垂直固定于两个副底座上;主横担承力梁的两端分别与两根主立柱的顶端固定;副横担承力梁的两端分别与两根副立柱的顶端固定;桅杆的数目为两根;两根桅杆的底端分别与两根主立柱的顶端固定;水平转臂的数目为两根;两根水平转臂的尾部分别旋转安装于两根主立柱的顶端;两根水平转臂的首端分别与两根副立柱的顶端可分离地连接;平衡梁的数目为两根;两根平衡梁的首端分别与两根水平转臂的尾端固定;旋转机构的数目为两个;两个旋转机构分别安装于两根主立柱的顶端;两个旋转机构的输出端分别与两根水平转臂的驱动端连接; 步骤b.在高铁天窗点时段内,分别启动两个旋转机构,两个旋转机构分别带动两根水平转臂进行旋转,且其中一根水平转臂的首端带着初级导引绳进行旋转;待两根水平转臂的首端分别抵达两根副立柱的顶端后,将两根水平转臂的首端分别与两根副立柱的顶端固定;此时,初级导引绳抵达尚铁另一侧,两根主立柱、两根副立柱、主横担承力梁、副横担承力梁、两根水平转臂共同构成双门型跨越架; 步骤c.在两根水平转臂之间铺设若干根承力管;每根承力管的两端均分别与两根水平转臂垂直,且各根承力管等距平行排列;此时,两根水平转臂和各根承力管共同构成承力桥面,该承力桥面对高铁形成遮蔽,从而对高铁实施保护; 步骤d.在高铁运行时段内,首先利用初级导引绳逐级牵引导引绳、牵引绳跨过高铁,接着逐级展放导线、地线,由此完成跨越高铁架线施工。与现有跨越高铁架线施工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所述的通过采用全新原理,实现了跨越高铁架线施工,由此其具备了如下优点:一、与采用毛竹、杉木杆或钢管脚手架搭建的跨越架相比,本专利技术所述的通过采用全新的双门型跨越施工设备,具备了如下优点:其一,该双门型跨越施工设备搭建起来省时省力且成本低廉,且可重复使用。其二,该双门型跨越施工设备受地形和风荷载影响很小,因此其跨越高度不受限。其三,该双门型跨越施工设备的单根构件的抗弯和抗压能力均很强,且不存在离散性,因此其整体强度和稳定性很好。二、与索道式跨越架相比,本专利技术所述的采用水平转臂和承力管共同构成了承力桥面,并通过承力桥面替代了承力绳索,因此其彻底避免了因铁塔之间档距较大而导致承力绳索受力过大的问题,从而彻底克服了索道式跨越架承重不可靠的问题。综上所述,由于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克服了现有跨越高铁架线施工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所以采用本专利技术所述的进行跨越高铁架线施工时,不再需要停运高铁,由此实现了跨越尚铁架线施工和尚铁运彳丁交叉进彳丁,从而彻底解决了现有跨越尚铁架线施工技术对高铁正常运行秩序造成严重影响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有效解决了现有跨越尚铁架线施工技术对尚铁正常运彳丁秩序造成严重影响的问题,适用于跨越高铁架线施工,同样适用于跨越高速公路架线施工、跨越带电线路架线施工等。【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步骤a中的跨越施工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左视图。图3是图1的俯视图。图中:1-主底座,2-副底座,3-主立柱,4-副立柱,5-主横担承力梁,6-副横担承力梁,7-桅杆,8-水平转臂,9-平衡梁,10-旋转机构,11-对地拉线,12-拉索,13-发电机,14-控制系统,15-承力管,16-高铁路基。【具体实施方式】,该方法是采用如下步骤实现的: 步骤a.根据铁路部门规定的尚铁天窗点时段,提如在尚铁两侧规定的范围内组立跨越施工设备;所述跨越施工设备包括主底座1、副底座2、主立柱3、副立柱4、主横担承力梁5、副横担承力梁6、桅杆7、水平转臂8、平衡梁9、旋转机构10;其中,主底座I的数目为两个;两个主底座I均固定于高铁一侧的地面上;副底座2的数目为两个;两个副底座2均固定于高铁另一侧的地面上;主立柱3的数目为两根;两根主立柱3分别垂直固定于两个主底座I上;副立柱4的数目为两根;两根副立柱4分别垂直固定于两个副底座2上;主横担承力梁5的两端分别与两根主立柱3的顶端固定;副横担承力梁6的两端分别与两根副立柱4的顶端固定;桅杆7的数目为两根;两根桅杆7的底端分别与两根主立柱3的顶端固定;水平转臂8的数目为两根;两根水平转臂8的尾部分别旋转安装于两根主立柱3的顶端;两根水平转臂8的首端分别与两根副立柱4的顶端可分离地连接;平衡梁9的数目为两根;两根平衡梁9的首端分别与两根水平转臂8的尾端固定;旋转机构10的数目为两个;两个旋转机构10分别安装于两根主立柱3的顶端;两个旋转机构10的输出端分别与两根水平转臂8的驱动端连接; 步骤b.