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圆形热转印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154616 阅读:83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4-11 10: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圆形热转印炉,包括:外形和内腔均为圆柱形的炉体,所述炉体上设有V字形的工件进出口,所述的工件进出口设有弧形炉门,所述的内腔中设有加热器和电机带动的旋转工作台,炉顶设有风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圆形炉体和可以旋转的工作台,充分利用了炉内的空间,在狭小的圆形加热炉中实现了连续化生产。整个热转印炉结构紧凑,可以在有限的场地中进行连续化的热转印生产,降低了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圆形热转印炉,是一种自动化加热设备,是一种连续的将打印后电子影像热转印至不锈钢、铝、陶瓷、塑料等金属或非金属表面的自动化加热设备。
技术介绍
传统的热转印加热炉是长条结构,通常带有一个长条形的运输链,运输链的两端分别是被加热工件的入口和出口,长条结构的中段是加热段,设有加热元件和热风循环装置,能够使工件充分、快速和均匀的被加热。长条形结构的好处是结构简单,但设备体积较大,不便于安装和运输。由于工件入口和出口在炉的两端,必须设置两名以上的工人配合工作,在工件较少的情况下,增加了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问题,本技术提出了一种圆形热转印炉。所述的热转印炉外形为圆形,体积更小,内腔更大,可以方便的进行操作。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圆形热转印炉,包括:外形和内腔均为圆柱形的炉体,所述炉体上设有V字形的工件进出口,所述的工件进出口设有弧形炉门,所述的内腔中设有加热器和电机带动的旋转工作台,炉顶设有风机。进一步的,所述的炉体外设置热风通道,所述热风通道的出风口设置在炉底,进风口设置在炉顶,所述的风机设置在进风口。进一步的,所述的加热器为两部分,一部分设置在炉顶的进风口出,另一部分设置在炉底的出风口处。进一步的,所述的炉体固定安装在带有滚轮的炉架上。进一步的,所述的弧形炉门的门扇与扇形门架的圆弧侧连接,扇形门架的顶角侧设置门轴,所述的门轴与炉顶固定连接。进一步的,所述的炉架上设有折叠拉杆,所述的折叠拉杆与电气控制箱连接。本技术产生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采用圆形炉体和可以旋转的工作台,充分利用了炉内的空间,在狭小的圆形加热炉中实现了连续化生产。整个热转印炉结构紧凑,可以在有限的场地中进行连续化的热转印生产,降低了生产成本。【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实施例一、五所述热转印炉的外形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实施例一、二、三所述炉体的结构示意图,是图1中A-A向剖视图;图3是本技术的实施例四所述带有炉架热转印炉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一:本实施例是一种圆形热转印炉,如图1、2所示。本实施例包括:外形和内腔均为圆柱形的炉体1,所述炉体上设有V字形的工件进出口 2,所述的工件进出口设有弧形炉门3,所述的内腔中设有加热器701、702和电机402带动的旋转工作台4,炉顶设有风机5。本实施例所述的炉体是回转轴线竖直的圆柱体,中间的内腔也同样是圆柱体,炉壁中设有保温材料。内腔设置旋转的工作台。工作台是圆盘形,由电机带动旋转,台面上开有很多孔,使热风穿过孔流动,以便充分的加热工件。所述的V字形缺口,是在圆柱体的外圆面上开口,使工件得以进出。为保持炉内的温度,可以在工件进出口上挂上帘子。圆弧形的炉门则与炉体的外圆面相配合。炉门可以使用推拉门,也可以使用平开门。或者设置一扇形的连接体,即作为炉门的连接轴,还可以盖住V字形的缺口。炉内腔设置的加热器,可以在炉内腔的底部或者顶部,或者顶部和底部都设置加热器。加热器为电炉丝之类的电加热元件。为使加热均匀,本实施例在炉顶设置了风机,将热风从内腔的顶部向下吹,使工件均匀受热。为进一步是加热均匀,可以设置循环热风的通道,热风的通道进口设置的炉底,出口设置在炉顶,并通过炉顶的风机形成循环。炉体可以设置在炉架上,炉架可以带有滚轮,以方便移动。为方便操作可以将控制加热的电气箱设置炉架上,还可以设置折叠支架,使电气箱可以方便的收起和拉出。实施例二:本实施例是实施例一的改进,是实施例一关于炉体的细化。