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带有内袋的容器的阀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20064 阅读:1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饮料阀组件(5),包括:底壁部分(12);从底壁部分(12)向下延伸的管状部件(14);从底壁部分(12)向上延伸的外挡板(9);和至少一个定位装置(11),其中管状部件(14)具有顶开口(21)以接收分配元件(3),该顶开口(21)优选地布置在底壁(12)的上外表面的中间部分中,且管状部件(14)具有带有至少一个密封表面(15、16)的上内管状壁部分,且外立式挡板(9)布置在距管状部件(14)的顶开口(21)一定的距离处,底壁(12)部分包括定位在管状部件(14)的顶开口(21)和外竖起挡板(9)的内侧壁部分之间的至少一个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饮料阀组件和布置在带有用于接收饮料,特别是例如啤酒的碳酸饮料的内袋的容器上的饮料阀组件。本专利技术进一步涉及用于接合饮料阀组件的连接元件。本专利技术进一步涉及包括连接元件的放液设备。本专利技术也涉及包括可替换的容器的饮料放液器具,该可替换的容器带有用于可释放地与放液设备的连接元件接合的饮料阀组件,本专利技术还涉及用于从饮料放液器具中分配啤酒的方法。用在带有用于接收饮料的内袋的饮料容器中的阀组件在WO-A103/050031中描述。在WO-A1 03/050031中描述了容器的阀组件,其中提供了内袋用于接收饮料,特别地是例如啤酒的碳酸饮料,其中提供了饮料阀,饮料阀在面向内袋的侧提供有与袋内空间的接口且在对置侧提供有以放液设备用于饮料阀操作的装置,其中可容纳容器,其中在所述的对置侧上的饮料阀被立式第一挡板所围绕,该第一挡板是气密的,而沿所述的第一挡板的外侧在距其一定距离处布置了第二挡板,第二挡板也是气密的,而在第一和第二挡板之间提供了带有至少一个气体通道开口的底壁,它在操作期间与封闭在内袋和围绕了内袋的容器之间的空间连通,该布置使得在操作期间连接元件的圈以气密和液密方式邻靠第二挡板,而分配元件以气密和液密方式邻靠第一挡板,使得在两个挡板之间形成室,压力下的气体能通过它与饮料分离地被强迫通过所述的至少一个气体通道开口。然而,WO-A1 03/050031的阀组件的缺点在于第一和第二挡板处于直立位置,且因此当部件相互接附时如果连接元件位移则可能被损坏,使得在操作期间所述的连接元件的圈不以气密和液密方式邻靠第二挡板。记住挡板是易碎的,当它们相互接附时位移可容易地导致第一和/或第二挡板的扭曲或甚至折断而导致泄漏。进一步地,分配元件以气密和液密方式仅邻靠第一挡板,使得以上描述的损坏导致气体和液体泄漏。此外,气密和液密的密封仅为第一挡板提供到分配元件且为第二挡板提供到连接元件的圈。所以,至少仅一个挡板的泄漏导致整个阀组件的故障。另外,如果分配元件不在正确的位置,在第一挡板处可能发生气体和液体泄漏。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阀组件,其中至少已提及的缺点的多数被避免。更特定地,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用于带有内袋的容器的阀组件,允许将连接分配元件安全地以气密和液密方式连接到饮料阀构造。本专利技术的第一目的是提供饮料阀组件,其中至少已提及的缺点的多数已被避免。此目的通过饮料阀组件实现,该饮料阀组件包括底壁部分;从底壁部分向下延伸的管状部件;从底壁部分竖起的外挡板;和至少一个定位装置,其中管状部件具有顶开口以接收分配元件,此顶开口优选地布置在底壁的上外表面的中间部分中,且管状部件具有带有至少一个密封表面的上内管状壁部分,且外立式挡板布置在距管状部件的顶开口一定距离处,其中底壁部分包括定位在管状部件的顶开口和外立式挡板的内侧壁部分之间的至少一个阀,且其中至少一个定位装置具有至少一个开口和/或至少一个开口存在至少两个定位装置之间。用在描述中的术语“外侧表面”指外上侧表面。外立式挡板可以在操作期间用于以气密和液密的方式邻靠连接元件的第一圈。优选地,连接元件的第一圈可以以气密和液密的方式邻靠所述的挡板的内侧的第一密封表面。进一步地,饮料阀组件的管状部件具有带至少两个密封表面的上内管状壁部分,管状部件的内部优选地具有台阶状和/或台肩状形式。布置在上内管状壁部分的特殊设计的密封表面的结构措施使得连接元件的第二圈可以以气密和液密的方式邻靠内管状部件的第二密封表面,而分配元件可以以气密和液密的方式邻靠内管状部件的第三密封表面。根据本专利技术的饮料阀组件具有的优点是即使连接元件的位移也不损坏密封部件,所以位移不导致气体和液体的泄漏。此外,气密和液密的密封由至少连接元件的所述的第二圈和所述的分配元件提供在内管状壁部分内,连接元件的第二圈以气密和液密的方式邻靠内管状部件的第二密封表面,分配元件以气密和液密的方式邻靠内管状部件的第三密封表面。所以,即使在第二或第三密封表面处的泄漏也不导致整个阀组件的故障,所以气体和饮料在内管状部件处不相互沾染。