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魏立新专利>正文

排气漏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19188 阅读:20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排气漏斗是沿漏斗外壁有排气通道。在制造加工漏斗时,可使漏斗壁向内凹陷或向外凸出,从而形成排气通道,排气通道是在漏斗上、下两端之间以曲线或直线方式上、下连通的。当使用排气漏斗向容器里注入液体时,容器里的气体会沿排气通道自然排出,从而缩短液体注入时间,提高工作效益,同时还可以避免液体飞溅和溢出。(*该技术在200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技术用于把液体或颗粒、粉末灌注到带小口容器里的各种使用场所。目前使用的漏斗是由锥形的斗和圆管构成,使用时需将圆管插入容器的小口中,然后灌注液体或颗粒、粉末。通常容器的小口也是圆形的,当向容器里注入液体,特别是较稠液体时,漏斗插入容器小口的圆管外圈经常与容器的小圆口吻合,致使容器里的气体排不出来,而液体又注不进去,或者气体直接从漏斗中以气泡的形式排出来,易发生液体飞溅和溢出现象,从而使灌注工作变得比较麻烦,还会造成不必要的浪费。本技术的目的是在向容器里注入液体的同时,让容器里的气体沿漏斗外壁自然排出,而不会出现上述现象。本技术的要点是沿漏斗外壁有排气通道。该通道是在制造加工漏斗时,使漏斗壁向内凹陷如图一或者向外凸出如图二,而形成的排气通道。该排气通道是在漏斗上、下两端之间以曲线或直线方式上、下连通的。该排气通道可以是一个,也好可以是多个。本技术的最好技术方案是在制造加工漏斗时,使漏斗壁沿直线向内凹陷数毫米,形成的排气通道,如图一。这是因为在排气通道横截面积大小相同的情况下,使用排气漏斗向容器里注入液体时,向内凹陷的排气漏斗外壁接触容器小圆口的点线比向外凸出的排气漏斗的接触点线要长,所以稳定性相对比较好。本技术排气漏斗在使用时,可以使容器里的气体沿漏斗外壁的排气通道自然排出,减少不必要的麻烦和浪费,缩短灌注时间,提高工作效率。附图说明图1、图2为排气漏斗某处横截面示意图。权利要求1.一种可以自然排气的漏斗,其特征是沿漏斗外壁有排气通道。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气漏斗,其特征是排气通道是在制造加工漏斗时,使漏斗壁向内凹陷而形成的。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气漏斗,其特征还是排气通道是在制造加工漏斗时,使漏斗壁向外凸出而形成的。4.按照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排气漏斗,其特征是排气通道是在漏斗上、下两端之间以曲线或直线方式连通的。专利摘要本技术排气漏斗是沿漏斗外壁有排气通道。在制造加工漏斗时,可使漏斗壁向内凹陷或向外凸出,从而形成排气通道,排气通道是在漏斗上、下两端之间以曲线或直线方式上、下连通的。当使用排气漏斗向容器里注入液体时,容器里的气体会沿排气通道自然排出,从而缩短液体注入时间,提高工作效益,同时还可以避免液体飞溅和溢出。文档编号B67C11/00GK2197352SQ9321880公开日1995年5月17日 申请日期1993年7月13日 优先权日1993年7月13日专利技术者宋生慧, 魏立新 申请人:魏立新, 宋生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以自然排气的漏斗,其特征是沿漏斗外壁有排气通道。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生慧魏立新
申请(专利权)人:魏立新宋生慧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23[中国|黑龙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