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医用钛夹,包括一外形呈V字形的夹体;所述夹体的两端分别连接有夹持段;所述夹持段的内侧面设置有横槽;所述夹体与夹持段的连接处均交合形成一小于180度的钝角;所述夹持段均由抗弹性疲劳段和连接段组成;所述连接段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抗弹性疲劳段和夹体;所述抗弹性疲劳段的横截面呈U型且所述抗弹性疲劳段与连接段的连接处呈圆滑过渡;所述夹体与夹持段的连接处的外侧均固定连接有一加强块且所述加强块的横截面呈半圆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有效抗拒弹性疲劳,避免脱落,安全性能更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医疗设备,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医用钛夹。
技术介绍
在外科手术中,有一种专门用来封扎内管状的金属夹持体,最初使用银夹,现在基本上已由钛夹代替。这种医用钛夹专用于外科手术中供植入人体内封扎内管状的夹持体,具有硬度好,夹固性能良好,有较好的韧性和耐腐蚀性的特性。目前,申请号为200720109029.9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医用钛夹,它至少包括一外形呈V字形的夹体,夹体的夹持段内侧面设置有横槽;所述的夹体由V字形夹合段和设置有横槽的夹持段构成,且夹合段和夹持段的交合处成一小于180度的钝角。但是由于医用钛夹需要长期位于人体内进行夹持,而上述的医用钛夹在长期使用后,由于弹性疲劳,容易发生脱落的问题,而一旦医用钛夹脱落后,不仅会导致伤口恶化,同时会对人体内的其他器官造成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有效抗拒弹性疲劳,避免脱落,安全性能更高的医用钛夹。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医用钛夹,包括一外形呈V字形的夹体;所述夹体的两端分别连接有夹持段;所述夹持段的内侧面设置有横槽;所述夹体与夹持段的连接处均交合形成一小于180度的钝角;所述夹持段均由抗弹性疲劳段和连接段组成;所述连接段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抗弹性疲劳段和夹体;所述抗弹性疲劳段的横截面呈U型且所述抗弹性疲劳段与连接段的连接处呈圆滑过渡;所述夹体与夹持段的连接处的外侧均固定连接有一加强块且所述加强块的横截面呈半圆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使用过程中,由于夹持段提供夹力,故应力集中于夹持段,而抗弹性疲劳段的横截面呈U型的设置可以有效将应力分散与抗弹性疲劳段以及抗弹性疲劳段的弯折处,而抗弹性疲劳段与连接段的连接处呈圆滑过渡则可以有效加强抗弹性疲劳段与连接段的连接处的结构强度,进一步分解应力集中;同时夹体与夹持段的连接处设置加强块,则可以避免夹体与夹持段的连接处过度弯曲,保持其之间原有的弹性性能,即夹持能力,并且加强块的横截面呈半圆状的设置,使得夹体与夹持段的连接处厚度最大,结构强度最强,可以进一步保持其夹持能力,相较于现有技术而言,本技术可以有效抗拒弹性疲劳,避免脱落,安全性能更高。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夹体的外侧设置有一V字形弹片;所述V字形弹片的两端分别一一对应连接于夹体的两端且所述V字形弹片的弯折处与夹体的弯折处相对齐。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V字形弹片提供的弹力,以增强夹体的夹持能力,避免夹体过度张开,进一步保持本技术的夹持能力,以避免脱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医用钛夹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夹体;2、夹持段;21、抗弹性疲劳段;22、连接段;3、横槽;4、加强块;5、V字形弹片;【具体实施方式】参照图1对本技术医用钛夹实施例做进一步说明。如图1所示,一种医用钛夹,包括一外形呈V字形的夹体I;夹体I的两端分别连接有夹持段2;夹持段2的内侧面设置有横槽3;夹体I与夹持段2的连接处均交合形成一小于180度的钝角;夹持段2均由抗弹性疲劳段21和连接段22组成;连接段22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抗弹性疲劳段21和夹体I;抗弹性疲劳段21的横截面呈U型且抗弹性疲劳段21与连接段22的连接处呈圆滑过渡;夹体I与夹持段2的连接处的外侧均固定连接有一加强块4且加强块4的横截面呈半圆状。