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钢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227181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5-13 11: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玻璃钢窗,旨在提供一种使用便捷、布局合理,节省空间的玻璃钢窗,解决了空间占用,使用不便的技术问题,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内玻璃和外玻璃之间留有空间,所述框架的一边上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设有转轴,所述转轴的两端铰接于安装槽两侧,所述转轴上卷有玻璃膜,所述转轴上设有用以收卷玻璃膜驱动件,所述玻璃膜的一边固定于转轴上,安装槽底部设有供玻璃膜穿过的开口,所述玻璃膜的另一边固定有活塞,所述活塞于内玻璃和外玻璃之间的空间内滑移,所述框架的对边上设有抽气装置,对外玻璃和内玻璃内进行抽气,达到了节约空间的效果,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适用于建材技术领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建材
,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玻璃钢窗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在玻璃钢窗技术的发展,窗户米用玻璃材料结合钢材形成一种玻璃钢窗,目前不管是家用窗户还是写字楼上的窗户基本上都用百叶窗来进行遮挡和遮阳,最初是百叶设置在窗户的外面,为了不影响整体美观和窗户的开启、关闭以及中空玻璃窗的发展,逐渐将百叶内置,相对于以前的设计,内置的百叶窗不但美观、大方,且使用方便,但是不够智能化,一般采用机械结构实现遮挡阳光、风雨的作用,对于玻璃钢窗在使用过程中,人们对于不同位置的光线需求是不一致的,而现有人们一般都是采用百叶窗进行遮挡光线,一是百叶窗占用空间,二是手动拉动百叶窗的链条进行操作,使用还是会有一些麻烦。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使用便捷、布局合理,节省空间的玻璃钢窗。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玻璃钢窗,包括框架和外玻璃和内玻璃,所述外玻璃和内玻璃卡钳在框架内,所述内玻璃和外玻璃之间留有空间,所述框架的一边上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设有转轴,所述转轴的两端铰接于安装槽两侧,所述转轴上卷有玻璃膜,所述转轴上设有用以收卷玻璃膜驱动件,所述玻璃膜的一边固定于转轴上,安装槽底部设有供玻璃膜穿过的开口,所述玻璃膜的另一边固定有活塞,所述活塞于内玻璃和外玻璃之间的空间内滑移,所述框架的对边上设有抽气装置,对外玻璃和内玻璃内进行抽气。本技术可以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抽气装置包括抽气栗、控制电路和抽气口,所述控制电路用以控制抽气栗启停,所述抽气口与框架相通。本技术可以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控制电路包括红外发射模块、红外接收模块和执行模块;所述红外发射模块配置有启动按钮,用以发射红外信号;所述红外接收模块用以接收红外信号并输出检测信号;所述执行模块用以接收检测信号并响应驱动信号以开启或关闭抽气栗的电源。本技术可以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执行模块包括基准单元、比较单元和开关单元;所述基准单元耦接于比较单元的输入端用以提供基准电压;所述红外接收模块耦接于比较单元的另一输入端,用以输入检测信号,所述比较单元接收基准电压和检测信号后输出比较信号,所述开关单元耦接于比较单元输出端,用以接收比较信号并响应比较信号实现开关的启闭。本技术可以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驱动件为扭簧或拉簧或橡皮筋或发条。本技术可以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玻璃膜靠近内玻璃的一面为镀银层。