另外,如果分配元件不在正确的位置,气体泄漏不会在内管状部件处发生,因为连接元件的第二圈以气密和液密的方式邻靠内管状部件的第二密封表面,其从分配元件分离。本专利技术的如下描述解释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阀组件能提供连接分配元件到饮料阀构造的可释放的连接。进一步地,根据本专利技术的阀组件能同时提供连接分配元件到饮料阀构造的气密和液密的密封,以同时提供分离的气体通道和饮料通道。进一步地,根据本专利技术的阀组件能提供连接分配元件到饮料阀构造的气密和液密的密封,以此在气体通道的室以气密和液密的方式被密封前饮料通道以气密和液密的方式相对于气体室被密封。进一步地,根据本专利技术的阀组件能使得在操作期间如果连接到饮料阀构造的分配元件的密封件位移则空气阀或CO2阀不意外地被推开。根据本专利技术的阀组件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带有范围在>0cm2且<25cm2,优选地范围在>0.5cm2且<20cm2,更优选地范围在>1cm2且<15cm2,最优选地范围在>3cm2且<12cm2且特别是9cm2的外侧表面的定位装置。带有以上提及的表面尺寸的外侧表面提供了改进的连接元件配合。进一步地,当将连接元件与饮料阀组件连接时带有所述的表面尺寸的外侧表面简化了处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饮料阀组件可以包括至少2到10个,优选地包括3到8个,且更优选地包括4到6个带外侧表面的定位装置,每个定位装置的范围为>0cm2且<20cm2,优选地>0.5cm2且<15cm2,更优选地>1cm2且<9cm2,且最优选地>2cm2且<6cm2。然而,如果至少一个定位装置布置在如在本专利技术中要求的带有外表面的饮料阀组件中,则根据本专利技术的饮料阀组件可以包括带有更大的外表面的定位装置。如果定位装置布置为两个或更多的组,则优选的是在至少两个定位装置之间存在开口,特别是间隙形式的开口,优选地是垂直间隙。带有开口和/或在至少两个定位装置之间的开口的至少一个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定位装置可以沿所述的挡板的内侧壁部分布置且与其具有一定的距离,至少一个定位装置优选地是立式壁,更优选地至少一个定位装置是围绕管状部件的顶开口的立式壁。最优选地,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带有开口和/或在至少两个定位装置之间的开口的至少一个定位装置具有环形形状或环形式。优选的是存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两个定位装置,且开口形成于两个定位装置之间的两个位置处,此开口可以相互平行定位且更优选地开口具有垂直间隙的形式。进一步优选的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三个、四个或至少五个定位装置布置在饮料阀组件的底上,其中至少一个定位装置具有至少一个开口和/或至少一个开口布置在至少两个定位装置之间,此开口可以但不需相互平行定位,且更优选地开口具有垂直间隙的形式。优选的是两个定位装置具有相同的形式。然而,定位装置可以相互不同。还优选的是四个定位装置布置为两组但是被开口分隔开。至少一个定位装置用于保证连接元件不位移,因此,定位装置用作导向装置。进一步地,至少一个定位装置用于保证饮料分配系统的管状分配元件接合到饮料阀组件的管状部件内,且因此不能位移。最优选的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定位装置不具有密封功能但具有导向功能以保证在连接和使用时连接元件正确地配合到饮料阀组件中。根据本专利技术的饮料阀组件的至少一个定位装置包括开口和/或开口形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饮料阀组件(5),其包括:    底壁部分(12);    从底壁部分(12)向下延伸的管状部件(14);    从底壁部分(12)向上延伸的外挡板(9);和    至少一个定位装置(11),    其中管状部件(14)具有顶开口(21)以接收分配元件(3),该顶开口(21)优选地布置在底壁(12)的上外表面的中间部分中,且管状部件(14)具有带有至少一个密封表面(15、16)的上内管状壁部分,且外立式挡板(9)布置在距管状部件(14)的顶开口(21)一定的距离处,其中底壁(12)部分包括定位在管状部件(14)的顶开口(21)和外竖起挡板(9)的内侧壁部分之间的至少一个阀。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JB库帕鲁斯
申请(专利权)人:皇家飞利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NL[荷兰]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