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瓶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16799 阅读:15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开瓶器,包括:一套环,中央形成有一开瓶孔,该开瓶孔内侧壁向内延伸形成一抵掣片,该套环与该抵掣片相对处向外延伸形成一连接部,且该连接部与该套环间具有弯折的角度,此外,该套环前缘向下延伸形成一凸块,该凸块是位于该抵掣片基部下方;一握柄,是连接在该套环的连接部上,且该握柄的另一端形成一抵靠部,该抵靠部是向内凹且在垂直面上形成一斜面;开瓶器进一步包括一带体,该带体是穿设在该套环上。本发明专利技术令使用者进行开瓶的动作时,能发出响亮的”啵”一声,进一步提升现场的气氛,且能够便于使用者施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开瓶器
技术介绍
目前市面上有各式各样盛装饮料的包装,其中一种是利用一玻璃瓶盛装饮料,且利用一铁盖密封在该玻璃瓶的开口,此种包装方式,待饮用者欲打开该铁盖喝饮料时,往往需利用其它工具辅助才能将该铁盖打开。如不使用开瓶器,一种现有的开瓶方式,如图8所示,是利用一竹筷50的一端抵掣在该铁盖41下缘,再用手由该竹筷50的另一端往上推打该竹筷50,而使该竹筷50能将该铁盖41由该玻璃瓶40上翻开,且发出响亮的开瓶声,进一步炒热现场的气氛。然而,此一方式,是利用手拍打该竹筷,因此,易造成开瓶者手受到竹筷50的戳伤,且开瓶者的施力方向相是由下往上,亦不便于施力。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的开瓶器,无法令使用者开出响亮的开瓶声,而不能增加现场的气氛,且施力方向都由下往上,而不便使用者施力的缺点,而提供一种开瓶器,令使用者进行开瓶的动作时,能发出响亮的”啵”一声,进一步提升现场的气氛,且能够便于使用者施力。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开瓶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套环,中央形成有一开瓶孔,该开瓶孔内侧壁向内延伸形成一抵掣片,该套环与该抵掣片相对处向外延伸形成一连接部,且该连接部与该套环间具有弯折的角度,此外,该套环前缘向下延伸形成一凸块,该凸块是位于该抵掣片基部下方;一握柄,是连接在该套环的连接部上,且该握柄的另一端形成一抵靠部,该抵靠部是向内凹且在垂直面上形成一斜面。前述的开瓶器,其中开瓶器进一步包括一带体,该带体是穿设在该套环上。前述的开瓶器,其中凸块上形成一穿孔,该带体穿设在该穿孔上。前述的开瓶器,其中凸块是与一橡胶盖连接,其中,该橡胶盖底部是形成有一瓶口槽,且该橡胶盖上形成一卡合槽,该卡合槽是设于该瓶口槽上方,供该凸块插入而连接在一起。前述的开瓶器,其中橡胶盖上亦可进一步穿设一带体。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开瓶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套环,中央形成有一开瓶孔,该开瓶孔内侧壁向内延伸形成一抵掣片,该套环与该抵掣片相对处向外延伸形成一连接部,该连接部与该套环间具有弯折的角度;一握柄,是连接在该套环的连接部上。前述的开瓶器,其中握柄的另一端形成一抵靠部,该抵靠部是向内凹且在垂直面上形成一斜面。前述的开瓶器,其中开瓶器是进一步包括一带体,该带体是穿设在该套环上。当使用者欲利用本专利技术打开玻璃瓶的铁盖时,是将该套环的开瓶孔一端穿过该铁盖,且令该抵掣片顶面抵掣在该铁盖的下缘,之后,使用者是用手迅速下压该握柄,而使该抵掣片往上翻转,进一步使铁盖瞬间由该玻璃瓶的开口松脱,此时,由于玻璃瓶罐内的压力大于外界压力,因此,当玻璃瓶的铁盖松开的一剎那,瓶罐内的空气将会大量往外移动,而产生响亮的开瓶声。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令使用者进行开瓶的动作时,能发出响亮的”啵”一声,进一步提升现场的气氛,且能够便于使用者施力。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第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外观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第一较佳实施例的俯视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第一较佳实施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第二较佳实施例的另一使用状态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第三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外观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第三较佳实施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第四较佳实施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图8是现有的开瓶方式示意图。