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检修机械锁定装置的蝶阀,包括阀体,阀板,上游活动阀座和锁定杆,所述的阀体呈圆形,紧贴阀体设有圆形主密封圈以及压环;所述的阀板为双层阀板,阀板位于阀体内部,所述的上游活动阀座位于阀体与阀板之间,所述的锁定杆与上游活动阀座的中间相连,锁定杆上从与上游活动阀座相连的一侧依次安装有锁定解除螺母和锁定投入螺母,锁定杆通过锁定固定座套在锁定投入螺母或锁定解除螺母上固定在上游管道的管壁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上游活动阀座,蝶阀主密封圈维修更换时,解决了可带压对主密封圈进行现场维修更换的问题,更换时,上游密封投入,设置机械锁定装置保证下游侧阀门主密封检修人员的安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阀门,特别是一种保证蝶阀带压检修安全性高并具有可靠的机械锁定装置的蝶阀。
技术介绍
阀门是工业管道上不可缺少的设备之一,蝶阀其结构是在阀体内有一个圆形蝶板,通过阀轴的支撑实现在阀体内转动。蝶阀最关键的是蝶板密封圈与阀体密封座之间的密封,当阀门打开或关闭时,密封副之间会有摩擦,长期运行时会造成擦伤、引起密封泄露,当用户对主密封副进行检修维护时需要停止上游供水或者对上游的供水进行截断,才能对主密封圈进行维修更换。当阀门主密封在维护更换时,上游密封需投入,为了保证下游侧阀门主密封检修人员的安全,必须保证上游侧检修密封副的密封可靠,不得有误动作。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具有检修机械锁定装置的蝶阀。本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为:—种具有检修机械锁定装置的蝶阀,包括阀体,阀板,上游活动阀座和锁定杆,所述的阀体呈圆形,紧贴阀体设有圆形主密封圈以及压环;所述的阀板为双层阀板,阀板位于阀体内部,在阀板的一层设置有调节压板,调节压板与阀板通过压板螺栓进行紧固;位于另一层阀板上安装有蝶板上游侧密封圈,所述的上游活动阀座位于阀体与阀板之间,上游活动阀座呈T型,上游活动阀座的一翼设有第一密封圈,另一翼设有第三密封圈,上游活动阀座中间安装有第二密封圈;阀体上开孔设置有上游密封解除进压口和上游密封投入进压口,上游密封解除进压口和上游密封投入进压口之间形成活动空腔,所述的锁定杆与上游活动阀座的中间部位相连,锁定杆上从与上游活动阀座相连的一端向外依次安装有锁定解除螺母和锁定投入螺母,锁定杆通过锁定固定座套在锁定投入螺母或锁定解除螺母上固定在上游管道的管壁上。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通过设置上游活动阀座,使活动阀座在空腔里活动,解决了蝶阀主密封圈维修更换时,无需停止上游供水或者在上游另设置一台阀门对上游管路介质进行截断,就可带压对主密封圈进行现场维修更换的问题,更换时,上游密封投入,设置机械锁定装置保证下游侧阀门主密封检修人员的安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主密封带压检修时具有上游活动阀座移动解除时机械锁定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主密封带压检修时具有上游活动阀座移动投入时机械锁定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上部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4为图2上部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其中,1-阀体,2-阀板,3-主密封圈,4-调节压板,5-压板螺栓,6-压环,7-第一密封圈,8-第二密封圈,9-第三密封圈,10-蝶板上游侧密封圈,11-上游密封解除进压口,12-上游活动阀座,13-上游密封投入进压口 ; 14-锁定杆;15-锁定解除螺母;16-锁定固定座;17-锁定投入螺母;18-上游管道。【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晰,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地阐述,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种具有检修机械锁定装置的蝶阀,包括阀体I,阀板2,上游活动阀座12和锁定杆14,所述的阀体I呈圆形,紧贴阀体I设有圆形主密封圈3以及压环6;所述的阀板2为双层阀板,阀板2位于阀体I内部,在阀板2的一层设置有调节压板4,调节压板4与阀板2通过压板螺栓5进行紧固;位于另一层阀板2上安装有蝶板上游侧密封圈10,所述的上游活动阀座12位于阀体I与阀板2之间,上游活动阀座12呈T型,上游活动阀座12的一翼设有第一密封圈7,另一翼设有第三密封圈9,上游活动阀座12中间安装有第二密封圈8;阀体I上开孔设置有上游密封解除进压口 11和上游密封投入进压口 13,上游密封解除进压口 11和上游密封投入进压口 13之间形成活动空腔,所述的锁定杆14与上游活动阀座12的中间部位相连,锁定杆14上从与上游活动阀座12相连的一端向外依次安装有锁定解除螺母15和锁定投入螺母17,锁定杆14通过锁定固定座16套在锁定投入螺母17或锁定解除螺母15上固定在上游管道18的管壁上。