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踝用骨科外固定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125880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4-06 12: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脚踝用骨科外固定架,组设于患者下肢上,其包括通过3D打印制成的主体,所述主体包括第一片体以及与第一片体配合的第二片体,所述第一片体的相对两侧分别延伸设有多个卡扣,所述第二片体上设有与第一片体的卡扣配合的多个凹槽。所述脚踝用骨科外固定架通过第一片体的卡扣与第二片体的凹槽的配合用于将其从患者下肢两侧组设于患者下肢上,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此外,所述主体由3D打印制成,相对于传统石膏固定而言,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脚踝用骨科外固定架质量轻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尤其涉及一种脚踝用骨科外固定架
技术介绍
骨组织缺损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一种疾病,可由创伤、肿瘤、骨疾以及骨生长异常等原因造成。在治疗骨组织缺损后通常需要对受损的骨组织进行固定,以促进损伤部位愈合。目前,病患在脚踝与小腿骨损伤恢复过程中大多采用支架和石膏来保护受损伤的部位。支架虽然可以限制关节的运动,防止受伤部位进一步损伤或通过防止与损伤有关的运动而允许关节痊愈,但其是利用带子以缠绕的方式将支架固定至病人的身体上,操作繁琐,拆卸支架不方便。石膏通常由灰浆或纤维玻璃制成,围绕受伤部位以保持骨折部位稳定进而促进骨损伤部位愈合。虽然石膏可以对受损伤的部位进行固定,但由于石膏不透气、不吸汗,长时间佩戴会造成皮肤溃烂;且石膏还存在制作繁琐、较笨重,也不能沾水的问题。因此,确有必要提供一种脚踝用骨科外固定架,以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脚踝用骨科外固定架,结构简单、制造方便并且质量轻便。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脚踝用骨科外固定架包括管状设置的主体,所述主体具有收容下肢的收容腔,所述主体包括相互配合的第一片体与第二片体,所述收容腔是由第一片体与第二片体围设形成,所述第一片体的相对两侧延伸设有多个卡扣,所述第二片体的相对两侧设有与第一片体的卡扣对应的凹槽,所述第一片体的卡扣收容于所述第二片体的凹槽。优选地,所述第二片体具有位于凹槽内的凸台,所述第一片体的卡扣末端设有与第二片体的凸台配合的扣持勾。优选地,所述凹槽是由第二片体的外表面凹陷形成的,所述凸台是由第二片体位于凹槽内的部位凸伸设置的。优选地,所述主体具有沿其周向分布设置的多个透气孔。优选地,所述主体呈“L”型设置,其包括水平设置的脚踝固定部以及竖直设置的小腿固定部。优选地,所述第一片体与第二片体均具有水平状设置的第一端以及与第一端连接并呈竖直状设置的第二端,所述脚踝固定部是由第一片体的第一端与第二片体的第一端构成,所述小腿固定部是由第一片体的第二端与第二片体的第二端构成。优选地,所述收容腔包括收容脚部的第一收容空间以及收容小腿并与第一收容空间连通的第二收容空间,所述第一收容空间是由所述脚踝固定部围设形成,所述第二收容空间是由所述小腿固定部围设形成。优选地,所述第一片体的多个卡扣包括由第一片体的第一端的相对两侧延伸设置的一对第一卡扣以及由第一片体的第二端的相对两侧延伸设置的一对第二卡扣。优选地,所述第二片体的凹槽包括设于第二片体的第一端相对两侧的第一凹槽以及设于其第二端相对两侧的第二凹槽,所述第一片体的第一卡扣收容于第二片体的第一凹槽内,所述第一片体的第二卡扣收容于第二片体的第二凹槽内。优选地,所述第一片体是通过3D打印一体成型的,所述第二片体是通过3D打印一体成型的。本技术提供的脚踝用骨科外固定架通过第一片体上设置的多个卡扣与第二片体上设置的多个凹槽的配合用于将第一片体与第二片体组设于一起,可从患者脚踝两侧将脚踝用骨科外固定架组设于患者下肢上起到固定患者下肢作用,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脚踝用骨科外固定架的立体组合图。图2为图1所示的脚踝用骨科外固定架的另一视角立体组合图。图3为图1所示的脚踝用骨科外固定架的第一固定体的立体图。图4为图3中圆圈部分的放大图。图5为图1所示的脚踝用骨科外固定架的第二固定体的立体图。图6为图5中圆圈部分的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为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作详细的说明。请参图1至图6所示,本技术的脚踝用骨科外固定架100,组设于下肢用于固定踝关节,其包括大致呈“L”型管状设置且两端开口(未标号)的主体1。所述主体1包括大致呈水平管状设置的脚踝固定部10以及与脚踝固定部10连接的小腿固定部11。所述脚踝固定部10围设形成有收容患者脚部的第一收容空间101。所述小腿固定部11大致呈竖直管状设置,其围设形成有收容患者小腿的第二收容空间110。所述第一收容空间101与第二收容空间110连通设置,两者一起构成主体1的收容腔12。所述主体1上还沿其周向设置有多个不规则分布的透气孔13,用于在固定架100组设于患者下肢上时使患者下肢皮肤与外界空气接触,防止患者皮肤发生溃烂。所述主体1是采用3D打印技术制成的,其是由大致呈对称状设置的第一片体2与第二片体3围设形成的。所述第一片体2与第二片体3均呈“L”型弧片状设置,且均是根据患者下肢扫描数据重构的模型进行3D打印而成的。所述第一片体2与第二片体3是通过3D打印一体成型的。所述收容腔12是由第一片体2与第二片体3共同围设形成的。使用时,第一片体2与第二片体3分别从踝骨两侧包覆踝关节并相互配合,用于将脚踝骨科外固定架100组设于患者下肢上。所述主体1的脚踝固定部10是由第一片体2水平设置的第一端20与第二片体3水平设置的第一端30构成的。所述第一收容空间101是由第一片体2的第一端20与第二片体3的第一端30围设形成的。所述主体1的小腿固定部11当前第1页1 2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脚踝用骨科外固定架,包括管状设置的主体,所述主体具有收容下肢的收容腔,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包括相互配合的第一片体与第二片体,所述收容腔是由第一片体与第二片体围设形成,所述第一片体的相对两侧延伸设有多个卡扣,所述第二片体的相对两侧设有与第一片体的卡扣对应的凹槽,所述第一片体的卡扣收容于所述第二片体的凹槽。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非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昕健医疗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