图中标号说明10套环11开瓶孔12抵掣片 13连接部14凸块15穿孔20握柄21抵靠部30带体40玻璃瓶41铁盖50竹筷60橡胶盖 61瓶口槽62卡合槽 63带体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图2所示,为本专利技术第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外观图与俯视图。本专利技术包括一套环10,中央形成有一开瓶孔11,该开瓶孔11内侧壁向内延伸形成一抵掣片12,该套环10与该抵掣片12相对处向外延伸形成一连接部13,且该连接部13与该套环10间具有弯折的角度;一握柄20,一端连接在该套环10的连接部13上,另一端形成一抵靠部21,该抵靠部21是向内凹且在垂直面上形成一斜面。请参阅图3所示,为本专利技术第一较佳实施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当使用者欲开启一玻璃瓶40的铁盖41时,是将该开瓶孔11的一端套设在该铁盖41上,且令该抵掣片12的顶面抵掣在该铁盖41下缘,接着使用者只需迅速下压该握柄20,而使该抵掣片12往上翻转,同时将该铁盖41由该玻璃瓶40的开口瞬间松脱,而使该玻璃瓶内的气体可往外移动,而产生”啵”的声响。请配合参阅图4所示,为本专利技术第二较佳实施例的另一使用状态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该套环10前缘向下延伸形成一凸块,且该凸块是位于该抵掣片112基部下方,当使用者利用该握柄20的抵靠部21抵靠在该铁盖41的下缘,再用手掌由下往上拍打该套环10的凸块,进一步将该抵靠部21往上推挤该铁盖41,而使该铁盖41由该玻璃瓶40上松脱。请再配合参阅图5、图6所示,为本专利技术第三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外观图与使用状态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该凸块14上形成一穿孔15,该穿孔15是供一带体30穿设,此外,该带体30亦可直接穿设在该套环10上。当使用者利用该抵掣片12开启该玻璃瓶40的铁盖41时,可以另一手握拿该带体30,当该铁盖41受力向上翻起时,由于该套环10受到该带体30的牵制,而使得该铁盖41翻起后能够局限在该套环10与该玻璃瓶40间,而防止该铁盖41开启的瞬间,该铁盖41飞射出去而发生砸伤人的意外。此外,该带体30亦可防止使用者开瓶后,该握柄20由手中脱离,而直接掉落在桌面上,另外,该带体30亦可挂在瓶体或是吊挂在挂勾上,而便于使用者找寻。请再次参阅图7所示,为本专利技术第四较佳实施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该凸块14上是与一橡胶盖60连接,其中,该橡胶盖60底部是形成有一瓶口槽61,该瓶口槽61是与该玻璃瓶40的开口大小相同,且该橡胶盖60上形成一卡合槽62,该卡合槽62是设于该瓶口槽61上方,而使该凸块14插入而连接在一起。当使用者为避免啤酒长期与空气接触而产生变质,或是饮料内的气体发散至外界空气而使饮料口感改变时,可将该橡胶盖60的瓶口槽61盖阖在该玻璃罐40的开口,而能隔绝空气,进一步确保啤酒或饮料的质量,此外,该橡胶盖60上亦可进一步穿设一带体63,以供吊挂。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的设计可令使用者在开启玻璃瓶的铁盖时,发出响亮的开罐声,进而可以带动现场的气氛,且更方便使用者施力开启铁盖。权利要求1.一种开瓶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套环,中央形成有一开瓶孔,该开瓶孔内侧壁向内延伸形成一抵掣片,该套环与该抵掣片相对处向外延伸形成一连接部,且该连接部与该套环间具有弯折的角度,此外,该套环前缘向下延伸形成一凸块,该凸块是位于该抵掣片基部下方;一握柄,是连接在该套环的连接部上,且该握柄的另一端形成一抵靠部,该抵靠部是向内凹且在垂直面上形成一斜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开瓶器进一步包括一带体,该带体是穿设在该套环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开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块上形成一穿孔,该带体穿设在该穿孔上。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块是与一橡胶盖连接,其中,该橡胶盖底部是形成有一瓶口槽,且该橡胶盖上形成一卡合槽,该卡合槽是设于该瓶口槽上方,供该凸块插入而连接在一起。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开瓶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开瓶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套环,中央形成有一开瓶孔,该开瓶孔内侧壁向内延伸形成一抵掣片,该套环与该抵掣片相对处向外延伸形成一连接部,且该连接部与该套环间具有弯折的角度,此外,该套环前缘向下延伸形成一凸块,该凸块是位于该抵掣片基部下方;一握柄,是连接在该套环的连接部上,且该握柄的另一端形成一抵靠部,该抵靠部是向内凹且在垂直面上形成一斜面。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詹益堂
申请(专利权)人:平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相关技术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