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温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173142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5-10 16:0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控温杯,包括杯子本体,所述杯子本体由杯体和底座组成,所述杯体上设置有夹层,所述夹层位于内胆和外胆之间,所述夹层内设置有液体,所述杯体的底部设置有导热块,所述导热块与底座连接,所述导热块位于外胆上,所述外胆外部设置有防烫保护套,所述防烫保护套上设置有感温条,所述感温条可根据水的温度显示不同的颜色,所述内胆上设置有水位刻度表,所述底座设置有加热器,所述加热器通过开关与电源,所述加热器通过弹片与杯体导热块相连,所述导热块四周设置有隔热套。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快速将热水凉下来,并且在降温到适合饮用的范围后具有较长的保温作用,同时当水温凉了以后可以根据需求对杯子进行升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日常生活领域,尤其涉及控温杯
技术介绍
当人们在口渴的时候,经常需要快点喝水,由于热水需要经过一段较长的时间凉下来,而冷水又需要经过较长的时间升温才可以饮用,人们在等待当中很容易出现情绪上问题。而目前市面上也有一些降温的杯子,但是需要放在冰箱中,以冰箱中的温度来降低温度,但是这样的效果通常也不是很大,而且需要等待的时间也比较的长,温度也不好控制,而且每次使用时都需如此的麻烦。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以上问题,提供控温杯,本专利技术能够快速的将热水凉下来,而且具有一定的保温效果,同时在水温变冷后可以对水温加热。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控温杯,包括杯子本体,所述杯子本体由杯体和底座组成,所述杯体上设置有夹层,所述夹层位于内胆和外胆之间,所述夹层内设置有液体,所述液体为悬浮结晶体、分散剂和成核剂,所述分散剂为常规分散剂,能够使悬浮结晶体分散隔离,控制悬浮结晶体的颗粒大小,所述成核剂催化快速结晶并能够控制晶体颗粒大小,所述杯体的底部设置有导热块,所述导热块与底座连接,所述导热块位于外胆上。进一步的,所述外胆外部设置有防烫保护套,所述防烫保护套为塑料套或皮革套。进一步的,所述防烫保护套上设置有感温条,所述感温条可根据水的温度显示不同的颜色。进一步的,所述内胆为食品级不锈钢材质,所述内胆上设置有水位刻度表。进一步的,所述导热块为陶瓷或铜或铝或铁。进一步的,所述导热块四周设置有隔热套,所述隔热套为玻璃纤维或隔热陶瓷或石棉。进一步的,所述底座设置有加热器,所述加热器通过开关与电源,所述加热器设置有弹片,所述加热器通过弹片与杯体导热块相连。进一步的,所述杯体底部设置有防滑装置,所述的防滑装置为橡胶或硅胶,所述的防滑装置数量为1条。进一步的,所述悬浮结晶体为硝酸钾或蔗糖。进一步的,所述导热块能够伸缩,始终保持与外胆连接,所述底座可以取消或替代为日常加热器具,所述日常加热器具包括煤气灶、电磁炉、电热器、蒸汽口。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能快速有效将热水降到人们所适合的饮用温度,无需长时间的等待,当水温降到人们所适合饮用温度时,又具有缓慢变冷的功能,当水温完全变冷的时候,又可以通过加热来提高水温,使人们能够在较长的时间范围内喝到适合的温水。上述说明仅是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由以下实施例及其附图详细给出。【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专利技术整体结构剖面图; 图2为本专利技术底座结构剖面图。图中标号说明:1、杯子本体,2、瓶体,3、夹层,4、内胆,5、外胆,6、液体,7、防烫保护套,8、水温刻度表,9、感温条,10、防滑装置,11、导热块,12、隔热套,13、底座,14、加热器,15、电源,16、开关。【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描述: 参照图1至图2所示,控温杯,包括杯子本体1,所述杯子本体1由杯体2和底座13组成,所述杯体2上设置有夹层3,所述夹层3位于内胆4和外胆5之间,所述夹层3内设置有液体6,所述液体6为悬浮结晶体、分散剂和成核剂,所述分散剂为常规分散剂,能够使悬浮结晶体分散隔离,控制悬浮结晶体的颗粒大小,所述成核剂催化快速结晶并能够控制晶体颗粒大小,所述杯体2的底部设置有导热块11,所述导热块11与底座13连接,所述导热块11位于外胆上5。进一步的,所述外胆5外部设置有防烫保护套7,所述防烫保护套7为塑料套或皮革套。进一步的,所述防烫保护套7上设置有感温条9,所述感温条9可根据水的温度显示不同的颜色。进一步的,所述内胆4为食品级不锈钢材质,所述内胆4上设置有水位刻度表8。进一步的,所述导热块11为陶瓷或铜或铝或铁。