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黑垆土铜艺泥塑模型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3121981 阅读:75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4-06 10:4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黄土-黑垆土铜艺泥塑模型及其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包括:1)将菖蒲叶和棉花浸泡于硝酸溶液中,然后过滤、清洗以取得滤饼;2)将黄土、黑垆土、凹凸棒土、魔芋粉、聚乙烯醇、明胶、十二烷基醚硫酸钠、1-乙炔基-1-环己醇和水混合后进行陈化处理以制得陈化产物;3)将陈化产物、滤饼、麦芽糖醇与三聚磷酸钠混合,并进行蒸煮,然后冷却以制得铜艺泥塑材料;4)将所述铜艺泥塑材料进行塑形、喷水养护、阴干以制得所述黄土-黑垆土铜艺泥塑模型。通过该方法制得得到泥塑材料在使用过程中不开裂且具有优异的力学强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泥塑,具体地,涉及一种。
技术介绍
泥塑是铜工艺品制作过程中一个必不可少的过程,每件铜工艺品的前身都需要一 个泥塑原型,泥塑都是经过雕塑师在原创设计稿的基础上反复揣摩、推敲之后进行的再创 作,泥塑的造型好坏、神韵的体现与否、意图的表达呈现直接影响今后的产品好坏,一件优 秀的铜雕成品离不开优秀的雕塑师。泥塑具体操作步骤有,雕塑泥备料筛选、喷水醒泥、搭 造骨架、托泥装置、上大泥、塑形。从此阶段开始泥塑必须经常喷水保持不开裂,半途公休要 覆盖塑料薄膜进行保湿直到雕塑模完成,最后进行塑形、喷水养护、阴干以制得所述防开裂 铜艺泥塑模型。 目前,铜工艺品的泥塑材料往往需要添加有毒的化学添加剂以防止泥塑模型的开 裂问题,但是这样的泥塑模型对使用者的身体损伤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通过该方法 制得的模型不仅无毒环保,同时还具有优异的不开裂特性和优异的力学强度。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黄土-黑垆土铜艺泥塑模型的制备方法,包 括: 1)将菖蒲叶和棉花浸泡于硝酸溶液中,然后过滤、清洗以取得滤饼; 2)将黄土、黑垆土、凹凸棒土、魔芋粉、聚乙烯醇、明胶、十二烷基醚硫酸钠、1 -乙炔 基-1-环己醇和水混合后进行陈化处理以制得陈化产物; 3)将陈化产物、滤饼、麦芽糖醇与三聚磷酸钠混合,并进行蒸煮,然后冷却以制得 铜艺泥塑材料; 4)将所述铜艺泥塑材料进行塑形、喷水养护、阴干以制得所述黄土-黑垆土铜艺泥 塑模型。 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黄土-黑垆土铜艺泥塑模型,该黄土-黑垆土铜艺泥塑模型通 过上述的方法制备而得。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通过菖蒲叶、棉花、黄土、黑垆土、凹凸棒土、魔芋粉、聚 乙烯醇、明胶、十二烷基醚硫酸钠、1-乙炔基-1-环己醇、麦芽糖醇与三聚磷酸钠和水的协同 作用、陈化处理以及蒸煮;最后通过塑形、喷水养护、阴干使得制得的黄土-黑垆土铜艺泥塑 模型在使用过程中具有不开裂的特性,同时具有优异的力学强度并且无毒环保。 本专利技术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 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黄土-黑垆土铜艺泥塑模型的制备方法,包括: 1)将菖蒲叶和棉花浸泡于硝酸溶液中,然后过滤、清洗以取得滤饼; 2)将黄土、黑垆土、凹凸棒土、魔芋粉、聚乙烯醇、明胶、十二烷基醚硫酸钠、1-乙炔 基-1-环己醇和水混合后进行陈化处理以制得陈化产物; 3)将陈化产物、滤饼、麦芽糖醇与三聚磷酸钠混合,并进行蒸煮,然后冷却以制得 铜艺泥塑材料; 4)将所述铜艺泥塑材料进行塑形、喷水养护、阴干以制得所述黄土-黑垆土铜艺泥 塑模型。 在本专利技术的步骤1)中,各物料的用量可以在宽的范围内选择,但是为了进一步提 高制得的铜艺泥塑模型的不开裂性质以及力学强度,优选地,在步骤1)中,相对于1重量份 的菖蒲叶,棉花的用量为1.6-3重量份,并且硝酸溶液的pH为4.5-6。进一步优选地,相对于1 重量份的菖蒲叶,硝酸溶液的用量为20-30重量份。 