本实施例所述的炉体外设置热风通道6,所述热风通道的出风口 601设置在炉底,进风口 602设置在炉顶,所述的风机设置在进风口,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所述的热风通道环绕在炉体外,或者说热风通道将炉体包围在其中,热风从炉体周围向下运动。风由风机吸入炉腔内的热风,将进风口处的加热器的热量吸入热风通道,热风经过热风通道从出风口进入炉腔底部,然后穿过工作台后进入炉腔热风通道(图2中的箭头指向)。热风通道这样设计的好处在于,可以节省炉壁中的保温材料,使热风加热炉壁,即可以起到保持内腔的温度,也可以快速的加热内腔,同时给出了热风的循环通道,使加热更加均匀。热风通道为金属板内衬隔热材料。实施例三:本实施例是实施例二的改进,是实施例二关于加热器的细化。本实施例所述的加热器为两部分,一部分701设置在炉顶的进风口处,另一部分702设置在炉底的出风口处,如图2所示。炉顶的加热器可以在风机的配合下,将热风向上吸,充分发挥加热的作用,而炉底的加热器则一方面通过自然上升的热气流加热工件,另一方面则通过热风通道加快热空气的循环。实施例四:本实施例是上述实施例的改进,是上述实施例关于炉体的细化。本实施例所述的炉体固定安装在带有滚轮801的炉架8上,如图3所示。炉架上还可以设置控制箱。电器控制箱可以固定在炉架上,也可以通过折叠拉杆连接,以方便使用。由于炉体不大,滚轮则可以使热转印炉移动方便。实施例五:本实施例是上述实施例的改进,是上述实施例关于弧形炉门的细化。本实施例所述的弧形炉门的门扇301与扇形门架302的圆弧侧连接,扇形门架的顶角侧设置门轴303,所述的门轴与炉顶固定连接,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所述的圆弧门由两部分组成:扇形的门架和圆弧形的门扇。因炉体上的工件进出口是V字形的,炉顶部有V字形开口,外圆面上有矩形的开口,扇形的门架将V字形的缺口关闭,同时圆弧门扇将矩形开口关闭。扇形是底边为圆弧的等腰三角形,因此,本实施例称与圆弧相对的角为顶角。在扇形门架的顶角处设置铰链(门轴),使门扇类似推拉门那样开闭,但省去了门的导轨等易于卡住的设施,使圆弧形的炉门开闭十分方便。实施例六:本实施例是上述实施例的改进,是上述实施例关于炉架的细化。本实施例所述的炉架上设有折叠拉杆802,所述的折叠拉杆与电气控制箱803连接,如3图。电器控制箱可以设置在炉架,为使用方便,可以将电器显示和控制的部分单独设置一个控制箱,通过可折叠杆,可以方便的拉出,以便人员操作。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布置方案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比如加热炉的加热方式、炉体的外形造型等)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主权项】1.一种圆形热转印炉,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形和内腔均为圆柱形的炉体,所述炉体上设有V字形的工件进出口,所述的工件进出口设有弧形炉门,所述的内腔中设有加热器和电机带动的旋转工作台,炉顶设有风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圆形热转印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炉体外设置热风通道,所述热风通道的出风口设置在炉底,风口设置在炉顶,所述的风机设置在进风口。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圆形热转印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加热器为两部分,一部分设置在炉顶的进风口出,另一部分设置在炉底的出风口处。4.根据权利要求1-3之一所述的圆形热转印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炉体固定安装在带有滚轮的炉架上。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圆形热转印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弧形炉门的门扇与扇形门架的圆弧侧连接,扇形门架的顶角侧设置门轴,所述的门轴与炉顶固定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圆形热转印炉,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形和内腔均为圆柱形的炉体,所述炉体上设有V字形的工件进出口,所述的工件进出口设有弧形炉门,所述的内腔中设有加热器和电机带动的旋转工作台,炉顶设有风机。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安平王鹏宇
申请(专利权)人:美可达电子影像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