在高铁天窗点时段内,分别启动两个旋转机构10,两个旋转机构10分别带动两根水平转臂8进行旋转,且每根水平转臂8的首端均带着初级导引绳进行旋转;待两根水平转臂8的首端分别抵达两根副立柱4的顶端后,将两根水平转臂8的首端分别与两根副立柱4的顶端固定;此时,初级导引绳抵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a href="http://www.xjishu.com/zhuanli/60/CN105552776.html" title="新型不停运跨高铁施工方法原文来自X技术">新型不停运跨高铁施工方法</a>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不停运跨高铁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是采用如下步骤实现的:步骤a.根据铁路部门规定的高铁天窗点时段,提前在高铁两侧规定的范围内组立跨越施工设备;所述跨越施工设备包括主底座(1)、副底座(2)、主立柱(3)、副立柱(4)、主横担承力梁(5)、副横担承力梁(6)、桅杆(7)、水平转臂(8)、平衡梁(9)、旋转机构(10);其中,主底座(1)的数目为两个;两个主底座(1)均固定于高铁一侧的地面上;副底座(2)的数目为两个;两个副底座(2)均固定于高铁另一侧的地面上;主立柱(3)的数目为两根;两根主立柱(3)分别垂直固定于两个主底座(1)上;副立柱(4)的数目为两根;两根副立柱(4)分别垂直固定于两个副底座(2)上;主横担承力梁(5)的两端分别与两根主立柱(3)的顶端固定;副横担承力梁(6)的两端分别与两根副立柱(4)的顶端固定;桅杆(7)的数目为两根;两根桅杆(7)的底端分别与两根主立柱(3)的顶端固定;水平转臂(8)的数目为两根;两根水平转臂(8)的尾部分别旋转安装于两根主立柱(3)的顶端;两根水平转臂(8)的首端分别与两根副立柱(4)的顶端可分离地连接;平衡梁(9)的数目为两根;两根平衡梁(9)的首端分别与两根水平转臂(8)的尾端固定;旋转机构(10)的数目为两个;两个旋转机构(10)分别安装于两根主立柱(3)的顶端;两个旋转机构(10)的输出端分别与两根水平转臂(8)的驱动端连接;步骤b.在高铁天窗点时段内,分别启动两个旋转机构(10),两个旋转机构(10)分别带动两根水平转臂(8)进行旋转,且每根水平转臂(8)的首端均带着初级导引绳进行旋转;待两根水平转臂(8)的首端分别抵达两根副立柱(4)的顶端后,将两根水平转臂(8)的首端分别与两根副立柱(4)的顶端固定;此时,初级导引绳抵达高铁另一侧,两根主立柱(3)、两根副立柱(4)、主横担承力梁(5)、副横担承力梁(6)、两根水平转臂(8)共同构成双门型跨越架;步骤c.在两根水平转臂(8)之间铺设若干根承力管(15);每根承力管(15)的两端均分别与两根水平转臂(8)垂直,且各根承力管(15)等距平行排列;此时,两根水平转臂(8)和各根承力管(15)共同构成承力桥面,该承力桥面对高铁形成遮蔽,从而对高铁实施保护;步骤d.在高铁运行时段内,首先利用初级导引绳逐级牵引导引绳、牵引绳跨过高铁,接着逐级展放导线、地线,由此完成跨越高铁架线施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秀宝贾彦龙张安志刘如星王承一李强李强宋述停刘振东徐忠人韩晓斌李国锋卢自强王国轩杨晓静卢自英武瀚李少杰乔林杰张文兵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国网山西供电工程承装公司扬州市振东电力器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西;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