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渡输瓶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19418 阅读:18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过渡输瓶机构,其特征在于它由主动链轮(5)、主动轴(6)、从动链轮(4)、从动轴(3)、链条(2)、其上开有输瓶缺口的托瓶块(1)、栏栅(7)、台板(8)组成,主动链轮(5)、主动轴(6)、从动链轮(4)、从动轴(3)分别通过轴承(12)、(11)装于台板(8)上,托瓶块(1)装于链条(2)的外侧,输瓶缺口的节距L↓[2]在链条(2)的直线段处与链条(2)的节距相等。(*该技术在201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一种包装机械的传输机构,具体涉及过渡输瓶机构的改进。
技术介绍
现有的过渡输瓶机构通常为拨轮输瓶机构,其功能是从前一工位接入瓶子,送入到下一工位。由于拨轮节距是一定数、传送过程中不能改变被传送体的线速度。而实践中,尤其在药瓶封装生产线上,要求前后两工序被传送体的线速度不同,例如,药瓶从灌装转到压盖工序时,理论上瓶体的线速度由小变大为好,有利于保证灌装的质量和工效。灌装时要求瓶体线速度小些,这样既平稳,且进瓶顺利。而压盖时则需要瓶体之间有一定间距,才能完成该工序的动作,与前道工序配套,则要求瓶体线速度大一些好。现有过渡输瓶机构就不能兼顾前后两道工序的不同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是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能改变被传送体的线速度,能满足上、下两道工序对被传送体速度不同要求,且传送平稳的过渡输瓶机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它由主动链轮、主动轴、从动链轮、从动轴、链条、其上开有输瓶缺口的托瓶块、栏栅、台板组成,主动链轮、主动轴、从动链轮、从动轴分别通过轴承装于台板上,托瓶块装于链条的外侧,输瓶缺口的节距L2在链条的直线段处与链条的节距相等。本技术采用链轮、链条加托瓶块的传送机构,托瓶块可在链条的直线部接瓶,链条的弧线部分送瓶,托瓶块缺口的节距在链条直线段和弧线段不同,因此,瓶体线速度不同,能同时满足上、下两道工序对瓶体速度的不同要求,且传送平稳,工作安全可靠。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正剖视图。图2为本技术的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2所示,本技术由主动链轮5、主动轴6、从动链轮4、从动轴3、链条2、其上开有输瓶缺口的托瓶块1、栏栅7、台板8组成,主动链轮5、主动轴6、从动链轮4、从动轴3分别通过轴承12、11装于台板8上,托瓶块1装于链条2的外侧,输瓶缺口的节距L2在链条2的直线段处与链条2的节距相等。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瓶体由进瓶拨轮9在链条2的直线段处移交给托瓶块1,托瓶块1将瓶体输送至链条2的弧线部分移交给出瓶拨轮10。进瓶拨轮9的节距L1等于链条2的节距也等于托瓶块1输瓶缺口在链条2直线段处的节距L2,出瓶拨轮10的节距L3则等于托瓶块1输瓶缺口在链条2弧线段的节距。L3=Rαπ180,L2=rαπ180,]]>r为链轮5的节圆半径;R为托瓶块在链条2弧线段的瓶体中心线行进圆弧的半径。因R>r,出瓶拨轮的节距L3大于进瓶拨轮节距L1,改变R与r的差值,即可改变L3与L1的差值,改变瓶体的线速度。本技术也可用同步齿形带、带轮代替链条、链轮达到同样效果。权利要求1.一种过渡输瓶机构,其特征在于它由主动链轮(5)、主动轴(6)、从动链轮(4)、从动轴(3)、链条(2)、其上开有输瓶缺口的托瓶块(1)、栏栅(7)、台板(8)组成,主动链轮(5)、主动轴(6)、从动链轮(4)、从动轴(3)分别通过轴承(12)、(11)装于台板(8)上,托瓶块(1)装于链条(2)的外侧,输瓶缺口的节距L2在链条(2)的直线段处与链条(2)的节距相等。专利摘要一种过渡输瓶机构,它由主动链轮、主动轴、从动链轮、从动轴、链条、其上开有输瓶缺口的托瓶块、栏栅、台板组成,主动链轮、主动轴、从动链轮、从动轴分别通过轴承装于台板上,托瓶块装于链条的外侧,输瓶缺口的节距L文档编号B65G17/30GK2581378SQ0227733公开日2003年10月22日 申请日期2002年9月25日 优先权日2002年9月25日专利技术者唐岳, 曾凡云 申请人:长沙楚天包装机械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岳曾凡云
申请(专利权)人:长沙楚天包装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