本技术的具体运行方式:当阀门正常使用时,上游密封需解除,这时上游密封解除进压口 11取管道内的压力水,推动上游活动阀座12在阀体I可移动的空腔内沿管路轴向方向移动远离蝶板,与蝶板上游侧密封圈10是完全脱开的,不形成密封,仅下游侧主密封圈3投入使用;当阀门主密封圈3需要维护更换时,上游密封需投入,这时阀门关闭到位,上游密封投入进压口 13取管道内的压力水,推动上游活动阀座12在阀体I可移动的空腔内沿管路轴向方向移动向蝶板靠进,当上游活动阀座12移动投入与蝶板上游侧密封圈10挤压接触形成密封,切断上游的介质,便可对主密封圈3进行维护检修更换。当阀门主密封在维护更换时,上游密封需投入,如图2和图4所示,为了保证下游侧阀门主密封检修人员的安全,必须保证上游侧检修密封副的密封可靠,不得有误动作。这时需增加手动机械锁定,即转动锁定投入螺母17,使锁定投入螺母17带动锁定杆14,同时锁定杆14又带动上游活动阀座12,使上游活动阀座12与蝶板上游侧密封圈10接触更好,保证完全可靠密封,不会误动作。当阀门主密封在维护更换完毕时,在阀门开启前需解除上游密封的投入,使上游活动阀座12完全回到投入前位置如图1和图3所示,以防止蝶板在转动开启中造成蝶板与上游活动阀座12干涉,使阀门损坏。这时需增加手动机械解除锁定,即转动锁定解除螺母15,使锁定解除螺母15带动锁定杆14,同时锁定杆14又带动上游活动阀座12,使上游活动阀座12向与蝶板上游侧密封圈10离开的方向移动,保证上游活动阀座12完全回到投入前位置如图1和图3所示,这时方可转动蝶板,开启阀门。【主权项】1.一种具有检修机械锁定装置的蝶阀,其特征在于,包括阀体(I),阀板(2),上游活动阀座(12)和锁定杆(14),所述的阀体(I)呈圆形,紧贴阀体(I)设有圆形主密封圈(3)以及压环(6);所述的阀板(2)为双层阀板,阀板(2)位于阀体(I)内部,在阀板(2)的一层设置有调节压板(4),调节压板(4)与阀板(2)通过压板螺栓(5)进行紧固;位于另一层阀板(2)上安装有蝶板上游侧密封圈(10),所述的上游活动阀座(12)位于阀体(I)与阀板(2)之间,上游活动阀座(12)呈T型,上游活动阀座(12)的一翼设有第一密封圈(7),另一翼设有第三密封圈(9),上游活动阀座(12)中间安装有第二密封圈(8);阀体(I)上开孔设置有上游密封解除进压口( 11)和上游密封投入进压口( 13),上游密封解除进压口(I I)和上游密封投入进压口(13)之间形成活动空腔,所述的锁定杆(14)与上游活动阀座(12)的中间部位相连,锁定杆(14)上从与上游活动阀座(12)相连的一端向外依次安装有锁定解除螺母(15)和锁定投入螺母(17),锁定杆(14)通过锁定固定座(16)套在锁定投入螺母(17)或锁定解除螺母(15)上固定在上游管道(18)的管壁上。【专利摘要】一种具有检修机械锁定装置的蝶阀,包括阀体,阀板,上游活动阀座和锁定杆,所述的阀体呈圆形,紧贴阀体设有圆形主密封圈以及压环;所述的阀板为双层阀板,阀板位于阀体内部,所述的上游活动阀座位于阀体与阀板之间,所述的锁定杆与上游活动阀座的中间相连,锁定杆上从与上游活动阀座相连的一侧依次安装有锁定解除螺母和锁定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具有检修机械锁定装置的蝶阀,其特征在于,包括阀体(1),阀板(2),上游活动阀座(12)和锁定杆(14),所述的阀体(1)呈圆形,紧贴阀体(1)设有圆形主密封圈(3)以及压环(6);所述的阀板(2)为双层阀板,阀板(2)位于阀体(1)内部,在阀板(2)的一层设置有调节压板(4),调节压板(4)与阀板(2)通过压板螺栓(5)进行紧固;位于另一层阀板(2)上安装有蝶板上游侧密封圈(10),所述的上游活动阀座(12)位于阀体(1)与阀板(2)之间,上游活动阀座(12)呈T型,上游活动阀座(12)的一翼设有第一密封圈(7),另一翼设有第三密封圈(9),上游活动阀座(12)中间安装有第二密封圈(8);阀体(1)上开孔设置有上游密封解除进压口(11)和上游密封投入进压口(13),上游密封解除进压口(11)和上游密封投入进压口(13)之间形成活动空腔,所述的锁定杆(14)与上游活动阀座(12)的中间部位相连,锁定杆(14)上从与上游活动阀座(12)相连的一端向外依次安装有锁定解除螺母(15)和锁定投入螺母(17),锁定杆(14)通过锁定固定座(16)套在锁定投入螺母(17)或锁定解除螺母(15)上固定在上游管道(18)的管壁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廖志芳,常永红,黄建生,王荣辉,王东辉,
申请(专利权)人:博纳斯威阀门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