I的外侧设置有一 V字形弹片5; V字形弹片5的两端分别一一对应连接于夹体I的两端且V字形弹片5的弯折处与夹体I的弯折处相对齐。在使用过程中,由于夹持段2提供夹力,故应力集中于夹持段2,而抗弹性疲劳段21的横截面呈U型的设置可以有效将应力分散与抗弹性疲劳段21以及抗弹性疲劳段21的弯折处,而抗弹性疲劳段21与连接段22的连接处呈圆滑过渡则可以有效加强抗弹性疲劳段21与连接段22的连接处的结构强度,进一步分解应力集中;同时夹体I与夹持段2的连接处设置加强块4,则可以避免夹体I与夹持段2的连接处过度弯曲,保持其之间原有的弹性性能,SP夹持能力,并且加强块4的横截面呈半圆状的设置,使得夹体I与夹持段2的连接处厚度最大,结构强度最强,可以进一步保持其夹持能力,相较于现有技术而言,本技术可以有效抗拒弹性疲劳,避免脱落,安全性能更高。同时,通过V字形弹片5提供的弹力,以增强夹体I的夹持能力,避免夹体I过度张开,进一步保持本技术的夹持能力,以避免脱落。在本实施例中,加强块4与夹体I以及夹持段2之间均为一体成型,以增强其之间的连接强度。以上使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不脱离本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型和改进,这些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主权项】1.一种医用钛夹,包括一外形呈V字形的夹体;所述夹体的两端分别连接有夹持段;所述夹持段的内侧面设置有横槽;所述夹体与夹持段的连接处均交合形成一小于180度的钝角;其特征是:所述夹持段均由抗弹性疲劳段和连接段组成;所述连接段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抗弹性疲劳段和夹体;所述抗弹性疲劳段的横截面呈U型且所述抗弹性疲劳段与连接段的连接处呈圆滑过渡; 所述夹体与夹持段的连接处的外侧均固定连接有一加强块且所述加强块的横截面呈半圆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钛夹,其特征是:所述夹体的外侧设置有一V字形弹片;所述V字形弹片的两端分别一一对应连接于夹体的两端且所述V字形弹片的弯折处与夹体的弯折处相对齐。【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医用钛夹,包括一外形呈V字形的夹体;所述夹体的两端分别连接有夹持段;所述夹持段的内侧面设置有横槽;所述夹体与夹持段的连接处均交合形成一小于180度的钝角;所述夹持段均由抗弹性疲劳段和连接段组成;所述连接段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抗弹性疲劳段和夹体;所述抗弹性疲劳段的横截面呈U型且所述抗弹性疲劳段与连接段的连接处呈圆滑过渡;所述夹体与夹持段的连接处的外侧均固定连接有一加强块且所述加强块的横截面呈半圆状。本技术可以有效抗拒弹性疲劳,避免脱落,安全性能更高。【IPC分类】A61B17/122【公开号】CN205215303【申请号】CN201520919194【专利技术人】周康平 【申请人】杭州康生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公开日】2016年5月11日【申请日】2015年11月18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医用钛夹,包括一外形呈V字形的夹体;所述夹体的两端分别连接有夹持段;所述夹持段的内侧面设置有横槽;所述夹体与夹持段的连接处均交合形成一小于180度的钝角;其特征是:所述夹持段均由抗弹性疲劳段和连接段组成;所述连接段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抗弹性疲劳段和夹体;所述抗弹性疲劳段的横截面呈U型且所述抗弹性疲劳段与连接段的连接处呈圆滑过渡;所述夹体与夹持段的连接处的外侧均固定连接有一加强块且所述加强块的横截面呈半圆状。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康平,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康生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