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实现MAC地址追踪的方法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3156605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5-09 19:07
一种实现MAC地址追踪的方法及装置,包括:对于需要追踪的MAC地址,以MAC地址为键值在预先建立的二叉树数据结构中进行遍历;对遍历得到的各MAC地址分别获取其在不同VLAN中的学习链路;根据得到的学习链路,确定该MAC地址对应的存在故障的设备的物理位置信息。通过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实现MAC地址追踪的方法,按照预先建立的二叉树数据结构追踪获得预追踪的MAC地址并学习到其链路后,实现了对网络中各设备上的MAC地址学习状况的追踪,极大地缩小了故障范围,从而实现了尽快定位并确认故障设备的物理位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网络故障检测技术,尤指一种实现MAC地址追踪的方法及装置
技术介绍
网络节点发生故障时,通常需要通过查看网络节点设备上媒体访问控制(MAC)地址的学习情况,查看是否有MAC地址漂移的情况,从而推测是否发生网络环路现象。在实际操作中,需要通过人为检查和分析网络节点设备的MAC地址学习状况。但是,在发现故障MAC地址后,很难进一步确认故障MAC地址的来源,也就是说,不能完整地追踪该MAC的学习过程及对应设备的物理端口,给故障排查工作带来极大的阻碍。这样,一方面给操作运维人员带来巨大的工作量和故障排查难度,另一方面也难以保证排查结果的正确性。如图1所示,以现有无源光网络(P0N,Passive Optical Network)为例,由于局端光线路终端(0LT,0ptical Line Terminal)上的每个PON口可以有最多64个终端光网络单元(ONU,Optical Network Unit)设备,如果PON口又较多时,会使得OLT下挂的下游终端设备数量较多,因此按照目前通过人为检查和分析网络节点设备的MAC地址学习状况的方式,对PON中设备的MAC地址查找及追踪工作将会变得十分困难。现有故障解决措施中,通过维护人员手工操作定位故障设备,也就是说,维护人员逐步登录到各设备(包括局端设备和终端设备)上查找故障MAC地址。上游设备大部分时候会学习到下游设备上的MAC地址,但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存在学习不到下游设备MAC地址的情形,比如之前学习到的MAC地址已经老化,但是尚未有报文交互时。因此是无法追踪其下游终端设备上的MAC地址学习状况的。在普通的PON设备上,下挂用户设备一般是几千个左右,大型PON设备上,下挂用户设备在几万个左右。按照现有通过维护人员手工操作定位故障设备的方法,从如此多的用户设备中找到故障MAC对应的设备,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找到这个MAC地址后,定位其物理位置,更是一件困难的事情。也就是说,现有技术在发现故障MAC地址后,无法直接定位到终端设备上的用户侧接口,从而无法进一步确认故障设备的物理位置。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实现MAC地址追踪的方法及装置,能够实现对网络中各设备上的MAC地址学习状况的追踪,从而确认故障设备的物理位置。为了达到本专利技术的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实现媒体访问控制MAC地址追踪的方法,包括:对于需要追踪的MAC地址,以MAC地址为键值在预先建立的二叉树数据结构中进行遍历;对遍历得到的各MAC地址分别获取其在不同虚拟局域网VLAN中的学习链路;根据得到的学习链路,确定该MAC地址对应的存在故障的设备的物理位置信息。可选地,所述以MAC地址为键值在预先建立的二叉树数据结构中进行遍历之前还包括:进行MAC地址同步,并以二叉树的形式存储同步出的MAC地址。可选地,所述进行MAC地址同步包括:对于分布式设备,将各个业务板卡上的MAC地址、与该MAC地址对应的VLAN以及其对应的交换芯片上的交换端口同步至主控板卡。可选地,所述以二叉树的形式存储同步出的MAC地址包括:采用二叉树数据结构,将所述同步到的所有MAC地址以MAC地址和虚拟局域网VLAN标识为主键保存到二叉树数据结构中。可选地,所述二叉树为平衡二叉树AVL。