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河套学院专利>正文

自动喂料和上料的扬场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221421 阅读:62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5-13 02: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农业机械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小麦收获机械,具体涉及一种自动喂料和上料的扬场机,包括导料槽、拨轮组件、输送带、驱动滚筒组件、改向滚筒组件、鼓风装置;输送带包括基带和横向拨板;机架下面设有万向工业脚轮和定向工业脚轮;人推动扶手,拨轮把糙麦拨到输送带前下端,再传送到输送带后上端撒下来,鼓风装置吹走麦壳,麦粒落在下面的料斗内,达到分选麦粒的目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自动喂料和上料,减少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

Automatic feeding and winnowing machine feeding

The utility model belong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agricultural machinery and relates to a wheat harvester, in particular to an automatic feeding and feeding the winnowing machine, including the guide chute, driving wheel assembly, a conveyor belt, a driving roller component, device to the drum assembly, blast; conveyor belt comprises a base belt and the transverse frame plate; the following is the universal industrial casters and directional industrial casters; promote the armrest, dial the rough set to wheat belt before the bottom, and then sent to the conveyor belt after upper and down, go husk blowing device blowing, grain hopper below within reach, the purpose of grain sorting. The utility model can automatically feed and feed, reduce labor intensity and improve production efficienc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农业机械
,涉及一种小麦收获机械,具体涉及一种自动喂料和上料的扬场机
技术介绍
目前联合收割机已得到大面积的推广使用,但是有些情况下还是离不开人工镰刀、割麦机、脱粒机和扬场机等比较传统的工具和机械。比如小麦收割前遇到了大风,大面积倒伏,使用联合收割机往往不能把小麦完全收获干净,留在地里造成浪费,在地里发芽会影响秋季庄稼生长,不适合使用联合收割机,往往需要人工使用镰刀割麦。在山区、丘陵地带地势比较复杂,高低起伏,很多田地都是不连续的小块,大型的联合收割机不能正常运转,只能人工使用镰刀割麦。割下的麦秸在场地里使用脱粒机把麦粒脱下来,既有麦壳也有麦粒,混杂在一起,形成糙麦。然后再扬场,使麦壳分离出来,形成精麦。最古老的扬场方式是借助于自然风,人工使用木锨把糙麦扬到高空,麦粒的密度较大,受风吹的影响较小,落点处于比较近的位置,麦壳密度较小,受风吹的影响较大,被风一吹落在比较远的位置,于是麦壳分离出来,得到精麦。本方法农民的劳动强度较大,受自然气候条件的约束较强,没风的天气无法工作。最近几年也有人研制出了扬场机械,比如申请号为200820070966.2的中国技术专利,名称为《一种农用脱粒扬场提升机》,不再使用自然风进行分离,而是使用旋转的扇叶产生风力,生产过程不再受自然气候的约束,但是仍然需要人工上料,劳动强度有所降低,但是还是比较大,申请号为98207005.5的中国技术专利,名称为《自动上料扬场机》,带有螺旋上料装置,需要人工把糙麦装入进料口,然后该技术才能实现自动上料,没有行走装置和自动取料装置,离得较近位置的糙麦可以很方便地人工上料,离得较远处的糙麦,还需要人工搬运过来才能人工上料,劳动强度较大,与拖拉机联接也比较麻烦,不配备鼓风装置,需要依靠自然风工作,受自然气候条件的制约。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人研制能自动喂料和上料的扬场机,该课题还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适应现实需要,提供一种能自动喂料和上料的扬场机。