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1,4-二羟基蒽醌废气回收工艺及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3226488 阅读:67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5-13 10:4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1,4-二羟基蒽醌废气回收工艺及其系统,高温废气进入凝华器入口,在凝华器中被冷却水冷却为苯酐固体移出凝华器,作为苯酐回收料。冷却苯酐后的气体进入吸收塔中与利用生石灰配制的石灰乳进入接触,吸收气体中的酸性组分后达标排放。吸收后的氯化钙溶液进入喷雾干燥塔中进行喷雾干燥,获得的气体进入旋风分离器、布袋除尘器和尾气风机排出;喷雾干燥及除尘后的固体粉末进入高温煅烧炉进行高温煅烧,分解其中残余的有机物后获得无水氯化钙产品;高温煅烧炉尾部的高温气体进入喷雾干燥塔作为喷雾干燥塔的热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I,4_二羟基蒽醌废气回收工艺及其系统,属精细化工废弃物资源化利用领域。
技术介绍
I,4_二羟基蒽醌是一种重要的染料中间体,我国每年有上万吨的产量。I,4_二羟基蒽醌本身还可以做分散棕GL、染料,进一步合成染料中间体I,4_二氨基蒽醌。产品应用广泛,可用来合成分析蓝R、分散蓝SW、酸性蒽醌紫SG、酸性蒽醌绿G、色淀紫红3BL、色淀紫红4BL和普拉艳兰多种染料。I,4_二羟基蒽醌的主要原料是对氯苯酚、发烟硫酸、苯酐和硼酸。生产每吨I,4_二羟基蒽醌所需原料苯酐和对氯苯酚的理论量分别为620kg和535kg,但是由于高温反应过程中,苯酐容易升华,导致大量的苯酐从气相排出,因此生产每吨产品苯酐的需求量是理论量的1.2-1.5倍。在产品合成过程中对氯苯酚中的氯离子最终变成了 HCl由气相排出,产生含HCl的废气,理论量是每吨产品排出HCl量为152kg。在生产I,4_二羟基蒽醌生产过程中还加入发烟硫酸等介质,加之长达20小时的高温反应,形成的空气、水蒸气、三氧化硫、苯酐和HCl的混合气体排入空气中,如果不进行处理,会形成酸雾等污染物,对环境造成污染。【专利技术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1,4‑二羟基蒽醌废气回收工艺,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a.首先将气体进入凝华器中进行苯酐的凝华,其中凝华所需的冷却介质为循环冷却水,凝华器中主要由两个旋转方向的冷却筒与刮板构成,固体苯酐附在冷却筒中,由刮板刮下移出凝华器;b.将步骤a凝华回收苯酐后的气体进入吸收塔中与石灰乳进行接触,吸收气体中的HCl等酸性气体;c.将步骤b吸收后的气体达标排放,吸收的液体进行喷雾干燥,获得氯化钙粉末,喷雾干燥后的气体进入气体除尘,获得氯化钙粉末的同时,气体进行除尘处理,然后达标排放;d.将步骤c喷雾干燥及除尘后的氯化钙粉末进行高温煅烧,煅烧获得无水氯化钙产品,高温气体进入喷雾干燥塔作为干燥热源。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红林杨刚王岳山翟小平张健
申请(专利权)人:盐城市虹艳化工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