在本专利技术的步骤1)中,浸泡的条件可以在宽的范围内选择,但是为了进一步提高 制得的铜艺泥塑模型的不开裂性质以及力学强度,优选地,浸泡至少满足以下条件:浸泡温 度为15-35°c,浸泡时间为10_15h。 在本专利技术的步骤2)中,各物料的用量可以在宽的范围内选择,但是为了进一步提 高制得的铜艺泥塑模型的不开裂性质以及力学强度,优选地,在步骤2)中,相对于100重量 份的黄土,黑垆土的用量为20-26重量份,凹凸棒土的用量为9-17重量份,魔芋粉的用量为 3.5-4重量份,聚乙稀醇的用量为34-40重量份,明胶的用量为2-4重量份,十二烷基醚硫酸 钠的用量为2_3.1重量份,1-乙炔基-1-环己醇的用量为0.5_1.1重量份,水的用量为120-150重量份。在本专利技术的步骤2)中,黄土、黑垆土与凹凸棒土的粒径以及聚乙烯醇的重均分子 量可以在宽的范围内选择,但是为了进一步提高制得的铜艺泥塑模型的不开裂性质以及力 学强度,优选地,黄土、黑垆土与凹凸棒土中任意一者或者多者的粒径为20_30μπι;聚乙烯醇 的重均分子量为3000-4500。在本专利技术的步骤2)中,陈化处理的条件可以在宽的范围内选择,但是为了进一步 提高制得的铜艺泥塑模型的不开裂性质以及力学强度,优选地,陈化处理至少满足以下条 件:陈化温度为35-45°C,陈化时间为2-3天。在本专利技术的步骤3)中,各物料的用量可以在宽的范围内选择,但是为了进一步提 高制得的铜艺泥塑模型的不开裂性质以及力学强度,优选地,在步骤3)中,相对于100重量 份的陈化产物,滤饼的用量为26-32重量份,麦芽糖醇的用量为10-16重量份,三聚磷酸钠的 用量为4.5-8重量份。 在本专利技术的步骤3)中,蒸煮的条件可以在宽的范围内选择,但是为了进一步提高 制得的铜艺泥塑模型的不开裂性质以及力学强度,优选地,蒸煮至少满足以下条件:蒸煮温 度为150_200°C,蒸煮时间为5_6h。 在本专利技术的步骤3)中,冷却的温度可以在宽的范围内选择,但是为了进一步提高 制得的铜艺泥塑模型的不开裂性质以及力学强度,优选地,冷却的温度为15_35°C。 在本专利技术的步骤4)中,喷水养护的具体方式可以在宽的范围内选择,但是为了进 一步提高制得的铜艺泥塑模型的不开裂性质以及力学强度,优选地,在步骤4)中,所述喷水 养护至少满足以下条件:喷水次数为4次/天,喷水时间为3-4天,相对于100g的铜艺泥塑材 料,每次的喷水量为5-1Og;在本专利技术的步骤4)中,阴干的具体条件可以在宽的范围内选择,但是为了进一步 提高制得的铜艺泥塑模型的不开裂性质以及力学强度,优选地,阴干至少满足以下条件:阴 干时间为15-20天,阴干温度为15-20°C。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黄土-黑垆土铜艺泥塑模型,该黄土-黑垆土铜艺泥塑模型通 过上述的方法制备而得。以下将通过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描述 实施例1 1)在25°C下将菖蒲叶、棉花和硝酸溶液(pH为5)按照1:1.9:25的重量比混合并浸 泡13h,然后过滤、清洗以取得滤饼; 2)将黄土 (粒径为25μπι)、黑垆土 (粒径为25μπι)、凹凸棒土 (粒径为25μπι)、魔芋粉、 聚乙烯醇、明胶、十二烷基醚硫酸钠、1-乙炔基-1-环己醇和水按照100: 26:15 :3.8:37: 3: 2.5:0.8:130的重量比混合,然后于40°C下陈化处理2.5天以制得陈化产物; 3)将所述陈化产物、滤饼、麦芽糖醇与三聚磷酸钠按照100: 30 :14:6的重量比混 合,并于180°C进行蒸煮5.5h,然后于25°C下冷却以制得铜艺泥塑材料; 4)将铜艺泥塑材料进行塑形、喷水养护(4次/天,3.5天,相对于100g的铜艺泥塑材 料,每次的喷水量为8g)、于17°C下阴干17天以制得黄土 -黑垆土铜艺泥塑模型A1。当前第1页1 2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黄土‑黑垆土铜艺泥塑模型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1)将菖蒲叶和棉花浸泡于硝酸溶液中,然后过滤、清洗以取得滤饼;2)将黄土、黑垆土、凹凸棒土、魔芋粉、聚乙烯醇、明胶、十二烷基醚硫酸钠、1‑乙炔基‑1‑环己醇和水混合后进行陈化处理以制得陈化产物;3)将所述陈化产物、滤饼、麦芽糖醇与三聚磷酸钠混合,并进行蒸煮,然后冷却以制得铜艺泥塑材料;4)将所述铜艺泥塑材料进行塑形、喷水养护、阴干以制得所述黄土‑黑垆土铜艺泥塑模型。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飞何林
申请(专利权)人:铜陵铜官府文化创意股份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