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通过在内玻璃和外玻璃之间的空间充分利用,使得内部空间形成真空环境或是负压环境,使用过程中可以通过抽气装置对两个玻璃内部的空间进行抽气,从而可以将活塞从边框的一边拉动到另一边,此时,固定在活塞上的玻璃膜就可以进行随意移动,使得对于不同光线需求的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进行调节,从而光线的强度和房间内需要阳光的多少都可以进行控制,使用便捷,不需要百叶窗,节省空间。【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外玻璃拆卸后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框架拆卸后的机构不意图;图3为抽气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控制电路原理图。图中1、框架;21、外玻璃;22、内玻璃;3、安装槽;4、转轴;5、玻璃膜;6、驱动件;7、开口; 8、活塞;9、抽气装置;91、抽气栗;92、抽气口; A、控制电路;Al、红外发射模块;A2、红外接收模块;A3、执行模块;A31、基准单元;A32、比较单元;A33、开关单元;A4、电源模块。【具体实施方式】参照图1至图3对本技术实施例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所示,一种玻璃钢窗,包括框架I和外玻璃21和内玻璃22,所述外玻璃21和内玻璃22卡钳在框架I内,内玻璃22和外玻璃21都是通过强力胶将框架I与玻璃的缝隙处粘合密封。所述内玻璃22和外玻璃21之间留有空间,所述框架I的一边上设有安装槽3,所述安装槽3内设有转轴4,所述转轴4的两端铰接于安装槽3两侧,所述转轴4上卷有玻璃膜5,所述转轴4上设有用以收卷玻璃膜5驱动件6,所述玻璃膜5的一边固定于转轴4上,安装槽3底部设有供玻璃膜5穿过的开口 7,所述玻璃膜5的另一边固定有活塞8,所述活塞8于内玻璃22和外玻璃21之间的空间内滑移,所述框架I的对边上设有抽气装置9,对外玻璃21和内玻璃22内进行抽气。由于本技术的的框架I形状为矩形,所以具有四个边框,安装槽3等装置可以设置在长边框上,同样也可以设置于短边框上,对于安装使用来说,本产品可以横向设置,同样也可以纵向设置,可以根据用户的喜好进行选择性安装,在没有驱动抽气装置9对两个玻璃之间的空间进行抽气的时候,由于驱动件6的作用,活塞8被开在开口7出,活塞8的两侧大于开口 7的大小,所以活塞8不能通过开口 7到达安装槽3内部,此时两块玻璃可以对光线进行采集,由于内玻璃22和外玻璃21之间密封空间中存在空气,还有很好的隔音效果。如图2所示,框架I的左边框上的安装槽3是用来安装转轴4的,转轴4在安装槽3内可以转动,在转轴4的两端上的驱动件6为扭簧或拉簧或橡皮筋或是发条。驱动件6优选为发条,通过发条的弹性恢复力,可以将转轴4进行收卷,从而可以将玻璃膜5进行收卷,此时玻璃膜5对活塞8有一个收紧力,此时,活塞8可以保持在左边框的右侧。活塞8为长条形,活塞8阻隔左边框的空间,从而使得活塞8的右边形成密封条件。如图3所示,抽气装置9包括抽气栗91、控制电路A和抽气口 92,所述控制电路A用以控制抽气栗91启停,所述抽气口 92与框架I相通。右边框上的抽气栗91由控制电路A进行控制,右边框在活塞8的右侧空间上留有抽气口 92,通过抽气栗91可以对活塞8右边的空间进行抽气,形成负压环境,从而活塞8受大气压而向右边移动,此时,拉动玻璃膜5向右移动,使得玻璃膜5对阳光进行格挡或过滤。使得光线可以更加柔和和舒适。为了使得抽气栗91控制更加便当前第1页1 2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玻璃钢窗,包括框架(1)和外玻璃(21)和内玻璃(22),所述外玻璃(21)和内玻璃(22)卡钳在框架(1)内,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玻璃(22)和外玻璃(21)之间留有空间,所述框架(1)的一边上设有安装槽(3),所述安装槽(3)内设有转轴(4),所述转轴(4)的两端铰接于安装槽(3)两侧,所述转轴(4)上卷有玻璃膜(5),所述转轴(4)上设有用以收卷玻璃膜(5)驱动件(6),所述玻璃膜(5)的一边固定于转轴(4)上,安装槽(3)底部设有供玻璃膜(5)穿过的开口(7),所述玻璃膜(5)的另一边固定有活塞(8),所述活塞(8)于内玻璃(22)和外玻璃(21)之间的空间内滑移,所述框架(1)的对边上设有抽气装置(9),对外玻璃(21)和内玻璃(22)内进行抽气。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双鑫何涛李强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建工新型建材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