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体防浪坝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137013 阅读:109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4-06 22:38
一种浮体防浪坝,包括多个首尾依次连接的浮体防浪坝,防护墙连接有浮体定位桩,浮体定位桩靠近顶部的位置与防护墙连接;浮体定位桩包括连接柱以及浮力舱,浮力舱具有封闭的第一空腔,浮力舱与连接柱的顶端连接;浮体防浪坝的排水量不小于浮体防浪坝的总质量,浮体防浪坝在海洋中工作时,浮体防浪坝的重心位于海平面以下且低于浮心。两浮体防浪坝之间由浮体定位桩连接,在海洋中工作时,浮体定位桩利用浮力舱产生的浮力、以及自身重力之间的平衡,能够在垂直于海平面的方向实现平衡而浮于海洋中,能实现稳定定位,使得浮体防浪坝可以不受海洋深度的影响,可用于深海区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海洋结构物工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浮体防浪坝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的浮体防浪坝通常用填海的方式来建造,因此只能建于水深较浅的海域。对于深海区域,则无法建造浮体防浪坝,使得在深海区域工作的海洋结构物(如钻井平台等)或者船只在大风大浪的情况下无法得到保障,作业风险大。例如我国南海,海域宽广,渔业资源丰富,但是如果海南、广东等省渔民到该地区进行渔业作业,往返路程将超过4000公里,庞大的路途成本、加上海上多变、恶劣的气候,阻碍了渔民到该地区作业的积极性。如果有一种可用于深海区域的放浪坝或者避风港,则可以很好地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解决的问题是现有技术无法提供一种可用于深海区域的浮体防浪坝。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浮体防浪坝,包括多个首尾依次连接的防护墙,所述防护墙连接有浮体定位桩,所述浮体定位桩在靠近顶部的位置与所述防护墙连接、用于支撑所述防护墙;所述浮体定位桩包括连接柱以及浮力舱,所述浮力舱具有封闭的第一空腔,所述浮力舱与所述连接柱的顶端连接;所述浮体防浪坝的排水量不小于所述浮体防浪坝的总质量,所述浮体防浪坝在海洋中工作时,所述浮体防浪坝的重心位于海平面以下且低于浮心。可选的,所述浮体防浪坝在海洋中工作时,所述浮体防浪坝的重心与海平面的距离大于8米。可选的,所述浮体定位桩具有浮心和重心,所述浮体定位桩的浮心位于所述浮力舱内且高于所述浮体定位桩重心。可选的,所述浮体定位桩的浮心和所述浮体定位桩的重心之间的距离不小于8米;所述浮体定位桩的总质量不小于50吨。可选的,所述浮体防浪坝在外界自然力作用下允许产生的倾斜角范围为0.1~0.5度。可选的,所述浮力舱的第一空腔中填充有密度小于水且不吸水的材料。可选的,所述浮体定位桩还包括位于所述浮力舱和所述连接柱之间的储备舱,所述储备舱与所述浮力舱和所述连接柱连接;所述储备舱具有第二空腔,所述第二空腔能够用于填充压载物以增加所述浮体定位桩的质量、或者能够作为一个封闭的空腔以增加所述浮体定位桩的排水量。可选的,所述浮体定位桩还包括压载舱,与所述连接柱的另一端连接,所述压载舱用于装载压载物。可选的,所述压载舱的侧壁上具有通孔,所述通孔使得压载舱限定的空腔能与外界连通。可选的,所述浮体定位桩还包括通道,所述通道的一端伸出至海平面以上,另一端与所述压载舱连通;通过所述通道能够向所述压载舱内装载压载物。可选的,所述浮体定位桩还包括桁架,所述桁架位于所述浮体定位桩的顶部和底部之间,且沿长度方向将所述浮体定位桩的其余部分分隔为两部分;当所述浮体防浪坝在海洋中工作时,所述桁架位于所述浮体定位桩沿长度方向上与海流对应的位置,海流能从所述桁架内穿过;所述浮体防浪坝的重心不在所述桁架内。可选的,所述桁架的长度不小于海流的深度。可选的,在所述连接柱的外周面上设有第一阻力件,用于在所述浮体定位桩倾斜时、增加海水对所述浮体定位桩的阻力。可选的,所述第一阻力件具有多个,多个第一阻力件沿周向间隔设置。可选的,所述连接柱的外周面上设有第二阻力件,用于在所述浮体定位桩沿所述连接柱的长度方向运动时,增加海水对所述浮体定位桩的阻力。可选的,所述第二阻力件具有多个,多个第二阻力件沿所述连接柱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可选的,所述第一阻力件、所述第二阻力件均呈板状,第一阻力件与所述连接柱的长度方向平行,所述第一阻力件与第二阻力件相互垂直。可选的,所述多个防护墙围成具有开口的环形。可选的,所述防护墙内具有封闭的空腔。可选的,所述浮体防浪坝在海洋中工作时,所述防护墙位于海平面以上的高度不小于10米。可选的,所述浮体定位桩与所述防护墙交错设置,每一防护墙沿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连接有所述浮体定位桩。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优点:浮体防浪坝由多个浮体防浪坝组成,两浮体防浪坝之间由浮体定位桩连接,在海洋中工作时,浮体定位桩利用浮力舱产生的浮力、以及自身重力之间的平衡,能够在垂直于海平面的方向实现平衡而浮于海洋中并稳定系缚防护墙,使得浮体防浪坝可以不受海洋深度的影响,可用于深海区域。