可选地,所述对遍历得到的各MAC地址分别获取其在不同VLAN中的学习链路包括:针对各所述查找出的MAC地址,当查找出的MAC地址对应的端口为高速以太网/千兆以太网/万兆以太网FE/GE/10GE类型端口或者聚合组端口时,确定出该MAC地址对应的设备在PON网络中局端汇聚设备的上游;当查找出的各MAC地址对应的端口为PON端口时,确定出该MAC地址对应的设备为局端汇聚设备的下游,遍历所有下游的终端设备,以查找该MAC地址对应的终端设备;查找到对应的终端设备后,定位该MAC地址对应的用户侧接口。本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实现媒体访问控制MAC地址追踪的装置,包括遍历模块、学习模块,以及确定模块;其中,遍历模块,用于对于需要追踪的MAC地址,以MAC地址为键值在预先建立的二叉树数据结构中进行遍历;学习模块,用于对遍历得到的各MAC地址分别获取其在不同VLAN中的学习链路;确定模块,用于根据得到的学习链路,确定该MAC地址对应的存在故障的设备的物理位置信息。可选地,还包括同步模块,用于进行MAC地址同步,并以二叉树的形式存储同步出的MAC地址。可选地,所述同步模块具体用于:将自身所在设备中各个业务板卡上的MAC地址、与该MAC地址对应的VLAN以及其对应的交换芯片上的交换端口同步至主控板卡;采用二叉树数据结构将同步到的所有MAC地址以MAC地址和VLAN标识为主键保存到二叉树数据结构中。可选地,所述学习模块具体用于:针对各查找出的MAC地址,当查找出的MAC地址对应的端口为FE/GE/10GE类型端口或者聚合组端口时,确定出该MAC地址对应的设备在PON网络中局端汇聚设备的上游;当查找出的各MAC地址对应的端口为PON端口时,确定出该MAC地址对应的设备为局端汇聚设备的下游,遍历所有下游的终端设备,以查找该MAC地址对应的终端设备;查找到对应的终端设备后,定位该MAC地址对应的用户侧接口。本申请技术方案包括:对于需要追踪的MAC地址,以MAC地址为键值在预先建立的二叉树数据结构中进行遍历;对遍历得到的各MAC地址分别获取其在不同VLAN中的学习链路;根据得到的学习链路,确定该MAC地址对应的存在故障的设备的物理位置信息。通过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实现MAC地址追踪的方法,按照预先建立的二叉树数据结构追踪获得预追踪的MAC地址并学习到其链路后,实现了对网络中各设备上的MAC地址学习状况的追踪,极大地缩小了故障范围,从而实现了尽快定位并确认故障设备的物理位置。进一步地,对于分布式设备,本专利技术还包括在设备上进行MAC地址同步,并以二叉树的形式存储同步出的MAC地址。本专利技术中采取二叉树数据结构来存储MAC地址信息,这样尽快地缩短了查找时间,使得MAC地址追踪过程更加快捷。【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现有PON的组成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现MAC地址追踪的方法的流程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现MAC地址追踪的装置的组成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文中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任意组合。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现MAC地址追踪的方法的流程图,如图2所示,包括:步骤201:对于需要追踪的MAC地址,以MAC地址为键值在预先建立的二叉树数据结构中进行遍历。查询时,只需以MAC地址为主键,在预先建立的二叉树数据结构中查找出需要追踪的MAC地址在所有VLAN中的情形,并依然以二叉树结构来保存查找到的结果。这里,考虑到同一个MAC地址可能出现在不同的虚拟局域网(VLAN,Virtual Local Area Network)中,因此,需要保存查找出的所有MAC地址及其对应的交换芯片上的交换端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实现媒体访问控制MAC地址追踪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对于需要追踪的MAC地址,以MAC地址为键值在预先建立的二叉树数据结构中进行遍历;对遍历得到的各MAC地址分别获取其在不同虚拟局域网VLAN中的学习链路;根据得到的学习链路,确定该MAC地址对应的存在故障的设备的物理位置信息。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闫志杰俞惠
申请(专利权)人:瑞斯康达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