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撕扯开口的袋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149820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4-10 14: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撕扯开口的袋子,是二层片体相叠制成的各边密封的袋体,在袋体一个边的密封线后侧上设有一撕开袋口用的横向易撕线,这样就保证在使用前,袋口没有敞开,使用时才撕开袋口,可保证使用前盛放空间保持干净;由于横向易撕线由横向易撕线A1和横向易撕线A2、横向易撕线B1和横向易撕线B2组成,而且横向易撕线A1和横向易撕线A2之间不连接,横向易撕线B1和横向易撕线B2之间不连接,使用时,先沿横向易撕线向内撕裂,再沿竖直方向的撕裂路径撕裂,由于竖向断裂线A和竖向断裂线B的存在,因此可以用手从2个不同的方向拉扯上述2个撕裂部整体,从而将袋子打开,人员手上的脏物、指纹等不会留在盛放空间或其壁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密封袋子,具体涉及一种撕扯开口的袋子
技术介绍
目前在各种刑事、民事案件中,特别是公安、检察机关的刑侦工作中,往往需要在案件现场收集许多物证,送往鉴定或者用于作证。由于案件现场条件简陋、环境差,物证容易受到磨损或污损,也容易被人篡改和破坏,给案件的侦破或公正审理造成困难,所以妥善存放和转送案件现场收集的物证至关重要。目前在检验、科研、医疗单位的化验室或实验室工作中,也需要经常对现场的固体物品、粉末、液体进行取样,这些物样也同样需要避免被污染、参杂、参假,以保证化验、实验数据准确客观。在上述的这类场合,一种具有能始终保持干净、没有不良影响的盛放空间的包装袋是存放和转送物证或物样的理想追求。中国专利第ZL99211443.8号公开的一种盛放物证的封装袋,可为这种场合提供了一种适于存放和转送现场收集的物证或或取样的物样的袋子,其结构由聚乙烯塑料薄膜制成,上设有一袋口,特征是在所述袋口上封边口的两个相对表面上均设有一双面胶带,所述双面胶带由两面涂有压敏胶的棉纸组成。但这种袋子在操作上,需要用手直接去张开袋口,也需要用手撕去双面胶带的防护膜,容易将操作人员手上的脏物、指纹等留在盛放空间或其壁上,进而传递给物证或物样而影响到物证或物样的原始状态;另外,这种袋子要拆开袋口也比较麻烦。除此,目前也没有合适的更好的同类袋子,可供在现场收集物证或物样使用。另外,检验、科研、医疗单位的化验室或实验室经常使用瓶、罐来收集物样,但其使用成本较高,且一般要避免被碰撞,给使用带来了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撕扯开口的袋子,克服现有的盛放物证或物样的封装袋存在的需要用手直接去张开袋口和用手撕去双面胶带的防护膜,容易将操作人员手上的脏物、指纹等传递给物证而影响物证原始状态。本专利技术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种撕扯开口的袋子,包括由二层片体相叠制成的各边密封的袋体,二层片体分别为A层片体和B层片体,在袋体一个边的密封线后侧设置有横向易撕线,所述横向易撕线包括设置在A层片体上的横向易撕线A1和横向易撕线A2、以及设置在B层片体上的横向易撕线B1和横向易撕线B2,横向易撕线A1与横向易撕线B1对称设置,横向易撕线A2与横向易撕线B2对称设置,横向易撕线A1和横向易撕线A2之间不连接,横向易撕线B1和横向易撕线B2之间不连接,还包括设置在A层片体上的竖向易撕线A和竖向断裂线A,还包括设置在B层片体上的竖向易撕线B和竖向断裂线B,所述竖向易撕线A与竖向断裂线B对称设置,竖向断裂线A与竖向易撕线B对称设置,其中,竖向易撕线A与横向易撕线A1相邻并垂直,竖向断裂线A与横向易撕线A2相邻并垂直,竖向易撕线B与横向易撕线B2相邻并垂直,竖向断裂线A与横向易撕线A1相邻并垂直,竖向易撕线A与竖向断裂线B、竖向断裂线A与竖向易撕线B均竖向切割密封线,竖向易撕线B和竖向断裂线B之间形成留置部B,竖向易撕线A和竖向断裂线A之间形成留置部A,留置部A与留置部B对称设置,横向易撕线A1与竖向易撕线A之间形成断裂部A1,横向易撕线B1与竖向断裂线B之间形成断裂部B1,断裂部A1与断裂部B1对称设置,横向易撕线A2与竖向断裂线A之间形成断裂部A2,横向易撕线B2与竖向易撕线B之间形成断裂部B2,断裂部A2与断裂部B2对称设置。 上述结构的设计原理为:由于本技术是二层片体相叠制成的各边密封的袋体(可以采用塑料薄膜相叠制成的各边密封的袋体),在袋体一个边的密封线后侧上设有一撕开袋口用的横向易撕线,这样就保证在使用前,袋口没有敞开,使用时才撕开袋口,可保证使用前盛放空间保持干净、没有不良影响;由于横向易撕线由横向易撕线A1和横向易撕线A2、横向易撕线B1和横向易撕线B2组成,而且横向易撕线A1和横向易撕线A2之间不连接,横向易撕线B1和横向易撕线B2之间不连接,同时采用了竖向易撕线A与竖向断裂线B、竖向断裂线A与竖向易撕线B组成竖直方向的撕裂路径,因此,本技术在使用时,先沿两侧的横向易撕线向内撕裂,再沿竖直方向的撕裂路径撕裂,在撕裂过程中,由于竖向断裂线A和竖向断裂线B的存在,断裂部A1和断裂部B1为一个撕裂部整体,断裂部A2和断裂部B2为另一个撕裂部整体,因此可以用手从2个不同的方向拉扯上述2个撕裂部整体,从而将袋子打开,待物料进入袋体后,即可将撕裂部整体完全撕去。人手可以通过抓捏2个撕裂部整体操作袋口而不用接触袋体,所以操作人员手上的脏物、指纹等不会留在盛放空间或其壁上,以保证所取物证或物样的原始状态。