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浮体防浪坝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浮体防浪坝沿主视方向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浮体防浪坝沿俯视方向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浮体防浪坝中浮体定位桩沿侧视方向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浮体防浪坝的浮体定位桩在压载舱空载时,在海洋中的状态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浮体防浪坝的浮体定位桩中,假设倾斜0.1度时的受力分析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浮体防浪坝的浮体定位桩在压载舱满载时,在海洋中的状态示意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变形例的浮体防浪坝中,浮体定位桩沿侧视方向的结构示意图;图9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浮体防浪坝的浮体定位桩中,桁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10是图4中沿A-A’方向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为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做详细的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浮体防浪坝,参照图1-3,包括多个收尾依次连接的防护墙200,每一防护墙200连接有浮体定位桩100,浮体定位桩100靠近顶部的位置与防护墙200连接、用于支撑防护墙200。其中,浮体定位桩100可以位于防护墙200沿垂直于海平面方向的底部,也可以位于防护墙200沿平行于海平面方向的一侧。术语解释:“浮体”,指的是能够悬浮于水中不下沉,但也不会漂移的物体;“浮体”与“漂体”不同,“漂体”指的是漂浮于水面上,且可随外力作用漂移的物体。因此,本实施例中的浮体防浪坝、浮体定位桩,分别指的是能够悬浮于水中不下沉、但也不会漂移的防浪坝、定位桩。使用时,首先,为了使浮体防浪坝能够悬浮在海洋中,要求浮体防浪坝的排水量不小于浮体防浪坝的总质量,使得浮体防浪坝能够有足够的浮力使其克服重力的作用,而不会沉入海底。其中,浮体防浪坝的排水量,指的是浮体防浪坝完全浸没于海洋中时所排开的水的质量。本实施例中,质量和排水量均用吨位t来表示(1吨=1000千克)。其次,当浮体防浪坝悬浮在海洋中后,为了使浮体防浪坝能够在外界自然力(例如海面风力,海浪的作用力等)的作用下不发生漂移、且不发生倾翻,还应当满足:当浮体防浪坝在海洋中工作时,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浮体防浪坝

【技术保护点】
一种浮体防浪坝,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首尾依次连接的防护墙,所述防护墙连接有浮体定位桩,所述浮体定位桩在靠近顶部的位置与所述防护墙连接、用于支撑所述防护墙;所述浮体定位桩包括连接柱以及浮力舱,所述浮力舱具有封闭的第一空腔,所述浮力舱与所述连接柱的顶端连接;所述浮体防浪坝的排水量不小于所述浮体防浪坝的总质量,所述浮体防浪坝在海洋中工作时,所述浮体防浪坝的重心位于海平面以下且低于浮心。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浮体防浪坝,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首尾依次连接的防护墙,所述防
护墙连接有浮体定位桩,所述浮体定位桩在靠近顶部的位置与所述防护墙
连接、用于支撑所述防护墙;
所述浮体定位桩包括连接柱以及浮力舱,所述浮力舱具有封闭的第一空
腔,所述浮力舱与所述连接柱的顶端连接;
所述浮体防浪坝的排水量不小于所述浮体防浪坝的总质量,所述浮体防
浪坝在海洋中工作时,所述浮体防浪坝的重心位于海平面以下且低于浮心。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浮体防浪坝,其特征在于,所述浮体防浪坝在海洋中
工作时,所述浮体防浪坝的重心与海平面的距离大于8米。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浮体防浪坝,其特征在于,所述浮体定位桩具有浮心
和重心,所述浮体定位桩的浮心位于所述浮力舱内且高于所述浮体定位桩
重心。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浮体防浪坝,其特征在于,所述浮体定位桩的浮心和
所述浮体定位桩的重心之间的距离不小于8米;
所述浮体定位桩的总质量不小于50吨。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浮体防浪坝,其特征在于,所述浮体防浪坝在外界自
然力作用下允许产生的倾斜角范围为0.1~0.5度。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浮体防浪坝,其特征在于,所述浮力舱的第一空腔中
填充有密度小于水且不吸水的材料。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浮体防浪坝,其特征在于,所述浮体定位桩还包括位
于所述浮力舱和所述连接柱之间的储备舱,所述储备舱与所述浮力舱和所
述连接柱连接;
所述储备舱具有第二空腔,所述第二空腔能够用于填充压载物以增加所
述浮体定位桩的质量、或者能够作为一个封闭的空腔以增加所述浮体定位桩
的排水量。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浮体防浪坝,其特征在于,所述浮体定位桩还包括压
载舱,与所述连接柱的另一端连接,所述压载舱用于装载压载物。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浮体防浪坝,其特征在于,所述压载舱的侧壁上具有
通孔,所述通孔使得压载舱限定的空腔能与外界连通。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浮体防浪坝,其特征在于,所述浮体定位桩还包括通
道,所述通道的一端伸出至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海飞郑玮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海郑海洋建设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