进一步的,所述导热块11四周设置有隔热套12,所述隔热套12为玻璃纤维或隔热陶瓷或石棉。进一步的,所述底座13设置有加热器14,所述加热器14通过开关15与电源16,所述加热器14设置有弹片,所述加热器14通过弹片与杯体2导热块11相连。进一步的,所述杯体2底部设置有防滑装置10,所述的防滑装置为橡胶或硅胶,所述的防滑装置10数量为1条。进一步的,所述悬浮结晶体为硝酸钾或蔗糖。进一步的,所述导热块11能够伸缩,始终保持与外胆5连接,所述底座13可以取消或替代为日常加热器具,所述日常加热器具包括煤气灶、电磁炉、电热器、蒸汽口。具体实施例: 用户将热水到入杯体1中,热水中的热量通过内胆3传递到夹层2里,由夹层2里面的液体5快速吸收热量,使夹层2里面的分散剂和成核剂快速控制悬浮结晶体9的数量和颗粒大小,使杯体1中的热水快速降温,从而达到人们适合饮用的范围,当杯体1中的水温低于夹层2里面的液体温度时,通过夹层2里面的液体释放热量,此时具有缓慢的降温效果,当夹层2里面的温度降低时,夹层里2面的液体5通过分散剂和成核剂控制悬浮结晶体9的数量和颗粒,最终到达液体5的初始状态。当杯体中的水温冷了以后不适合饮用时,用户可以把杯体放到底座上,通过底座上的加热器对杯体加热,杯体上的导热块传递热量到夹层,夹层里面的液体通过不断的吸收底座的热量,同时释放热量到杯体,使杯子里面的水升温,直达到用户可以适用的范围。本专利技术能够在30-60秒时间内将杯内100° C的水降温到45° C以下,并能够在4-6小时内将杯内的水温度控制在18-60° C之间。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专利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应所述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主权项】1.控温杯,包括杯子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杯子本体(1)包括杯体(2)和底座(13),所述杯体(2)上设置有夹层(3),所述夹层(3)位于内胆(4)和外胆(5)之间,所述夹层(3)内设置有液体(6),所述液体(6)为悬浮结晶体、分散剂和成核剂,所述分散剂为常规分散剂,能够使悬浮结晶体分散隔离,控制悬浮结晶体的颗粒大小,所述成核剂催化快速结晶并能够控制晶体颗粒大小,所述杯体(2)的底部设置有导热块(11),所述导热块(11)与底座(13)和外胆(5)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温杯,其特征在于:所述外胆(5)外部设置有防烫保护套(7),所述防烫保护套(7)为塑料套或皮革套。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控温杯,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烫保护套(7)上设置有感温条(9),所述感温条(9)可根据水的温度显示不同的颜色。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温杯,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胆(4)为食品级不锈钢材质,所述内胆(4)上设置有水位刻度表(8)。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温杯,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块(11)为陶瓷或铜或铝或铁。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控温杯,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块(11)四周设置有隔热套(12),所述隔热套(12)为玻璃纤维或隔热陶瓷或石棉。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温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控温杯,包括杯子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杯子本体(1)包括杯体(2)和底座(13),所述杯体(2)上设置有夹层(3),所述夹层(3)位于内胆(4)和外胆(5)之间,所述夹层(3)内设置有液体(6),所述液体(6)为悬浮结晶体、分散剂和成核剂,所述分散剂为常规分散剂,能够使悬浮结晶体分散隔离,控制悬浮结晶体的颗粒大小,所述成核剂催化快速结晶并能够控制晶体颗粒大小,所述杯体(2)的底部设置有导热块(11),所述导热块(11)与底座(13)和外胆(5)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征建高征茂德陈巧云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征之魂专利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