优选的,所述横向易撕线A1、横向易撕线A2、竖向易撕线A、横向易撕线B1、横向易撕线B2、竖向易撕线B均为断续穿孔线或压沟线或变薄线。所述竖向断裂线A、竖向断裂线B均为完全切断的断裂线。位于留置部A和留置部B区域的密封线为易开密封线。易开密封线为密封线的一部分,其特点是在压合密封线时,采用隔热膜垫在留置部A与留置部B直接,使得留置部A与留置部B之间仅仅粘连在一起,可以轻易的撕扯开,起到一个封闭但又能轻易撕扯开的作用。还包括卷曲动作部,所述卷曲动作部包括位于袋体两侧的单面胶条,还包括设置在袋体与单面胶条之间的金属条,2个金属条对称设置,2个单面胶条对称设置。由于单面胶条内设有协助袋口定型用的金属条,能保持袋口的开合状态,使用上具有明显的方便性。由于袋子装物后封闭袋口是再让袋体绕单面胶条卷绕一圈或一圈以上,然后将金属条往内折叠起来而完成,再打开袋口时即扳开折叠起来的金属条,释放单面胶条的卷绕状态而完成,所以拆开袋口方便。本技术的盛放物证或物样的袋子物美价廉、适于推广应用。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操作方便,不会将污染袋内表面,由于袋体侧表面未设置其他凸出物件,因此卷曲时,密封严实。【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限定。图1为A层片体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B层片体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袋体端部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打开袋口时袋体端部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打开袋口时袋体立体结构示意图。图6为去掉2个撕裂部整体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用卷曲动作部卷曲袋体后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折叠金属条后的结构示意图。图中的附图标记分别表示为:5、袋体;3、A层片体;31、断裂部Al;32、留置部A;33、断裂部A2;34、横向易撕线Al;35、横向易撕线A2;36、竖向易撕线A;37、竖向断裂线A;4、B层片体;41、断裂部B1; 42、留置部B; 43、断裂部B2; 44、横向易撕线B1; 45、横向易撕线B2; 46、竖向易撕线B;47、竖向断裂线B;ll、金属条;12、单面胶条;2、密封线,21、易开密封线。【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仅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作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实施例1:如图1至图8所示,—种撕扯开口的袋子,包括由二层片体相叠制成的各边密封的袋体5,二层片体分别为A层片体3和B层片体4,在袋体5—个边的密封线2后侧设置有横向易撕线,所述横向易撕线包括设置在A层片体3上的横向易撕线A134和横向易撕线A235、以及设置在B层片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撕扯开口的袋子,包括由二层片体相叠制成的各边密封的袋体(5),二层片体分别为A层片体(3)和B层片体(4),其特征在于:在袋体(5)一个边的密封线(2)后侧设置有横向易撕线,所述横向易撕线包括设置在A层片体(3)上的横向易撕线A1(34)和横向易撕线A2(35)、以及设置在B层片体(4)上的横向易撕线B1(44)和横向易撕线B2(45),横向易撕线A1(34)与横向易撕线B1(44)对称设置,横向易撕线A2(35)与横向易撕线B2(45)对称设置,横向易撕线A1(34)和横向易撕线A2(35)之间不连接,横向易撕线B1(44)和横向易撕线B2(45)之间不连接,还包括设置在A层片体(3)上的竖向易撕线A(36)和竖向断裂线A(37),还包括设置在B层片体(4)上的竖向易撕线B(46)和竖向断裂线B(47),所述竖向易撕线A(36)与竖向断裂线B(47)对称设置,竖向断裂线A(37)与竖向易撕线B(46)对称设置,其中,竖向易撕线A(36)与横向易撕线A1(34)相邻并垂直,竖向断裂线A(37)与横向易撕线A2(35)相邻并垂直,竖向易撕线B(46)与横向易撕线B2(45)相邻并垂直,竖向断裂线A(47)与横向易撕线A1(44)相邻并垂直,竖向易撕线A(36)与竖向断裂线B(47)、竖向断裂线A(37)与竖向易撕线B(46)均竖向切割密封线(2),竖向易撕线B(46)和竖向断裂线B(47)之间形成留置部B(42),竖向易撕线A(36)和竖向断裂线A(37)之间形成留置部A(32),留置部A(32)与留置部B(42)对称设置,横向易撕线A1(34)与竖向易撕线A(36)之间形成断裂部A1(31),横向易撕线B1(44)与竖向断裂线B(47)之间形成断裂部B1(41),断裂部A1(31)与断裂部B1(41)对称设置,横向易撕线A2(35)与竖向断裂线A(37)之间形成断裂部A2(33),横向易撕线B2(45)与竖向易撕线B(46)之间形成断裂部B2(43),断裂部A2(33)与断裂部B2(43)对称设置。...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场明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远洋蓝猫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