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种自动喂料和上料的扬场机,包括导料槽、拨轮组件、输送带、驱动滚筒组件和改向滚筒组件;导料槽包括两个侧板;输送带包括基带,是一个环形带;驱动滚筒组件包括驱动滚筒、滚筒轴承和滚筒驱动总成,驱动滚筒通过滚筒轴承与两个侧板组成转动副,滚筒驱动总成是电机和减速机的组合,其输出轴与驱动滚筒联接,其法兰盘与其中一个侧板固定联接,当电机通电转动时能带动驱动滚筒转动;改向滚筒组件包括改向滚筒与滚筒轴承,改向滚筒通过滚筒轴承与两个侧板组成转动副;驱动滚筒组件位于靠上、靠后的位置,改向滚筒组件位于靠下、靠前的位置,输送带绕在驱动滚筒组件和改向滚筒组件之间,并有适当大小的张紧力;当驱动滚筒转动时,带动输送带往复转动,改向滚筒被动地跟随转动,输送带的上边是工作边,从前下向后上运转,与两个侧板围成一个开口朝上槽形,当输送带上有糙麦时能跟随着向上提升;拨轮组件包括拨轮、拨轮轴承和拨轮驱动总成,拨轮包括固定联接的拨轮拨板、拨轮侧板和芯轴,两个拨轮侧板是圆环形,同心、平行布置,芯轴穿过拨轮侧板的中心孔,多个拨轮拨板成辐射状径向布置在两个拨轮侧板之间,相邻两个拨轮拨板、两个拨轮侧板围成拨料空间;芯轴通过拨轮轴承与拨轮侧板组成转动副,拨轮驱动总成是电机和减速机的组合,它的输出轴与芯轴联接,联接法兰与侧板固定联接,当电机通上电后,输出轴转动能带动拨轮转动;拨轮靠近输送带的前下端。在工作时,拨轮驱动总成和滚筒驱动总成同时转动,拨轮不断地把附近的糙麦拨到输送带的前下端,输送带把糙麦提升到后上端并撒下来,如果有风吹动,则麦粒落在正下面得到精麦,麦壳被风一吹落在较远的位置,从而达到分选麦粒的目的。以上所述的拨轮并不能把拨动的所有糙麦推送到输送带上,因为拨轮与输送带之间有较大间隙,糙麦容易通过间隙流动到其它位置,工作效率较低;为了提高工作效率,导料槽还包括弧形板,与侧板固定联接,弧形板的内弧面与拨轮的外边缘形状相吻合,弧形板上有弧板前下端和弧板后上端,弧板前下端靠近地面,弧板后上端位于输送带前下端的上部,拨料空间内有糙麦时,运转到靠近弧形板的位置,与弧形板围成一个封闭的空间,经过弧板后上端传送到输送带前下端上,然后随着输送带运走。载有糙麦的输送带工作边容易下垂,糙麦也容易从输送带边缘与侧板之间的空隙泄漏,为了防止下垂和泄漏,在输送带工作边下部设有底板,托住输送带的工作边,输送带的工作边与底板摩擦着运行。糙麦的流动性较好,在倾斜的输送带工作边上容易向下溜动,为了防止向下溜动,输送带上还设有横向拨板,能挡住糙麦使它不向下溜动。本技术还设有鼓风装置,包括扇叶和电机,扇叶联接在电机的输出轴上,扇叶位于输送带后上端的下部,电机驱动扇叶转动,扇动空气流动,吹向从输送带后上端落下的糙麦,从而使麦壳飘落到较远的位置,麦粒落在较近的位置,达到分选麦粒的目的。为了便于接收精麦,在输送带后上端正下方设有料斗,精麦落在料斗内,麦壳飘落到料斗外。以上所述的自动喂料和上料的扬场机不能移动,只能处理拨轮附近的糙麦,不能处理较远处的糙麦,为了便于处理较远处的糙麦,还设有万向工业脚轮和定向工业脚轮,与机架联接,通过万向工业脚轮和定向工业脚轮可以放置在地面上并沿地面行走,人工推动本技术可以到达任意位置。为了便于推动本技术,还设置有扶手,与侧板固定联接。在使用时,滚筒驱动总成、拨轮驱动总成和电机同时开启,人工通过扶手推动本技术,使拨轮将糙麦拨到弧形板上,继而通过弧板后上端传送到输送带前下端上,在横向拨板的推动下,传送到输送带后上端,并撒下来,经过鼓风装置产生的风一吹,麦壳飘落在料斗外,麦粒落在料斗内,人不断地推动,拨轮附件一直保持有糙麦,则本技术就不断地将糙麦传送到输送带后上端并撒下来,达到自动喂料和上料的目的,并在料斗内得到精麦。本技术的有益效果:自动喂料和上料,减少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三维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的三维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的正视图;图4是图3中A向视图;图5是图4中沿B-B线的局部剖视图;图6是拨轮组件2的三维结构示意图;图7是驱动滚筒组件5的正视图;图8是输送带4的三维结构示意图;图中所示:1.糙麦;2.拨轮组件;21.拨轮;211.拨轮拨板;212.拨轮侧板;213.芯轴;214.拨料空间;22.拨轮轴承;23.拨轮驱动总成;3.导料槽;31.侧板;32.底板;33.弧形板;331.弧板前下端;332.弧板后上端;4.输送带;41.基带;42.横向拨板;43.输送带前下端;44.输送带后上端;5.驱动滚筒组件;51.滚筒轴承;52.驱动滚筒;53.滚筒驱动总成;6.鼓风装置;61.扇叶;62.电机;7.料斗;81.万向工业脚轮;82.定向工业脚轮;9.改向滚筒组件;10.扶手。【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当前第1页1 2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动喂料和上料的扬场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导料槽、拨轮组件、输送带、驱动滚筒组件和改向滚筒组件;导料槽包括两个侧板;输送带包括基带,是一个环形带;驱动滚筒组件包括驱动滚筒、滚筒轴承和滚筒驱动总成,驱动滚筒通过滚筒轴承与两个侧板组成转动副,滚筒驱动总成是电机和减速机的组合,其输出轴与驱动滚筒联接,其法兰盘与其中一个侧板固定联接;改向滚筒组件包括改向滚筒与滚筒轴承,改向滚筒通过滚筒轴承与两个侧板组成转动副;驱动滚筒组件位于靠上、靠后的位置,改向滚筒组件位于靠下、靠前的位置,输送带绕在驱动滚筒组件和改向滚筒组件之间;拨轮组件包括拨轮、拨轮轴承和拨轮驱动总成,拨轮包括固定联接的拨轮拨板、拨轮侧板和芯轴,两个拨轮侧板是圆环形,同心、平行布置,芯轴穿过拨轮侧板的中心孔,多个拨轮拨板成辐射状径向布置在两个拨轮侧板之间,相邻两个拨轮拨板、两个拨轮侧板围成拨料空间;芯轴通过拨轮轴承与拨轮侧板组成转动副,拨轮驱动总成是电机和减速机的组合,它的输出轴与芯轴联接,联接法兰与侧板固定联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志芳郝水源王海伟刘双禄王靖崔超
申请(专利权)人:河套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内蒙古;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